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音乐之“教”与“学”
2017-11-07安伦
安伦
摘 要:高中音乐是基础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经多年教学改革,高中音乐教学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如果“鸡蛋里挑骨头”的话,现阶段高中音乐“教”与“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探析了改善高中音乐“教”与“学”不良局面的措施,与诸位音乐教师探讨。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音乐是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本途径,加强对高中音乐“教”与“学”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高中音乐“教”与“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进一步落实课程改革理念,非常有必要实施“教”与“学”模式改革。
一、高中音乐教育之教师的“教”
(一)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落后
音乐不是高考内容之一,因此在学校里面,音乐教师受到的关注不如语文、英语、数学等教师多。很多教师自己都会产生这样的教育观念:反正学生也不考音乐,高中生压力太大了,课上不应该要求过多,只要不说话就可以。抱着这种观念,课堂上也就出现了学生走神教师不管、学生看视频教师不管的混乱局面。
2.教育方式不当
高中音乐教育一直深陷于灌输式教育泥沼,课堂成为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失去选择的权利,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致使教育质量迟迟难以提高。整节课只听得见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看似达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却成为摆设。
(二)改进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生本教育理念
即便音乐不是高考对象之一,但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音乐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高中音乐教师,我们应当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树立生本教育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组织教育活动,从观念高度明确音乐课程肩负的重要使命。
2.创新教育方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余个年头,经历不断的实践发展,音乐教育理论愈来愈丰富,这其中就包括各种教育方式的相关研究。典型的如:案例教育、情景教育、生活教育、多媒体教育、分层级教育、体验式教育、参与式教育、探索性教育、任务导向教育等。教师应当汲取优秀教育经验,创新音乐教育方式,努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高中音乐教育之学生的“學”
(一)存在的问题
1.音乐基础薄弱
虽然从小学起学生就开始接触音乐课程,但是据了解,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认识不够深刻,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甚至有部分高中生不认识五线谱。究其原因,与小学、初中时期学校不重视音乐教育有关,同时学生本人也持有无所谓的心态,敷衍学习。长此以往,音乐基本功没有打好,音乐基础积贫积弱问题逐渐严重。
2.学习兴趣不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愿意上音乐课,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音乐感兴趣,只是喜欢音乐课不受拘束的课堂气氛。谈到音乐,学生脑海之中浮现的不是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而是《小苹果》、crazy in love等流行歌曲。对于音乐教师来说,看到这种局面尤为痛心。
(二)改进措施
1.小组合作教学,实施帮扶学习制度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一节中指出:“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共处能力得到锻炼与发展。”基于课程标准明确的这一课程性质,高中音乐应当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通过实施学习帮扶制度解决高中生音乐基础薄弱的问题。
以《海浪的嬉戏》一节教学为例,笔者将学生分为4人小组,要求他们合作探究,完成如下任务:了解印象派音乐、交响素描知识,讨论作品选段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描绘了什么景象,归纳印象派与其他音乐流派的不同之处。由于处于同一个小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再结合笔者的指导,这些任务一一完成,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增强课堂趣味,兴趣引领课堂学习
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一节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高中音乐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应当利用兴趣引领课堂,增强课堂趣味。例如,举办音乐创作活动、音乐合唱比赛活动、音乐百科知识问答大会、音乐作品解说论坛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音乐理论知识,同时又不会引起学生反感。
高中音乐教育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时进行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有机统一,不可切割。只有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育实践,就高中音乐教育之“教”与“学”所做的几点探讨,由于个人研究视角的狭隘,并不能全部代表高中音乐教学。对于其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有待全体音乐教师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胡知凡.艺术课教学论程与[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高慎英,刘良华.高中新课程教育丛书: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