“润物细无声”的家风
2017-11-08杨生琴
杨生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227-01
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在我看来,首先,家风是一种教育方式的传承,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是一种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换言之,家风即家庭的一种风气,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准则。它需要先内化于心,而后外化于日常的行为中。因此,对于孩子的家风教育并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行为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精神教育。
我的孩子今年四年级,他从入小学以来,在老师(校)和我(家)的共同帮助下,在小学阶段快乐的成长并渐渐地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了一名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1.家教家风从习惯的养成开始
教育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文明礼貌,积极向上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长的影响。为此我生活中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围环境造就了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孩子上小学起,我就培养他的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预习第二天学习的新知识内容。有时孩子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也会把我难住,大人不学习不行,我也经常看一些他们世界的书或者动画片,尽量增进和孩子产生共同语言,和他一同看书,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慢慢的孩子自然也跟着看书学习,很大程度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饭前便后,晚上睡前洗漱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道理,并且告诉孩子那样是不可以的,慢慢的他也就认可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养成了。
不能给孩子太苛求,要给他自由的空间,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以身作则,娃娃看到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不自觉的看看还想再看。甚至忘记了作业,我就纠正他,他马上指责我说:妈妈你也老玩手机,一玩很长时间,这样对眼睛也不好。面对孩子的质问,我只有先改正自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孩子,影响孩子,以身作则。我告诉娃娃,妈妈改正了,你也要和妈妈同步,这样孩子欣然接受我的建议。
为了培养孩子兴趣个性,我给娃娃报名参加了乐器班,学弹吉他,培养他的兴趣,造就他的个性 。 另外还给娃娃练跆拳道,让他多锻炼,既强身健体,又愉悦心情,还培养他的意志力。希望他努力学习的同时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好孩子。
在生活中把娃娃当成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指责。多沟通,互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娃娃一些关爱。娃娃最棒是难得的,然而不能苛求每次第一,但必须重视过程。只要有错就要严格教育,不能放之任之,以免在孩子的眼里造成假象,认为这种做法不是错的,就是芝麻大的错也要制止,以后他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2.家教家风从学会做人开始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做人",目的就是让子女"成人"。从小处讲,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人的品行、道德,从大处讲,家风好,社会风气自然也差不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首孝弟、次见闻》做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先学习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道理,接下来才开始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孝敬长辈,诚实守信,勤劳善良,尊敬每一位客人,我认为这是最基本的礼仪,也是基本的家教。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我一直告诫他:百善孝为先!这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一次,家里留客人共进晚餐,当时他在外面玩得累了也饿了。于是回到家里也顾不上跟客人打招呼就去厨房吃了点东西,客人走后,我狠狠地批评了。这是家教最重要的。要培养和传承优良的家风,我们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比如不能欠钱不还,正确看待日常生活中小的争执,不能贪图小便宜等等。在教孩子做的同时我们做家长的要做好以下几点:我们父母应该尽量抽出时间多陪孩子,跟孩子交流,让孩子在亲情中受到教育,健康成长;我们父母应该与孩子平等相处,并遵循孩子的天性进行教育;我们父母应努力开阔自己的视野,具备现代社会应有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好的,需要我们做家长的要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相信家长眼里每个娃娃都是一颗最耀眼的星。
总之,家风更多的是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体现在为人父母者的一言一行中,它浸润于后人的血液,并一代一代传承。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早已融入到了家风家教中,它既密切了人與人之间的关系,也提高了民族的素质,促进了家庭的和睦。优良的家风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在点滴的家事中培养的,就是在父母的唠叨中、在亲人的沟通中形成的,就是在言传身教中得以传承的。在今天,我相信还有很多家庭依然跟我们家一样,保留了很多传统美德。我们要把这些丢失的好传统捡回来,把一些好的家教家风传承给孩子。 家风不是说说而已,家训也不是背熟就作罢,家教更不是简单粗暴的打骂。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我们必须首先自己要重视这三者的存在,而后才能将其运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风正不正,家训严不严,家教好不好,不是别人说了算,自己孩子的未来才是最好的证明。不要等到无可挽救的地步再后悔自己当初教育的懒惰与放纵,要从现在开始担负起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百分百地投入自己的爱给孩子,给自己以严格的要求,以高标准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成就美好的未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