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啮式的语意交错
2017-11-08王欣汀
摘 要:王家新的诗歌创作受到广泛关注,被视为“朦胧诗”后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也被视为当代诗歌中“知识分子写作”的主要代表性诗人,又因其长期致力于对国外诗歌的译介,其诗歌创作也明显带有受西方影响的痕迹。王家新一直以沉痛的笔力和守望式的坚持屹立在诗歌创作的最前沿。本文通过其诗歌《最后的营地》,分析作者在其中体现出的守望精神。
关键词:王家新;守望;坚持
作者简介:王欣汀(1993-),女,汉族,吉林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1
王家新是一位以多种身份坚持在诗坛的人,他既是写作者,又是评论者,还做翻译,同时还从事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当这些不同的身份加诸同一个人身上时,必然会带来不同视角的混沌与交错,但意外的,王家新的创作始终如一保持着自己的风格与理念。虽也经历了转型时期,然而并不是割裂式的跃进,而是更深入的在“坚守”这条道路上摸索,也体现着王家新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坚持。
《最后的营地》在王家新的创作中不算是一个里程碑似的作品,它不像《在山的那边》那样广为传颂,也不像《帕斯捷尔纳克》那样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但《最后的营地》是王家新创作趋于纯熟后,最典型的风格体现。在这篇诗作中,孤独、承受、守望依然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然而却显得更加激烈、壮阔,带有悲剧色彩。在这个巨大的时代中,诗人依然选择将诗和创作作为“最后的营地”,坚守到最后。
谈到王家新的语言风格时,看到最多的评价就是恢弘、滞重、激越,而在《最后的营地》中,这种语言风格更加凝练、纯熟。
诗歌一开始,作者就已经交代了自己写作的目的,“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一个多次出现在作者创作中的主题,而这一次,诗人说“世界存在/或不存在/这就是一切。”从一开始,作者就将语意指向了一个终极,“一切”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作者却将“存在”附着到这虚空的“一切”上,从而带来了一种无限的失落与凝重。接下来,作者在诗中介入了一個“人”,一个无路可退、四周只有绝壁和峡谷的人,“所有的道路都已走过/所有的日子/倾斜向这个夜晚。”诗人没有说出这人的身份或是他到此处的缘由,然而诗人却为他设定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这个夜晚,在这个地方,“生/还是死/这就是一切。”
在初读这首诗时,我直觉地将诗中出现的这个“人”当做一个战士,一个负隅顽抗、坚守到最后的战士,在最后的营地、最后的夜晚面临着生或死的抉择。然而在我继续读下去的时候,也就是下面的这两句,“冬日里只剩下几点不化的积雪/坚硬/灿烂/这黑暗意志中/最冰冷的/在死亡的闪耀中/这是最后的/蔑视/高贵/尊严。”我突然觉得,这是一个身披重甲,独骑而行的骑士。因为他的蔑视,因为他的骄傲,也因为他身上带有的宿命般的悲剧感。而这种感觉,是诗人通过对词语的精心选择而呈现出的、环环相扣的语意交错效果。
诗人巧妙地构架了两个维度,两个维度上都是“最后的营地”,只不过一个是在时空上营造出的最后的营地,另一个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发问而推衍出的精神上的最后的营地,而串联起这两个营地的钥匙就是诗中的“一个退守到这里的人”,他既要面对环境上的考验,又要面对精神上的拷问。环境上,这里“绝壁耸起/峡谷/内溯”、“冬日里只剩下几点不化的积雪”、“星光升起/峡谷回溯”、“当群山如潮般涌来”。而精神上首先他是一个“退守到这里的人”,其次“所有的道路都已走过/所有的日子倾斜向这个夜晚”;“而一生沧桑/远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及高高掠过这石头王国的鹰/是他承受孤独的保证”。所以他“无以安慰/亦无需安慰”。
通过对词语的精心选择、对气氛的精心营造,作者赋予了诗中那人灵魂。诗人所选用的词语都质地坚硬,通过结构,这些词语紧紧地咬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统一的美感。而诗中的“他”孤独而勇敢,坚守到最后,然而在最后的时刻,面对这个世界,他的心中也充满了不确定,一切到此时不得不做出选择,然而却无从选择。这是最后的营地,这是存在或不存在的一切,这是终止或者开始,没有人能够回答这层层的拷问,所以“沉默即是最终的完成。”
在王家新的作品中,“承受”一直是一个有力度的语汇,他经常以守望者的形象出现,承受着现实的种种并追逐着心灵的答案。而在《最后的营地中》,他没有以带有距离感的审视来介入,而是选用以个体的悲愤去化解难题,通过否定和质疑去接近真相,即使这种真相如同看透人性后的无处归依。也正因如此,《最后的营地》带有了宿命般的悲壮感与宗教般的力度,凸显出诗人“承受”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