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剩余资本的新策略
2017-11-08钱德勒
钱德勒
剩余储蓄受制于监管法规与资本管控。资本展开了两方面的战斗。它让国家不再那么需要依靠有组织的劳动力。此外,通过“监管捕获”,它自身也摆脱了监管的束缚。
从20世纪初起,美国的知识分子与政策制定者就把“剩余资本”看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经济挑战。他们为这些剩余资本寻找国内的出口,打造了以消费者为主导的社会与文化,创造出了新的需求和欲望,并且建立起了强大的社会安全网,其中的代表就是凯恩斯主义与罗斯福新政。
他们明白这么做还不够,必须去国外寻找资本出口。这不能完全依靠那些“食利”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因为他们仅仅满足于利息收益。相反,这意味着需要进行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建立起市场。
19世纪的帝国主义列强划分了全球的势力范围。而作为那个时代冉冉上升的强国,美国并不接受这种既定的世界秩序。为此,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建立新的全球架构,用可变份额来替代固定的利益范围,而可变份额的大小则取决于个别国家的经济力量。固定的势力范围是寻租行为的产物,即通过讨好政治统治者,来获取经济方面的优惠。而作为当时不那么受欢迎的全球新贵,美国所提出的可变份额体系则为逐利行为带来了回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二战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同时也消灭了资本剩余。为了回到战前的经济环境,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全球化创造出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 然而,重新建立剩余资本后,在随后的近十年里,这个系统所承受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直到46年前的8月,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
剩余储蓄受制于监管法规与资本管控。资本展开了两方面的战斗。它让国家不再那么需要依靠有组织的劳动力。此外,通过“监管捕获”,它自身也摆脱了监管的束缚。
实际上,里根与撒切尔夫人对20世纪的“门户开放”战略做出了令人意外的改变。剩余资本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美国输出资本只会使这个问题恶化。因此,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选择吸收全球的剩余储蓄与产品。这就是说,美国(以及其他一些较小的国家)出现了大量的经常项目逆差与资本项目顺差。
金融危机标志着里根-撒切尔夫人剩余资本战略的终结。保守派美国总统尼克松切断了美元与黄金之間的最后联系,并启动了工资和价格管制。我们仍然没能找到对付剩余资本的新策略。与此同时,政府官员正试图通过其他方式来吸收盈余,其中包括监管环境的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量化宽松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类似的策略:即把剩余资本放入仓库。这并不是一个永久性的解决方案。它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的阻挠,会模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界限。对这种“干预”市场的行为,人们会在思想上产生抵制情绪。而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人们也会反对价格的扭曲与货币发行信号的畸变。
利率很低,不仅仅是因为各国央行购买债券,并通过回收到期债券来维持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利率很低,其实是因为资本太多了,这是市场经济危机反复发生的根源所在。我们应该可以预期,资本回报率将保持低位,直到我们能设计并接受一种对付剩余资本的新策略。而目前的风险是我们仍然拒绝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作者为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高级副总裁及全球货币策略主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