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的应用研究
2017-11-07邢智马强
邢智 马强
【摘 要】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具有前瞻性的重要举措,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具有标志性价值的重要工作。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体育精品课建设的现状出发,探讨当前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各层面问题并提出建议,试图为进一步构建国家级大学体育精品课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锻炼的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體育素养为目的的公共必修课程。到目前为止,通过教育部审批后成为国家级大学体育精品课程有5门,各省及学校相应建设的大学体育精品课程数量若干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自治区、直辖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基层申报学校要目标明确先行建设,那么,如何合理高效建设体育精品课程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非常迫切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登录国家精品课程评估平台和十余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站,全面分析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探讨当前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各层面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对进一步加强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有所裨益。
1大学体育精品课建设存在问题
通过登陆各高校网站可知很多省市高校都在大张旗鼓的投入人力物力建设体育精品课,出现这种情况进一步说明正是由于新形势下的理论研究的缺失导致了认识的局限,也决定了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中现实操作中的低效,各基层申报学校对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不利,达到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标准的课程太少,面对这种情况不由得引起那些关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的专家与学者深入思考。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当前形势下大学体育精品课建设相应理论研究薄弱,造成应用推广的后劲不足,使得各单位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认识不足。其次是各高校没有将体育精品课建设与其它学科精品课建设等同对待,投入人力、物力和经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所以,申报体育类课程基层单位只有从根本上辨析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相关要素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标准,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围绕着国家精品课程这个永恒不变核心内涵去建设具有各自的课程体系和独具特色的高品质大学体育精品课程。
2解决对策
2.1名师名家的教学
调查中,多数喜爱的是名师名家的教学以及关注开课学校、本课程关注。衡量高等学校武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之一是有较高水平的课程主持人和优秀的教学质量,并且课程中的一个主导地位就是由专家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家团队,是高等学校武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
2.2建立立体多维度的评价以及相应维护
精品的好坏不是自己说的算,而是专家以及大众的综合评价。课后的评价机制,集合专家指导、社会评价、师生评价,完善评价机制。课程在网站上发布后,需要时刻关注学习者的反馈,通过反馈对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及错误进行及时修改,并对此回应用户的咨询,同时要不断完善课程,根据用户的反馈制作精品课程的补充视频微课之类,修复已失效的链接。
2.3形成信息化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获得学习资源,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首先,多媒体模式。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可促使计算机与人进行交流,获得多种信息,包括图形、声音、文本以及动画等等,而这些均是由计算机加以控制和管理。同时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形象直观的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其次,群组交互模式。多媒体的交互性,可以将多媒体信息整合在一起,利用图形、图标、鼠标以及键盘灯设备实现人机信息交流。利用计算机网络视频设备,有利于师生的双向交流。另外,教师还可以虚拟显示模式与网络远程模式。虚拟现实模式就是借助三维图形与多传感交互技术,形成一种虚拟环境,而这种虚拟环境的逼真性非常强。网络远程模式,就是要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教师教学活动可以面对不同的群组,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指导。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随时向教师咨询。
3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大学体育历经了多年体育教学改革后,随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进程的推进,已经建设成功的这些高质量、具有示范作用的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其本身开放的建设资源辐射示范作用,有效地带动了其他申报单位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婉玲,等.课程建设的内在规律与制度保障[J].中国大学教育,2006(8).
[2]袁德宁.精品课建设及课程支撑理念的转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3).
[3]王绵森.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6(5).
注:本论文为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课题《在跆拳道课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探索研究》成果论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