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10年后的自己
2017-11-07王维芳
王维芳
摘 要:近年来,中国沿海省份对高中生生涯规划的教育日渐重视,然而在内陆省份,对这一课题还处于摸索阶段。从一节高中生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课入手,探索并思考高中生生涯规划在学校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规划;主题班会
【案例背景】
第一次聽到“生涯规划”,还是几年前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师介绍的。近几年在沿海省份,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开始实施,但对于我们这些内陆省份,接触得并不多,2016年12月23日,在兰炼二中五楼多功能大厅,秦丰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课,便是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个初步尝试。
【案例描述】
在正式进入班会之前,学生为所有听课的老师和同学表演了一个小品。一直刻苦勤奋,对自己要求严格,并且有明确人生规划的邓同学变成了一家科技公司的老总;曾经不学无术,后来进入社会处处碰壁的贾同学幡然醒悟,重回学校,努力学习,最后变成了老师;还有成绩不突出,但抓住机会,在商场弄潮的李同学,虽然不甚成功,但也自给自足;当然最让大家捧腹和深思的是那个曾经迟到旷课,干过无数工作,现在在聚会的饭店做服务员的张同学,得过且过,碌碌无为。
班会就在老师让大家对小品角色的认识中展开。学生当然羡慕和推崇功成名就的邓同学,他的成功归功于他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和清晰的认识;当然自食其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无不妥,但相较于邓同学的成功,张同学似乎有些失败。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出人生规划的重要性!规划不仅需要,而且必要,规划刻不容缓!
由此秦老师帮助大家引出了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树立目标。这个环节叫做“遇见10年后的自己——‘理想国名片”。在事先分好的组里,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选出本组最有特色的名片(课前制作),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有的同学成了外科医生,肩负救死扶伤的重任;有的同学成了口腔医生,让病人哭着来,笑着走……
然后秦老师带领大家读了一篇文章——周迅的《想想10年后的自己》。网上很容易搜到这篇文章,也许看到过,但未曾注意过。但是经过老师的总结与提炼,我学到了四个字:终点思考!
遇见了10年后的自己,然后让学生回到现在,为了实现10年后的梦想,我们来想象,现在你的目标是什么呢?秦老师请大家定下自己的第一个小目标,然后贴在一张大白纸上,这个活动叫做“理想规划墙”启动仪式。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筑梦路上,你我同行!班会课在同学们的宣誓声中结束,我愿意……
【案例分析】
听完这节课,我的感触良多:老师的才思敏捷让我折服,同学的才华横溢令我赞叹,师生之间碰撞出的火花使我愉悦。但我思考最多的,是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如何在班级的管理中开展,以及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我们需要做的工作。
(一)增强规划意识,转变各方观念
现阶段,中国内陆省份各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还比较薄弱,各方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认知力。在美国,小学生从5年级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职业生涯规划网站会提供给学生一些未来行业发展的情况以及具体职业的从业素质,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选择5个自己愿意从事的职业,然后根据每个职业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规划自己的初高中生活。
秦老师带来的这节班会课生动有趣,但生涯规划教育并非一己之力、一节小课就能实施的。因此,我们应该整合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专业人士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生涯规划教育。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应肩负起生涯规划指导的任务,通过开设讲座、校本选修、主题班会等多种渠道开展中学生生涯规划的团队辅导和个别咨询,引领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掌握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专业、学业管理的方法。
(二)探索多种途径,实施多元课程
1.课堂教学。校本选修、主题班会及专业讲座都在指导学生掌握生涯规划的方法,尝试通过自我探索确立方向和目标,自主规划学业。
2.社会实践。通过学校社会实践、假期自主实践、夏令营活动、职员制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职业体验和高校体验。
3.组织高校专业宣讲,志愿填报指南,提升学生的学业决策能力。
(三)创建专业师资队伍,寻求社会多方援助
从表面上看,生涯规划是引导学生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与职业,但在实质上,生涯教育更影响着学生为人生追求拼搏的信心与激情。在今天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体现个体价值最大化,确定人生发展方向,为准确定位提供奋斗目标与策略,增强生涯竞争力。从社会、学校、家庭来讲,生涯规划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多赢的重要作用。因此,秦丰老师的这节班会课,对我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张晓娟.生涯规划:中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学习领域[J].中小学校长,2009(4):7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