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社区婴幼儿实施早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2017-11-08张国英谢莹

智慧健康 2017年15期
关键词:婴幼儿小儿阶段

张国英,谢莹

(1.山东省博兴县兴福镇卫生院,山东 博兴 256510;2.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店子镇卫生院,山东 博兴 256508)

对社区婴幼儿实施早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张国英1,谢莹2

(1.山东省博兴县兴福镇卫生院,山东 博兴 256510;2.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店子镇卫生院,山东 博兴 256508)

目的观察社区婴幼儿实施早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社区中处于哺乳期的婴幼儿及母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和心理健康指导,使其顺利度过关键期。结果经过综合干预,社区婴幼儿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发病率降低了50%。结论合理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减少婴幼儿心理异常的发生,因此应重视婴幼儿早期的心理健康指导。

心理健康;婴幼儿;早期

0 引言

国内当前育儿理念重视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忽视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调查显示我国4-16岁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3.9%,社会适应问题检出率为23.46%[1]。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强调婴幼儿时期良好的心理培养对成人有重要的意义,是人格的发展阶段重要阶段,是人很好的适应社会成就健全人格的关键。即存在某些关键期,如果不能顺利度过则出现人格偏差,因此认真对待婴幼儿早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自2008年7月兴福社区3个月以内的处于哺乳期的第一胎足月婴儿100例,男孩50例,女孩50例,父母文化程度初中,随机将婴儿分成两组,男孩25例,女孩25例,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生活指导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做好常规指导的前提下,注重婴幼儿的辅食添加过程中行为和习惯的培养;教授照顾者扶触方法,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婴幼儿心理反应的观察;科学的断乳方法以及常见的健康问题的指导。

1.2.1 辅食添加

除常规向小儿母亲讲授基本的辅食添加的原则和食物种类外重点注意进食行为和习惯的培养。婴幼儿期不仅是体格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的高峰期。从出生时进食单一的乳类到摄取多样化的食物,从被动接受喂养到自主进食看似天然的过程,但对每个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喂养过程中婴幼儿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喂养者的喂养习惯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2]。语言发育是儿童早期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适应能力及交往能力发展程度的体现,辅食添加时间对婴幼儿语言发育也是有重要的影响[3]。

1.2.2 教授照顾者抚触方法,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0-2岁的小儿与母亲有强烈的感情依赖,所以母亲的关爱和抚触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是孩子的深层安全感和亲密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母爱是最重要的。希望母亲要用温柔的爱与孩子相伴,增加肌肤接触机会。抚触不仅能增加肌肤的接触,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婴幼儿情感的释放,使其身心受到抚慰,消除孤独、焦虑和恐惧,使其感到安全、自信,促进食欲促进发育。抚触时保持室内温暖安静,光线好,避开小儿空腹或者刚吃饱的时间,选择在沐浴后,睡觉前或者两次喂奶之间。时间由短到长,刚开始5 min,等慢慢适应了再慢慢延长。顺序可以灵活不一定由头到脚,从左到右。抚触动作要轻柔,同时配合婴幼儿情绪,让妈妈最温柔最温暖的爱传递给小儿,达到与婴幼儿交流的目的[4]。通过这种交流建立情感依赖对将来心理成长及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哺乳过程中要为小儿创造一个温暖的和谐的家庭环境,要用关爱的眼神与其交流,触摸爱抚婴儿,满足小儿对皮肤饥饿的需求,消除心理上得情感饥饿,使婴儿产生一种安全感,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1.2.3 科学的断乳方法

断乳是指完全停止母乳喂养,让婴儿吃母乳意外的食物。断乳不是停止所有乳制品,还可以用牛奶、奶粉、豆奶替代。婴幼儿的第一断奶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时期,如果采取盲

目的极端的方法突然断奶,婴幼儿无法适应失去他所依恋的母乳,会产生苦恼、焦虑、恐惧、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

(1)及时添加辅食,使其适应,碗、勺、筷、瓶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预防营养不良。

(2)选择时间。10-12个月小儿应选择在春秋季断奶,因为小儿消化功能发育不全,夏季易患腹泻和消化不良。

(3)增加每次进食量和种类,争取自然过渡。可增加牛奶或全脂奶粉量,减少母乳量及次数;逐渐减少夜奶量直至断掉夜奶,因为夜里喝奶,能增加胃肠的负担,对牙齿不好,尿量增多影响睡眠,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4)减少对母亲的依赖。增加婴幼儿与其他照护人的接触时间。培养各种兴趣,看图画书、讲故事、玩玩具、做游戏等。经常带小儿到户外,使其产生好奇心,分散注意力。

(5)避免突然极端的断奶方式。如在乳头上涂抹紫药水、辣椒、黄连等,这样会使小儿产生恐惧、悲伤、焦虑等不良情绪。为了达到安全感,满足“口欲期”的快感,小儿转移依恋对象,如吸吮手指、吸吮嘴唇等,严重影响小儿健康。避免将孩子寄养、托养,即使也应经常回去看望,以免造成幼儿依恋缺失,产生不安全感,悲伤、焦虑情绪,造成心理伤害。

