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逆向思维,巧解物理问题
2017-11-07辛州山
辛州山
摘 要:在平常的物理教学或者物理的解题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于从已知到未知,即正向思维的解决方式。然而有些物理问题用这种方式则非常困难,而且需要介入更多新的中间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注意规律、过程等的逆用,往往可以使问题简化,迎刃而解。
关键词:逆向思维;物理解题;解题能力
在教学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解决或处理问题时,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都是正向的,都是从已知出发推出结论。虽然这种思维方式能处理大部分問题,但往往伴随着较大的运算量,甚至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显得无能为力。若能打破常规,运用逆向思维,物理过程“反演”、或让时间“倒流”,常常能使问题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在此笔者举例说明逆向思维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例1】汽车刹车前速度为20m/s,刹车时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求汽车静止前4s内滑行的距离。
分析:该题需要求解的是汽车静止前4s内的距离。若从正向出发,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按速度公式,求出刹车总时间t,算出行驶的总距离,再算出(t-4)s行驶的距离s1,然后求出二者的差值即可得解。
解: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
由vt=v0-at得刹车时间t=■=■s=20s
汽车刹车距离s=v0t+■at2=20×20+■×(-1)×202m=200m
设汽车刹车前16s的位移为s1
则s1=v0t1+■at12=20×16+■×(-1)×162m=192m
则后4s的距离应为s-s1=200m-192m=8m
上面就是正向解法,从解题过程中可以发现这样做是很麻烦的,花费时间大,求解量多,导致出现错误的机会变大。但如果运用逆向思维,让时间“倒流”,让这辆汽车倒回去。汽车的运动就变成了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解的问题也相应地变成了这辆车在最初4s内行驶的距离了。
解:由s=■at2得s=■×1×42=8m
与此例相类似的就是处理竖直上抛运动的问题。根据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具有时间、速度大小的对称性。运用逆向思维,让时间“倒流”,通过自由落体运动来解决,同样不仅可以使问题大大简化,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2】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已知第1s内小球上升的位移是上升最大高度的■,求小球上抛的初速度。(g=10m/s2)
分析:竖直上抛运动是一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若从正向出发,解出上升的最大高度h和第1s内小球上升的位移h1,利用题目中的比值关系进一步求出v0
解:设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v0,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第1s内小球上升的位移h1
由vt2-v02=-2gh得h=■=■
由h1=v0t+■at2得:h1=v0×1-■g×12=v0-■g
则■=■=-■解得v0=20m/s
此题如果通过逆向思维来分析,将大大优化。我们按自由落体运动看,问题则变为:一个小球自由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求下落的末速度。分析题意,最后1s内的位移为全程的■,则最后1s之前的位移是全程的■,两段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由运动学结论中的连续奇数比规律,可知此小球共运动了2s,根据vt=gt可得:vt=10×2m/s=20m/s
同样我们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这一点,我们也可以让物理过程反演,就可以把好多力的分解问题逆向处理成力的合成来解决,进而使解题的程序简化,思路更加清晰。
【例3】关于力的分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应是( )
A.8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8N的分力
B.8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4N的分力
C.8N的力可以分解为13N和6N的两个分力
D.8N的力可以分解为16N和7N的两个分力
分析:该题的正向是要求力的分解,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的这个力要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依此构造平行四边形找出共点的邻边即为它的两个分力。本题中就要构造4次,且分力只知大小,方向不明确,势必带来很大的麻烦。若从逆向思考,让物理过程反演,我觉得就可以省时省力。因为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故可以从合成的角度去解决。我们根据两个已知大小一定分力F1和F2的合力F的取值范围,F1-F2?燮F?燮F1+F2,利用此关系便可求解。两个8N的合力范围是0~16N,两个4N的合力范围是0~8N,13N和6N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7~19N,16N和7N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9~23N,故选项A、B、C均正确。
总之,逆向思维是一种较好的解题方法。以上仅是几例,事实上逆向思维在物理各部分内容中都可以应用,对于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或比较麻烦的问题,应根据题目的特征选用此法。所以教师要在平时各环节的教学中,注意此方法的引导和渗透,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世超.高中物理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2]王丽娜.多元智能与问题解决整合条件下的物理新课程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3]徐华.等效替代的思维方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2).
[4]王海光,雷晓蔚.物理中的等效变换及其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