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学,让高中体育课堂更精彩
2017-11-07马静
马静
摘 要:体育课程改革以来,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例如,教学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打击了青少年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运用分类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体育项目,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让高中体育课堂更精彩。分析了高中体育课堂运用分类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对于当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分类教学;高中体育;学习兴趣
高中体育课程大多采用集体授课制度,具有明显个性差异、身体素质不尽相同的学生被放在同一个空间、授以相同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自然不能尽如人意。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男生普遍熱衷于篮球、足球等项目,而女生则更加青睐于健美操之类的项目。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项目,学生不愿意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体育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分类教学模式的引入相当有必要。将分类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体育课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有助于学生体育潜能的发挥。接下来,本文就针对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课堂运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高中生对各类体育项目的态度
为了了解高中生对各类体育项目的态度,笔者对本校10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男、女各50名。其中,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各35名,高三年级学生30名,回收有效问卷100%。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男、女生体育运动兴趣存在明显差异,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随之下降。56%的男生表示非常喜欢上体育课,最受他们欢迎的四类项目是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17%的女生表示喜欢上体育课,最受她们欢迎的四类项目是健美操、排球、游泳、羽毛球。高三年级学生普遍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原因是马上要高考了,学习压力大,而体育课上所学习的内容以前都接触过,他们认为不应该再将时间浪费在这方面。在影响体育学习积极性因素这个问题的调查中,“项目不吸引人、以前已经学过”这个因素排名第一,第二、第三分别是“老师教学水平不高”“老师教学态度不好”。
二、高中体育分类教学的建议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存在明显差异,只有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才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高中体育课程一共有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五大类,其中较为常见的两类是田径和球类。从小学开始,学生已经接触这两类项目,对跑步、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都很熟悉。但正因为太过熟悉,因此学生难免掉以轻心,认为小学已经学过了,高中就不愿意再花费时间去学,学习兴趣大打折扣。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保证田径、球类这些传统体育项目课时量的同时,高中体育教学应当从学生兴趣出发,引入那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体育项目,以保持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例如垒球、曲棍球、橄榄球、网球、太极拳、长拳、艺术体操、有氧健美操、竞技健美操、体操球、火棒、棍术、剑术等,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比较新奇的项目,更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一共有6个学期,体育课程可以采用1必修+1选修的教学模式,在跑步、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这些必修项目之外,学生可以再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一类项目作为选修。每学期至少应当为学生提供6~8个选修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不同性别、不同年级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修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选择相同选修项目的学生为一组,教师针对这6~8个小组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一个学期教学结束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技能水平决定是否继续学习该项目,如果想尝试新项目,也可以在下学期选修新项目。
三、高中体育分类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实施分类教学模式的国家来看,分类教学有助于青少年个性的培养与发展,是未来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方向。高中体育课程运用分类教学模式,将会显著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教师还要深刻认识到,尽管分类教学是当下普遍受到认可的教学模式,但发达国家的国情以及教育制度与我们存在差异,分类教学模式的出现既挽救了高中体育教学处于瓶颈期的颓势,又给诸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分类教学模式之下,针对同一个教学班学生有时需要制定好几套教学计划,这极大增加了备课量和授课压力。与此同时,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有限,分类教学时间不足影响了最终的锻炼效果。这些问题已经渐渐暴露出来,如何解决相关问题,更好地利用分类教学模式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事业的全面发展,仍然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薛飞.由点到面,全面开花:对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3(2):123-124.
[2]刘向东.分类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11):78-79.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