1.2.4 断奶后常见的健康问题

(1)营养不良。①佝偻病。佝偻病又叫骨软化症,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钙化不全是慢性营养缺乏疾病,发病缓慢,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新生儿自2周起可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IU,一般可添加鱼肝油,自一滴逐渐增加到六滴,适当晒太阳可增加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一般每日晒一小时可达到预防效果。②缺铁性贫血。发病群体是6个月到三岁的小儿,根本愿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婴幼儿从4个月起应补充含铁食物如蛋黄、肝泥、肉末,同时应增加果汁、水果、蔬菜汁、蔬菜泥等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的吸收[6]。③其他营养缺乏症。如锌的缺乏,可引起食欲不振、厌食、挑食、头发稀少、皮肤粗糙、多动、睡眠不好,影响身体发育。要避免幼儿挑食、偏食,增加含锌的食物的摄入,及时补充锌剂。

(2)心理问题。①分离性焦虑。突然断奶和寄养问题可造成分离性焦虑。童年早期阶段(学步阶段或学龄前阶段)针对与所依赖的人(通常是父母或其他照顾的人)离别产生的超过同龄小儿的过度焦虑,程度比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并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影响到上幼儿园,进食睡眠,亲子关系)。这与小儿的个性特点和对父母的过分依恋有关[7]。出现紧张不安、焦虑情绪,分离性焦虑的小儿具有易怒情绪,攻击行为,会影响将来的创造力合社会适应能力,严重影响心身健康。John Bowlby把婴儿的分离性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表现大哭大闹。失望阶段—表现不理人表情迟钝。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生活正常,但当依恋对象出现时又出现悲伤的表情。产生的原因很多,但在养育过程中形成的过度依恋是主要原因。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群能力,教育家长不要过分溺爱以免形成过度依恋。②吸吮手指和咬指甲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婴儿期也称口欲期,婴儿通过吸吮获取营养,满足本能欲望。这种情况是依恋缺造成依恋转移,多在安静、睡眠、饥饿等情况下出现来寻求自我安慰,它能给孩子安全感和满足,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有的小儿能平稳度过这个时期,改变了不良的习惯,有的始终得不到满足而持续到长大,这严重的影响了他的心智健康。作为父母要分析小儿的心理特点,不可强制制止,打骂、讽刺或手指上抹药等惩罚方法,造成小儿心理压力增大,在无人时或焦虑时更加严重,使小儿产生自卑心理,家长要寻找原因并给予必要的满足和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2 结果

干预组进过三年的综合干预和心理健康指导后,婴幼儿身体和心理疾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家长对小儿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应用SPSS 17.0做统计分析P=0.048,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心理问题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通过对婴幼儿早期心理干预,能降低儿童心理疾病发病率,对儿童心智的发育具有决定意义。婴幼儿时期是神经心理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先天因素,另一方面是后天的因素。后天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后天是否提供良好的适宜刺激是决定婴幼儿的神经心理发育重要的因素。所以早期综合的心理干预,为儿童提供系统良好的养育环境和信息刺激,对婴幼儿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决定性作用[8]。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身心疾病和精神疾病发病率增高。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强调婴幼儿时期不健康的心理对成年后心理疾病形成有重要影响[9-10]。弗洛伊德根据性感器的不同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各阶段的特征,如果不能顺利的进行,则发生停滞即发生固着,或在个体受到挫折后倒退到某一阶段即发生退行,导致心理的异常,成为各种神经证、精神病产生的根源。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第一个时期,也是关键期,所以一定要注重这一阶段的心理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使小儿在愉快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1] 鲍秀兰,郑毅,孙淑英,等.0-3岁早期综合干预培养婴幼儿健全人格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7):28.

[2] 周丽莉,盛晓阳.婴幼儿喂养喂中喂养者喂养习惯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6):60.

[3] 林芸,陈亦施,赵雨香,等.断乳期饮食添加时间对婴幼儿语言发育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09,(15):251.

[4] 赵健,徐娜,张志明.抚触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1B):146.

[5] 胡佩诚.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6-51.

[6] 郭红卫.营养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8-79.

[7] 郭延庆.精神障碍护理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84-191.

[8] 吴丽萍,马芬兰.婴幼儿早期教育对神经心理发育的效果评价[J].社区医学杂志,2009,(24):7.

[9] 陈达光,陈燕惠,张镜源.健康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效果及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2):3-5.

[10] 李萍.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8,(22):60+63.

Effect Observation of Earl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mmunity Infants

ZHANG Guo-ying1, XIE Ying2
(1. Boxing County Xingfu Town Hospital of Shandong, Boxing, Shandong, 256510;2. Binzhou City Boxing County Dianzi Town Hospital of Shandong, Boxing, Shandong, 256508)

ObjectiveTo observe effect of earl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mmunity infants.MethodsCarry on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mental health guidance for community infants and mothers, help them get through critical period successfully.ResultsAfter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ntal abnormality or illness incidence of community infants decreased by 50%.ConclusionRational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reduce occurrence of infant's mental abnormality, so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fant’s early mental health guidance.

Mental health; Infants; Early stage

10.19335/j.cnki.2096-1219.2017.15.030

猜你喜欢

婴幼儿小儿阶段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