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毕业要求的机制工艺与设备专业目标制定
2017-11-08徐福林曹永洁包幸生
徐福林++曹永洁++包幸生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是以传统制造技术为基础,面向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实现对学生的机械设计、工艺、制造与检测一体化培养,注重于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制造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出发,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原则,结合三年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国际标准,提出满足毕业要求的十三种能力。基于十三种能力,进一步细化专业培养目标,并与能力形成矩阵表,以便于构建该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b)-0221-03
Abstract: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hich is aimed at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ield, realiz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echanical design, the process, the manufacturing and the testing of the students, and cultivates the “application type” high quality personnel.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from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needs, combined with three year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put forward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thirteen kinds of ability. Based on the thirteen kinds of ability, further refined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to form a matrix table, which helps to construct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Training objective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高等職业院校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是以传统制造技术为基础,面向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机械产品检测技术、现代工艺管理为主,兼顾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实现机械设计、加工工艺、制造技术与检测技术一体化培养。专业知识点涵盖了传统机械设计、加工工艺、制造技术与检测知识以及先进制造技术,同时涉及现代测量技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领域,具有现代制造技术的鲜明特征。高等职业院校该专业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能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制造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取决于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需求。
1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制造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
《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上海市将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持续推进以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建设;聚焦发展高端装备等领域,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保持先进制造业合理比重和规模。为对接《中国制造2025》,上海拟建亿元级工业项目272个,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因此,上海制造业仍然在蓬勃发展,急需大量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方向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十大重点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每个领域都涉及工艺与设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专业培养大批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2 高职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原则
高职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本校特点,发挥本校的特色,切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制造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服务本地区制造业乃至全国制造业,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必须遵循以下六条原则。
(1)从学校实际出发,符合学校自身的定位。
(2)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结合紧密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做到专业定位准确。
(3)必须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4)能够做到专业特色鲜明,清楚地体现学生最具竞争优势的领域。
(5)能够详尽描述学生毕业时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endprint
(6)能够充分深入了解本专业相关的社会需求,合理预期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够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预期成就。
其中,原则(1)和原则(2)侧重于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实际需求,它们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基础,也是制定培养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原则(3)和原则(4)侧重于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在宏观上界定培养目标的范围;原则(5)规定了培养目标应该细化、详实和并具有可执行性;原则(6)规定了培养目标的可预期性。
3 高职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毕业要求的十三种能力
本科教育,以培养研究性人才为目标,侧重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理论知识的丰富性。然而职业教育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划分为高等职业教育和岗位教育。岗位教育,是指从某种具体的岗位要求出发,培训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岗位的变化,直至被淘汰。与之不同,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高职教育专业培养总目标,则是注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传授足够的理论知识,培养各种重要能力,从而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以适应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参照三年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国际标准,即《悉尼协议》[4],学生毕业时必须达成的能力可以细化为十三种:(1)理解、运用工程知识的能力;(2)理解、运用社会知识的能力;(3)分析问题的能力;(4)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能力;(5)沟通表达的能力;(6)具有工程管理的能力;(7)综合评价的能力;(8)具有社会保护意识的能力;(9)操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10)具有遵守法律法规意识的能力;(11)终身学习的能力;(12)判断的能力;(13)具有决策责任意识的能力。
4 高职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详细培养目标的制定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原则,从实际出发,我校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具有以下优势。
具备一支学历从本科到博士,职称从初级到高级,技能从高级工到高级技师的合理人才结构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占全体教师的95%以上,并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专职实践教学研究队伍。为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人才支撑。
教师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论文;出版了大量的学术专著与专业教材;承担了大量的纵向横向科研项目;拥有大量机械制造专业领域的发明专利;为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学科水平支撑。
还拥有上海市数控技术开放实训中心、上海市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开放实训中心、现代测量技术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场所,以及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上海宝钢、上海烟机、上海电气等著名的在型国企、外资企业校处实训基地,为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平台支撑。
通过有机结合培养目标的制定原则和毕业要求的十三种能力,制定我校本专业详细培养目标为:掌握传统机械设计与制造相关技术;掌握机械产品检测技术;掌握CAD/CAM技术;掌握现代工艺管理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及装备技术;具备一定的英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编制能力;具备数控编程与加数控设备操作能力;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自主学习与创业能力。
详细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达成的能力之间关系如表1所示。
5 结语
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制造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提出并灵活运用专业培养目标的六个制定原则,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细化得出“满足毕业要求的”十三种能力,从我校实际出发,制定了详细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培养目标,并把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能力之间关系用矩阵表示,为后续设计本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朱继涛.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瓶颈分析[J].中国商界,2009(8):190.
[2] 洪江涛,黄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3):96-102.
[3] 邓祖涛,陆玉麒,陈敬仁.江苏省制造业现状特征及在长三角中的功能定位[J].江苏经贸,2006(5):6-8.
[4] 王伯庆.参照《悉尼协议》开展高职专业建设[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4(7):16-19.
[5] 王金敏,马苏常,赵巍,等.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4,24(1):61-64.
[6] 向家偉.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新体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181-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