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成长的天空
2017-11-07赵梅芳
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知识是逐步成长的。知识的形成是一个生长的过程。所谓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背景的教育行为,是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是无视知识生长的客观规律的。
关键词:课堂;生命;知识;成长
近读教育先哲陶行知先生的文集,脑海中深深烙下两个词:“活”与“死”。陶先生用“死”这个词来表达他对没有生命活力的、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或课堂的深恶痛绝:“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先死,学生是学死!先死与学死所造成的国是死国,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用“活”来表示对充满生命意蕴的教育或课堂的礼赞,他说这样的教育应是“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教大众以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科学明了大众的生命”。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
一、课堂应是生命灵动的课堂
赵镜中先生曾提出值得当前课堂教学思考的几个问题,其中有两个就是:“课堂教学的模式是单一的还应是多元的?”“课堂到底是教师的舞台还是学生的舞台?”这两个思考是对当前那些单一刻板、貌似热闹实缺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拷问。这两个思考答案很明了: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到乏味。学生知道你下步要做什么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多元的教学模式,学生以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其中,在充满期待中学习。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期待中学习,就是成功的教学。课堂不是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挥洒情智的舞台。但要做到如答案中所说,并不那么容易。
笔者观摩过许多公开教学,也参加过不少公开教学活动。每节课前,老师们都进行精心的准备:开课的导语、过渡语、小结语、总结语的设计与安排,都要反复推敲,细细打磨,且把这些“台词”烂熟于胸。课堂上,有板有眼,师生互动,群情振奮。其实,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在千方百计诱导学生钻进预设之中,来个“请君入瓮”,最后师生不谋而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些课上,学生成了老师展示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的配角,甚至是道具。
如上的教学是教师演教案,学生猜教案,学生的思维成了教师教学预设的尾随,其实质如杜威先生所说,是“用糖衣炮弹的手法诱使儿童就范”。这样的课,老师奉行的是“单边主义”,学生被牵着,完全没有了思维的自主性,没有了自主解读文本的过程,没有了与文本心灵交汇的过程。学生完全是“被”听会,“被”讲会,根本没有去主动地构建知识。学生的智慧之光就在这热闹的表象下“灰飞烟灭”。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课堂上时间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这样的课堂是对生命的漠视!这就是“先生先死,学生是学死”。
教案是老师备课时的单相思。到了课堂,与具有生命主体意识的学生互动时,再周密的预设,也会显得粗疏。教案跟着学生走,教案变成学案,就成了生命课堂的应然。教学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没有预设的教学,是毫无目的的教学,是凌乱的教学。如果抱着预设不放,而不顾生成的教学,则如赵括用兵,生搬硬套。这样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生命势必被荒漠化。正是在“预设”与“生成”这一对矛盾的作用下,课堂才变得摇曳多姿,生机盎然,富有情趣。
二、课堂应是知识成长的课堂
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词典》P-144),也就是说,知识具有获得性,学习主体运用其认知理性来掌握知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教育预设向学习主体输送的过程。考查知识的掌握与否是以与教育预设的符合程度来衡量的。简单说,知识的形成是在“传授”到“获得”这样一个机械转移的过程中完成的。
现代学习理论告诉我们,知识的形成是有其生长规律的。学生的学习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还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又是达到终点能力的前提条件。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生长出的智慧之树,结出的知识之果才是甜美的。知识是生长成的。它既来自教育的预设,更来自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建构。只有与学习者的心灵构成意义关系时才能成为知识,否则那只能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简而言之,知识的形成是一个生长的过程。所谓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背景的教育行为,是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是无视知识生长的客观规律的。
教学《鸟语》一课,要让学生明白“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但如果要真正建构起“的确”是“好朋友”的知识,真正与“学习者的心灵构成意义”,仅靠这一课来完成是比较困难的。怎么办?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把教学目标设定在播下种子——让学生知道“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天鹅的故事》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构建起斯杰潘老人与天鹅的关系,感受天鹅破冰的动人场面。在此基础上理解斯杰潘老人这所以把那支猎枪挂在墙上,是因为天鹅那种对同伴的关爱胜过自己生命、为战胜灾难而团结一致的精神感染、教育了当年的斯杰潘。这样的教学设计,其目的就是让“的确”是“好朋友”的知识之树成长起来。在接下来学习《生命的壮歌》一文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对于区区蚂蚁与羚羊,作者为什么用“壮歌”这个词。进而感知到蚁蝼虽小,生命却一样珍贵,同样值得我们敬畏,同样给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以心灵的震撼与人性的启迪。这正是真正的朋友应具备的品质。
关注知识的生长是对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尊重,是对个体生命意志的高扬。生命的课堂是能听到学生知识拔节生长的声音的。课堂是学生放飞心灵的场所,是鲜活生命交汇的疆阈;课堂应充满理性的光辉,也应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温馨;课堂应阳光明媚,绿树成荫,成为生命律动的舞台、知识生长的沃土。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M].爱满天下,2002(3).
[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赵梅芳(1975-12),女,汉族,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