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学员党性教育 重在针对性实效性

2017-11-08张歆陈杰文

中文信息 2017年9期
关键词:党性培训教育

张歆+陈杰文

中图分类号:D2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9-0-01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灵魂和主题,是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针对干部党性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把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放在党校教育的突出位置,在有效开展干部党性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强化党性教育特色,打造“红色基地”方面不断努力实践。尤其是依托“干部培训基地”这一核心品牌,大力推出以党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培训项目,在市内干部教育培训中广泛运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开创出一种独具风格的“特色模式”。

一、精心设计党性教育内容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趋势,紧密结合学员思想、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实际,建立培训内容的更新机制,把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转化为培训内容,及时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员头脑。

1.突出理论教学的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重在帮助学员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思想教育包括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组织纪律、群众路线、党内民主等,帮助学员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关于社会现实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学员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用坚强的党性来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约束自己、改造自我。

2.破解理论教学的难点

习近平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要“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可见,增强学员的党性,首先要解决学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问题,要在解决思想理论问题上下功夫,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中心任务,针对现实的疑难问题作出理论上的分析,针对学员存在的种种模糊认识作出理论上的澄清,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之上,真正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从理论上解决学员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

3.打造本地素材的靓点

重庆市潼南的“闇公精神”、“三块石”精神等,以“强化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为主题,开设了《弘扬闇公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杨闇公精神当代价值》、《杨氏家风》、《与烈士心灵的对话》、《“三块石”精神访谈》等系列专题,使学员触动思想、净化心灵、坚定信念,努力推动党员干部将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相关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植入基因,融入血液,提升思想境界。

二、着力创新党性教育载体

载体创新主要立足本地特有的素材,汇集非常丰富珍贵的资源,我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始终把党性教育作为主线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多色彩,形象生动的党性教育的有效载体,这些都是搞好党性教育的根基。根据党校学员的特点,结合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实际,突出增强学员党性教育载体,切实抓好“六个一”,即一套专题课程,一次入学教育,一批现场基地,一套文体活动,一次学员论坛,一次党性分析。

一套专题课程。近年来,按照体系化和特色化目标要求,通过整合集成“红色教育”资源,以“弘扬闇公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推进科学发展”为主题,深入挖掘潼南在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和实践经验,大力开发新的教学课程、教学案例、现场教学点等,目前已建立“精品课程”、“经典案例”、“实地体验”三大资源库,初步完成了“红色基地·精品课程·经典案例”课程体系的建立,编写了《精神的力量》(重庆市潼南党性教育现场实践教学教材 ),供各类主体班次选择使用,反响不错。

一次入学教育。从入学教育开始就严把关,即以严要求、严纪律、严管理作为对学员的要求。通过对“重庆市干部教育培训学风建设‘十不准”的学习,端正思想认识,强化遵规守纪意识,增强党性锻炼的自觉性。在一个月以上班次中采用“破冰式”教学法,帮助学员转换角色、端正态度,自觉以学员身份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批现场基地。目前建有“杨闇公陵园教育现场基地”、“杨尚昆陵园教育现场基地”、“杨闇公故居教育现场基地”、“三块石教育现场基地”、“灌坝村教育现场基地”、“桂林蔬菜教育现场基地”等,有计划组织主体班次学员分别到“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成就、党建成果教育、廉政警示教育等。如体验式教学,将学员集中组织到杨尚昆故居、烈士陵园等红色圣地,體验革命精神,接受心灵洗礼。在现场,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引导性发言,学员声泪俱下的即兴发言,真正做到了与革命前辈心灵的沟通。

一套文体活动。入学教育结束,开展军训,根据不同的班次,军训3—5天。学习期间举行篮球友谊赛(如本班党小组与党小组、本班与其他班次、与有关单位开展联谊赛),全体学员参加,长班不少于3次。学习结束前,才艺展示,每个党小组不少于两个节目,学员与老师组成评委评分,并给予奖励。这些活动的开展,磨练了学员的意志,展示了自我,丰富了学习生活,强化了竞争意识。

一次学员论坛。培训结束期间,各党小组根据专题(各自命题、调研、联系本地社会经济实际)内容,做好PPT,推选一人授课(30分钟左右),授课完毕,相关教师点评。学员认为这种活动不仅锻炼人,而且也提升了综合能力。

一次党性分析。党性分析是学员党性教育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取得党性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学员党性锻炼效果的重要一环。针对一个月以上的班次,学习结束前每人写好党性分析材料,并存入自己的学习档案。

三、增强党性教育课堂活力

习近平同志强调,提高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必须创新培训方式方法,针对不同对象、不同专题和不同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为此,在开展党性教育实践中,我们不断创新党性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党性教育活力,完善体验式、互动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收到良好的效果。endprint

1.课堂选材要精

精选材料是授课效果好与坏的前提。即对讲题内容精研细琢,掌握讲题的实质性内容和有关的知识,熟知它的重点与难点,并参考相关资料,做到融会贯通,厚积薄发。比如,我上《党史》课,本是“史”,但又希望内容生动、形象、新颖,课堂活跃。充实了毛泽东诗词、电视剧《滇西1944》(抗战以来第一次收复失地)、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军民大生产》等内容。首先,立足于做好课堂上的党性教育,但并不是完全简单地灌输,而是在党性教育专题辅导以及专题课程系列中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教师注意“精”讲、“巧”讲,即讲重点、难点和关键,讲方法、思路和过程,同时,适时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挖掘史实细节和典型案例,用真人、真事把党的历史“讲活”、经验讲透,留给学员充分思考的余地和互动机会,使课堂教学变成学员认知和感悟党性的思想盛宴。

2.授课用材要活

把材料用活(多体现在互动)是吸引学员注意力的关键。在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沉闷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多使用相关材料或幽默风趣的语言。如上《党史》课,内容比较枯燥,为了收到较好的效果,必须让学员的思维跟着老师的导向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希望把“史”讲“活”,我选择了典型材料,如请看过电视剧《滇西1944》的学员简述故事情节。讲课切忌严肃呆板,教学过程中不时要有一些教学手段和幽默风趣、绘声绘色的语言,以引起学员的注意,让学员与教师产生共鸣。如讲《党史》课,“破冰”与学员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一小段)。中途讲到解放区时,同唱《军民大生产》(参与热情很高)。听课热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艺术和课堂气氛。如果教师的语言是学员不愿听到的心理噪音,那么,这必然会影响学习的热情及效果。实践证明,一堂课,有了良好的氛围和教学对象的积极参与,学员一定有不少的获得感。

3.课外取材要新

为适应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学习借鉴现代培训方法,注重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增强党性教育鲜活性。“请进来”就是请老干部、老党员现身说法,进行学英模、忆传统的人生观教育。主体班举行“‘三块石精神访谈”等互动式教学;“走出去”就是举行“寻访‘三块石精神”、“弘扬闇公精神”等体验式教学。组织学员到“红色基地”参观学习,谈感想、写体会,加强对学员的革命传统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进一步激发他们爱党愛国热情,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和社会实践优势,增强党性教育形象性。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察民情、开展“3十1”联动活动、人文教育等党性教育专题活动,使党性教育既接地气又形象生动。endprint

猜你喜欢

党性培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题解教育『三问』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