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传志的家国情怀:为中国露脸让我激动

2017-11-08

北广人物 2017年26期
关键词:柳传志一代人家国

看完马云在美国底特律的演讲和相关报道之后,柳传志动笔写了一篇文章《为中国露脸让我激动》。他已经73岁,目己也承认,随看年龄的增长,他并不容易激动,“让我真正在意的事越来越少”。但是,“在我心中,总是如骨鲠在喉的,是外国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特别是美国人,真的不了解中国,把中国看低了、看扁了。”

为中国露脸让我激动——柳传志

从多个角度看到马云在美国底特律为中小企业家讲演取得轰动效果的报道,心中风起云涌很是激动。当年阿里在纽交所上市敲钟的情景也曾同样让人激动过。

我在想,我到底激动什么?记得早年间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我激动过;许海峰拿到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时,我激动过;中国的宇宙飞船载人上天,我激动过;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我激动过。经过总结归纳,我弄明白了,有了这三条,我才会激动:一是在外国人面前给中国露脸,露大脸;二是这个露脸是要老外真正承认的,而不是咱们的自我感觉;三是我在意的事。

现在我不容易激动的原因是,随着人慢慢老了,除却巫山不是云,让我真正在意的事越来越少了。但在我心中,总是如骨鲠在喉的,是外国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特别是美国人,真的不了解中国,把中国看低了、看扁了。这里有方方面面的原因,包括国家体制的不同、宣传的方式、美国老百姓的封闭(几年前我曾问过一个黑人营业员:“去过中国吗?”答曰:“没有。”又问:“知道中国吗?”答曰:“知道,神户牛肉。”——这笑话是真的),也有国人自己的不检点。这多方面的影响致使中国和中国人在国际上,尤其是国外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被相当程度地扭曲了。

正是因为我自己从事的领域,所以此刻让我真正在意的,是能把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在经济领域的突破在国际上展现,为中国人增光露脸的事情。马云在底特律的成功是深入的成功。他影响到了底层的美国老百姓,而不仅仅是在纽交所、在美国的上层社会。这种大面积影响底层的成功,会让美国老百姓更相信,传播更深远,会用事实为总书记所说“有一千个理由合作”做诠释。要把一件事做漂亮,则既要能干,又要会说。

这件事做得漂亮,应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无数企业家和员工努力的功劳,用无数的小石子把“水平面”垫了起来,阿里是最上面的浪花之一。恰恰是激烈的竞争,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才大大提高了中国互联网应用的水平,使中国在这个领域坐上了世界头排的金交椅。所以“能干”的功劳,是属于大家的。

既要能干,又要会说。而“会说”则必须承认是马云特有的天赋。这个“会说”不仅是口才好,英语好,首先是要立意高,即先弄明白对谁说、说什么、用什么方式说。在美国就业问题是第一难题、摆在第一位的时候,马云选择了对中小企业家说,说的是怎么做生意,讲的内容是中国今天是什么样的,生动、自然、丝丝入扣,没有一点一滴的宣传痕迹。这是第一桩了不起之处。而第二桩则是马云的表达能力、英语水平,尤其是才思敏捷,令我叹服不已。谁都知道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用不同的语言水平,得到的结果会差之千里。马云绝对一流的表达水平,也是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总之,这件事令我激动!作为GEC的一员,我为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感到骄傲!

那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说过:“一代人为之艰辛奋斗的事情,在另一代人那里往往看得平淡无奇。”我们正在经历这种代际的理解差异。在社交网络上,有更多的商业新闻在抓取更多的注意力。Facebook创立13年来首次更改了自己的使命,要帮助人们建立社区从而使世界更紧密地联系起来;Uber的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被投资人从CEO的职务上驱逐;一位创业者抱怨阿里巴巴同他们的竞争和竞争方式;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开发负责人花了9800万港币在香港买了一处豪宅;共享单车创业新贵融资6亿美元,以及两家共享单车公司的投资人争论谁的模式更好……这些新闻一个一个扑面而来,而且每一件都要比一家中国公司的创始人在美国发表演讲看上去更有趣也更火热。如果要理解柳传志的激动,就需要理解他们经历的过去。历史学家喜欢说一句话:“过去是另一个国度。”由此可见我们对过去历史的陌生。这让我们难以理解柳传志那一代中国商人身上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甚至会让我们以为是“狭隘”。

今日商界的异乡人

笔者第一次见柳传志时,就曾好奇问过他关于他的“家国情怀”的事。我问他,联想“产业报国”的使命,相比于各个版本的“改变世界”的使命,是否显得过时?柳传志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这就是他那一代人开始做公司时,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也曾经跟我讲过一个故事。早年一份美国大报的记者来采访他,大家坐下,然后这个年轻的记者把脚高高翘起,搁在沙发前的茶几上。多年后他提到这幅场景,还气愤不已,说我这样的年轻人绝对无法想象那一副“老牌帝国主义架势”。

他和他的同代商人,在宏观层面上,经历过一个国家从积贫积弱发展到全球第二大經济体;在微观层面上,经历过早年同跨国公司打交道时对方的轻蔑不屑。这种过往会让他们身上的“家国情怀”和所谓的“民族自豪感”更容易被激发。而早就把全球化视为理所当然,享受着他们参与努力所留下的遗产的年轻一代,显然对此就并无特殊感受。同样,我们理解不了,柳传志曾经因为担心物质稀缺,联想的员工吃不上猪肉,事先派人在一些农村地区养猪;理解不了在房地产开始商业化之初,联想要想办法跟银行合作,让年轻员工买得起房。当然,我们肯定也理解不了,为什么柳传志要为同他并无实际利益关系的公司和企业家“站台”,而且是自发地“站台”。毕竟,现在竞争的激烈已经让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公关战显得肮脏,不攻击“友商”已经是最低要求。

柳传志在中国商业世界堪称德高望重。他也是最早被冠以“教父”之名的企业家之一。这背后当然有成功带来的光环——他从零开始创办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只是,细究起来,我们真的了解他和他那一代中国企业家的内心世界吗?他们像是今日商界的异乡人,我们尊重他们,但是难以理解他们,甚至会对他们的一些想法不以为然。

不过,或许有时候我们需要拜访一下过去那个国度,去了解一下那个并不总是以自我和成功为中心的生态。在那个生态中,像柳传志这样的人,虽然没有把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使命,但他们身上闪烁着让人心安的责任感。 据中国新闻网整理

猜你喜欢

柳传志一代人家国
一代人
周光召的大气度
中国“IT教父”功成身退75岁柳传志告别联想
家国两相依
每一代人都被质疑“垮掉的一代”,但每一代都没有垮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我们那一代人都崇拜毛主席
柳传志也曾脾气大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