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新型教师的特征
2017-11-08陈培蕾
陈培蕾
摘要: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靠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需要创新型教师。因此,对创新型教师的呼唤便迫在眉睫。创新型教师在认知方面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在认知风格上以场独立性为主,在人格特征上具有独立、好奇、顽强、创新、勤奋的特点。
关键词:创新;教师;认知;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001-01
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靠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需要创新型教师,只有高素质、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最新成果的教师,才能站在高科技革命的高度,鼓励学生勇敢探索;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对学生实施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认知特征
认知特征是指一个人处理信息的习惯,反映一个人知觉、思考、解决问题和记忆的典型模式。认知特征具有一致性和持久性的特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认知方式。一般来说创新型教师的认知方式呈现如下特点:
(1)认知方式以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主。创新型教师更倾向于创造性思维,他们的创新意识较强,敢于打破常规和历史传统,一般不喜欢照搬别人的教育经验和方法,善于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总是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经常有自己的创新。创新型教师往往是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以收敛式思维为支持,进行两者有机结合,他们更喜欢寻求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备课时注意选择"发散点",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考虑得比较充分,对学生探索一题多解的努力和出乎意料的问题,多持肯定和鼓励态度,而且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他们还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认知风格以场独立性为主。在认知风格研究中,最著名的是威特金( H. Wi tkin)关于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的研究。威特金认为,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倾向于场依存性认识客观事物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认知活动易受周围背景的影响,尤其受权威人物,传统习惯的影响,往往不能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人云亦云。具有场独立性的人,常以自己内部的线索为依据,认识活动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从而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创新型教师的认识方式更倾向于场独立性。他们不喜欢"唯书""唯上",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但又能认真听取别人的合理意见。
2.人格特征
一般地说,创新型教师都具有创新性人格,创新性人格具有下列特征:
(1)坚定的独立性。即按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行动的倾向,有自信心,不迷信权威,不依附盲从,不随大流,对教育教学能大胆地提出自己设想,具有追求个性发展的勇气,但又不会"自我中心"。任何创新活动,离开独立思考,自主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师只有具有独立性人格特征,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化。
(2)广泛的好奇心。指一个人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浓厚兴趣及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好奇心是个体创新活动的内驱力。没有好奇心,就会对事物冷漠、迟钝,就不会有创新活动。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工作和教育活动,创新型教师总是不满足已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而是不断探索、求新。教师要把学生稚朴的好奇心培养为科学好奇心,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好奇心。据桑德斯研究,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是由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教师所培养的。托拉斯说,跟随致力于创造活动和好奇心强的教师学习,学生的创造性就会高涨,反之则会下降。
(3)顽强的意志力。创新是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前人的艰苦奋斗拼搏,是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过程。是一种挑战性的工作,是开拓创新、攀登科学高峰的事业。创新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还可能遇到挫折,遭到失败的考验。
(4)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型教师都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他们习惯于以变化的眼光来看问题,视改变现有事物为已任.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不愿意墨守陈规,重复别人走过的路,他们喜欢富有新意、有挑战性的工作,通过完成这些工作来说明自己的创新能力。
(5)勤奋的学习精神。许多创新型教师在求学过程中就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工作之后又发现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在迅速不断地变化,来自自身的动力和来自外界的危机感的双重促使下,他们刻苦学习,不断充电,不满足于"一桶水",而是源头活水来充实和丰富自己。希望自己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站在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前沿,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总之,创新型教师是具有探索创造精神、刻苦研究、顽强意志力的楷模;是在教学岗位上孜孜以求、不断革新、奋发进取的带路人;是引领学生勇攀知识高峰、锐意进取、勤奋钻研的引路人;是推动整个社会勇往直前、创新开拓的指路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是国家腾飞的基础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偉光.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7-15
[2] 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19
[3] 周延波,郭兴全.创新思维与能力.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22
[4] 赵尚松.近年来"创新教育"研究综述.巢湖学院学报,2012,6(1):150-154
[5] 向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应对.中共四川省委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3):76-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