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2017-11-08江玉澜
江玉澜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得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普遍重视。而音乐课堂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高超的组织教学能力。只有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组织好了、管理好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得以发挥,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才能得以达成。
一、“老师,你真美!”——用艺术形象吸引学生
音乐教师相对其他学科教师而言,往往会因为长期接受艺术的熏陶,身上自然而然地透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气质,又易因其个性打扮、肢体律动、悦耳歌声以及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等方式,让学生觉得音乐教师美丽动人、可爱可亲,从而成为学生心中美的象征。作为形象思维占据优势的小学生,他们其实更容易受到教师外在形象的吸引和感染,往往会因为喜欢音乐教师而喜欢音乐课。音乐教师外在形象的美首先体现为服饰美,一个人的服饰美,关键在于能穿出自己的风格,让学生视觉上产生美感和亲切感,让学生感觉这样的形象就是我的音乐教师,产生“服饰在人前”的效果,从而生出一种崇拜和向往,让学生有“老师,你真美!”的感觉。当然,这种美是一种自信、是一种淡然、是一種优雅,这种美源自于服饰的点缀、书香的浸润、人格的魅力,这种美更是从服饰、体态等外在美的修炼,到语言、情致等内在美的升华。其次是语言美,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语言能力,专业素养再高也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像优美的旋律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语文教师的字正腔圆以及数学教师的“一板一眼”是不一样的。
二、“老师,你真棒!”——用艺术专长征服学生
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借助歌曲范唱、舞蹈律动、乐器演奏等教学环节适时地展现自己精湛的艺术技能,在教学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向学生“露几手”专业绝活,用专业能力树立内外兼美的权威形象。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自弹自唱的示范演唱。国庆节前夕,学校开始播放爱国主义的歌曲,当播放到《今天是您的生日,中国》《我爱你,中国》等曲目时,我一定会告诉学生:“老师以前演出独唱过这些歌曲,想不想让老师演唱给大家听?”在学生的掌声中,我会像演出一样完整地演唱这些歌曲,一是让学生感受教师深厚的教学基本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之情;二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现身说法。当唱到乐音非常高亢的时候,学生会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我能够感受到学生的敬意已经油然而生。
三、“老师,你真有办法!”——用艺术形式调教学生
通过具有音乐特色的组织教学形式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用艺术形式调度各个教学时段,管住调皮学生、激发胆小学生及适时地激励他们。
1. 用音乐指挥课堂常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每次任教一个新的班级时,都一定会花较多时间给学生定音乐课上的规矩,如除了音乐书和小乐器外,桌面不能放其他的东西。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会聆听,对于音乐课来说尤其重要。因此,我会用不同的音乐旋律来进行“问好、起立、休息、坐下、坐端正”等指令,如“坐下”用连续的下行琶音,“起立”用连续的上行琶音,“坐端正”用整和弦。不同的年级的问候也会设计不同的旋律,乐器的保管和准备用不同的节奏来指挥等。
2. 用鼓励激励“个性化”学生。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音乐教师一定要努力让最调皮的学生喜欢你并支持你。音乐课的学科特点使得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压力会相对较小,这对一部分后进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成为好学生的大好机会,也是音乐教师争取他们支持的最大优势。对于调皮学生,大多数教师可能第一时间是关注他们的缺点或者存在的问题,而我第一时间首先看到的是这些学生的优点或进步,尽量淡化他们存在的问题。只要这些学生没有大面积地影响到我的课堂,我基本不批评他们,而且我会特别关注他们某一刻的安静和进步,哪怕是一瞬间,我都会及时捕捉:“瞧!某同学跟着一起拍手了!”“某某同学刚才跟大家一起唱了!”“刚才他坐得可端正啦。”……我会抓住一切机会表扬他们,每当这时候,这个学生一定会做得更好。面对这些可喜的变化,我对他们的赞赏更加频繁,甚至让全班学生给予他们鼓励的掌声。不知不觉中这些调皮学生就觉得自己在音乐课上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在音乐课堂真的成了纪律最好的学生。
责任编辑 王思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