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为何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7-11-08李晓延
李晓延
【摘要】在实施教育精准脱贫政策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既强调要通过“扶教育之贫”来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优先与快速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高度重视要“依靠教育扶贫”,使教育成为为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的“母机”与“基地”。
【关键词】教育 贫困 代际传递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这里,教育被赋予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出更大更好贡献的历史新使命。教育的历史新使命具有内在科学逻辑,客观上要求我们提高认识、明晰路径、切实推进。
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在科学逻辑
从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等角度看,代际贫困实际上属于代际继承效应的一种,主要是指在物质匮乏、资源短缺、教育不足、自身努力不够等条件下,直接导致贫困在代与代之间不断遗传和持续连接,以致不能有效消除贫困传递。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就可看出他的众多科学论述特别是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时所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与巨大功能价值。
教育具有育民启民的功能与价值,因此要坚持“治贫先治愚”。从历史与现实角度看,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孩子因经济、文化、教育等影响而不能得到良好启蒙,并在“贫困文化”与“贫困环境”中形成胆怯自卑、怕生怕事、自立精神不足等不良习惯并影响到其一生成长发展,造成贫困代际传递。对此现象,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中明确提出扶贫脱贫一定要克服只从经济单向度认识贫困的局限,而要通过改变人的意识与行为来彻底摆脱贫困,这就是著名的“弱鸟先飞”意识、“滴水石穿”精神、“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等思想的由来。正是在充分看到教育对人类个体具有的精神啟蒙、思想启迪、习惯养成、智力发育等巨大价值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国脱贫攻坚时反复强调:“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这些科学论述,深刻回答了教育为何能成为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本质原因。
教育具有安民富民的巨大功能与价值,因此要坚持“扶贫必扶智”。在准确观察、深入思考、不断探索彻底摆脱贫困的理论与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极为敏锐地发现贫困家庭特别是代际贫困的成因除物质因素外,还有着文化、精神因素——文化、精神贫困也是贫困的具体表现之一,并常常还是造成物质贫困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一再强调要在脱贫攻坚中坚持“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发展原则与战略思路。显然,“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逻辑前提是优先发展教育,而优先发展教育的必然结果就是可增强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其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劳动者,进而靠知识、凭技能来摆脱贫困、迈向幸福生活。这实际就是人们形象说的可通过“富脑袋”来实现“富口袋”。
教育具有化民强民的巨大功能与价值,因此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国外曾有《穷人经济学》(Poor Economics)一书,分析指出贫穷者有时虽比富裕者付出了更多心血,但其收益却往往比不上富裕者。究其原因,这与贫困者受教育程度较低所导致的视野不广、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判断不准等因素有关。就是说,贫困者常常是因“贫困的脑袋”造成了“贫困的口袋”。这一现象的存在,告诉我们在消除贫困时既应加大外部“输血”,更要重视内部“造血”。正是基于这一辩证认识与科学分析,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通过发展教育来不断激发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以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摆脱贫困,这就是“扶贫先扶志”的真正内涵。如此看来,通过教育特别是价值观念、奋斗精神、战胜困难等文化精神的教育,可有效调动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使其迈向小康。
概括看,由于以项目、资金等为主要手段与途径的扶贫脱贫多属“授人以鱼”,虽常有直接效应但缺持久长远功效。而作为开发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虽对扶贫脱贫无直接效应,但却更具持久性、长久性而属“授人以渔”,因而就成为消除贫困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途径与最重要方式。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的教育精准扶贫观的内在科学逻辑。
关于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规划
一方面,要以倾斜政策切实帮扶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实现“扶教育之贫”之目的。鉴于教育在民族振兴、国家富裕、家庭幸福、个体发展各方面具有的巨大价值特别是在扶贫脱贫攻坚中的积极能动功能,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以积极措施、倾斜政策来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步伐,要坚持以贫困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来实现持久性脱贫。
就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现实情况看,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教育短板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与高等教育两方面。在学前教育领域,在推动脱贫攻坚中要真正实现“扶教育之贫”,就应在已有“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明显成效基础上,继续组织实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并具体通过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强化政府购买农村学前教育服务行为、有效激发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性、大力鼓励慈善机构设立救助性幼儿园等多种政策与措施,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高,有效缩小与城市(镇)和发达地区发展差距。在高等教育领域,在教育精准扶贫中除承袭已有东西部高校对口帮扶、省部共建等支持政策外,还要积极通过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真正推动“扶中西部高等教育之贫”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要以结构调整来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依靠教育扶贫”之目的。在实施教育精准脱贫政策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既强调要通过“扶教育之贫”来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优先与快速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也高度重视要“依靠教育扶贫”,使教育成为为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的“母机”与“基地”。教育要为脱贫攻坚作贡献,就要优化结构、激发活力。
具体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靠教育扶贫”政策行动路径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要加大对职业教育扶持力度。由于职业教育侧重于技能传递从而使受教育者掌握一技之长并进而实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之目的,因此其在帮助贫困人群摆脱不利处境时具有普通教育难以比拟的直接经济效应。第二,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扶贫脱贫攻坚提供强大人才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八一学校座谈时就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教出风格”。对职业教育,他曾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第三,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扶贫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曾深刻具体地分析了两种“精神”贫困的现象——“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与“信念和信心的贫困”,并明确指出一个地区、一个家庭要想彻底地摆脱经济(物质)上的贫困,就必须先通过教育来摆脱“思想和思路的贫困”与“信念和信心的贫困”。这一论述,启迪我们在教育改革发展与脱贫攻坚实践中必须要加强对处境不利人群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未来”,这一论断深刻阐释了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同样,教育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也具有决定性作用。因为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人、发展人、提高人、完善人与成就人,通过“授人以渔”来持久性地改变处境不利人群的生存发展状态,最终摆脱贫困。
(作者为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
②《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党建》,2015年第12期。
责编/陈楠 温祖俊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