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关系思想
2017-11-08李淑娟
李淑娟
摘要: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知识点通常比较零散,不同的区域内容共性方面不明显,同时,与高中地理必修选修内容联系不紧密,人地关系的思想表现得不深刻,因此,通過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理清知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人地关系思想,最终达到与高中必修内容之间建立知识网络结构。
关键词: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人地关系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212-01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孤立地讲述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等地理要素,罗列事物、堆砌地名的现象。当然,这与市面上出现的教辅资料不无关系。然而,这种忽略地理事物之间的综合联系,不重视认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八股"式教学,与高中地理本身强调的人地关系思想不相吻合,也是很难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尝试了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突出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揭示各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人地关系结构网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1.指导思想和依据原理
1.1 心理学表明:人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是通过将知识信息加以组织与编码储存在大脑中,待需要时提取的。这些信息越有序,越能表现各种各样的联系和线索,就越利于储存和提取。正如布鲁纳指出的那样:" 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注重各区域地理事物地理现象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符合人的认识过程和思维规律的。
1.2 按照哲学的观点,任何事物的诸矛盾中都有起决定因素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一个地区,尽管地理事物和现象浩繁复杂,但总有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和共同特征,抓住这一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就能使教学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优化教学过程。
1.3 就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区域性和综合性而言,任何地区都存在着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各个地区又存在着区域分异,从而形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些都使我们能够将看似零散的内容贯穿起来,找到它们之间或鲜明或隐含的内在联系。
1.4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区域地理教学目的绝不仅仅是单纯传授地理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为此,就要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角重新构组教学内容框架,建立一个人地关系的结构体系。
2.操作方法和教学要点
2.1 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区域的特征是以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的。故而往往从这里入手,按照各地理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在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最具本质(即其他特征是由此而引发)的和最具特色(即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主要区域特征,并以此追寻出主导因素。如西北地区:教材是由"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地下宝藏"和"主要交通路线"五部分组成的。按照自然特征对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气候干旱"应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内陆"是形成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
2.2 理清知识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明确了区域的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后,就要按照区域地理的综合性,找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经济地理各生产部门间以及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个相关的知识系列。
如:《巴西》一章是以"热"和"大"为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形成了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两条主线,将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环境破坏、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分布等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3 贯穿人地关系,建立网络结构。一个区域不论地理事物多么繁多、内部联系多么复杂,但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结构体系。这正是新教材教学原则、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区域地理结构教学的主体核心。因此,要围绕人地关系这个主题,将知识系列与知识系列归类连网,找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建立环境-资源-人类活动的教学结构。仍以巴西为例,将上述内容横向归纳,就会清晰地表现出这一结构体系。
3.教学意义与优势
实施上述区域地理人地关系结构教学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3.1 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2 利于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人地关系的结构教学贯穿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建立点线网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提高了观察能力、利用图表的技能和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等罗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
3.3 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区域地理知识的系统、简化,板书的条理、精炼,使学生理解得快,记忆得牢,同时也使教学时间大大缩短,而知识容量和深度却大大增加,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学时间一般可缩短到原来的23甚至12。实验班的学生平均成绩由70分左右提高到80分以上。
3.4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吃透教材,深挖教材之内涵,找出诸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科学精致的板书。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促进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上述区域地理的人地关系结构教学,采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做指导,汇集了多种先进教学方法于一体,是一种有实效、较理想的教学方法和模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