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美术作品欣赏

2017-11-07李攀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形式内容

李攀

【摘 要】本文论述了美术作品欣赏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欣赏过程中的欣赏态度。使学生能从简单的看到深入作品的内涵,从被动的了解到主动的探索,从而真正地学会欣赏。

【关键词】美术作品;作品欣赏;内容;形式;欣赏态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美术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主要体现于:具有其造型性、静止性以及表现媒介的特殊性……正由于美术具有这些独到之处所以美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而美术中的美术作品又是人类情感和智慧的结晶,由结合为有机整体的内容和形式两部分构成。它不仅为我们勾画历史的轮廓,完善人们的视觉,同时也可以净化与升华着人们的心灵,它还能透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不断的完善着人们的审美观.所以美术作品对人们来说往往展现了人们不太留意的世界的另一面,它开辟了另一个看世界的窗口。

一、美术欣赏的方法

所谓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作品与观赏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美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都必须通过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才能传达给欣赏者;而欣赏者在面对美术作品时,又会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来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甚至会以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去丰富和补充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内涵,这样就形成了美术作品欣赏的普遍性特征与美术作品欣赏的个性特征。美术欣赏作为美术作品发挥社会环节,是人们观赏艺术作品时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那么在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我们知道美术欣赏是以美术作品为对象,而美术作品是由结合为有机整体的内容和形式两部分构成。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我们就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眼,进而整体地把握和理解美术作品——既体验审美感动又获得思想认识,既把握艺术价值,又理解社会价值。

1.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

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比如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画中的虾身体透明虾须柔软而富有弹性,仿佛是在不停地摇动着,身躯也好似随着水流伸屈游动。但要注意的是所画的虾与真虾并不完全一样,真虾的眼小略为一点点,所画之虾的眼为重墨而突出;真虾的后腿很多,画的虾腿提炼为五、六只虾;虾体是以淡墨的笔触相连或相同构成的,虾须分明又是刚劲的线条。画中没有画水,却可以想象到虾是水中游动,那白纸幻成一泓清水,一切都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2.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

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最后的晚餐》画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

3.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

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可以讲他三十岁学画,为了画好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经常观察写生的例子。

4.从美术作品形式上欣赏

美术作品的形式是美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它包括两种基本的构成因素:一是内部形式即“构图”;二是外部形式即“艺术语言”。对作品形式的欣赏,即是对由这两者构成的作品“形式美”的欣赏把握。构图就是画面中诸形象、形式因素的组织安排,即把个别和局部的形象组织成艺术整体的方法。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则和表现手法,对各种构图类型的欣赏可以从相关的构图形式法则知识入手加以把握和分析,但更重要的是要体会构图的整体形式与所表现的题材内容是否相得益彰构。美术语言就是画面中艺术形象的存在形式,即作品的外在形态。美术语言由不同层次的语汇构成,即“媒材语汇”、“手法语汇”和“形象语汇”等。这些语汇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形式美在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中,主要是指色彩、线条、形体、明暗、空间等美术语言既和谐又具有创造性的组合。在美术的发展历史中已总结出了许多关于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如圆形、球体、三角形、黃金分割律、蛇形线等等)和形式美法则(如对称、平衡、秩序、和谐、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等)。这些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普遍性,是与人的生理结构、心理感受等方面相吻合、相联结的,同时也是人类审美文化积淀的产物。正如康德在谈到审美欣赏时所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时,也由于形式美是人类审美历史不同文化积淀的产物,它必然具有不同时代、民族、地域,甚至不同个体的经验、文化意义。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于形式美的欣赏,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直观的“形式美”表面,而应进一步深入到意义的层面。

形式美在美术作品中还指与不同美术种类或不同媒体材料相适应的具有自身特征的美术语言和语言表达方式,诸如油画的色彩感、塑造感、笔触肌理感等,中国画的水墨趣味、描法、皴法等,以及所谓油画味、国画味、版画味、雕塑感等等。这些作为由历史中的经典作品和艺术创作、欣赏实践积累的产物,也具有特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也是美术形式欣赏的重要内容。

二、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人注意事项

由于学生欣赏态度不同就会决定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所得的知识也就不同,所以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应注意:

1.恰当的心理准备和审美态度

欣赏美术作品首先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心理准备。恰当的心理准备和审美态度,不仅可以调动欣赏者已有的美术认识、文化修养和审美经验,而且是欣赏者艺术地、审美地与美术作品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心理基础。

2.调动积极的审美联想和想象

一方面美术欣赏之形象思维的特点要求欣赏者必须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另一方面,美术作品是美术家的联想和想象力的创造物,欣赏者要领悟其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的奥妙,也必须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审美能力。

3.融入真实情感把握审美体验

审美欣赏是饱含情感的体验活动,欣赏者只有融入真实的感情,才能获得审美感动和审美体验,欣赏者的情感一方面因作品的感染而发,另一方面也可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美术形象中,从而构成审美共鸣,达到强烈的审美体验。

4.结合理性思维理解作品意蕴

美术欣赏不单是视觉感受的活动,同时也是理解美术形象与作品内涵的活动。对美术作品做深入完整的把握,只有结合审美感性感受的理性分析,才能达到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5.反复欣赏,深入体味

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反复感受、体验、玩味、认识的过程,直至达到全面把握作品形式和内容,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总之,欣赏美术作品既要注意从视觉感受方面把握作品的形式和形象,又要品察和理解美术家赋予美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既要重视自己的欣赏感受,又要调动自己的联想、想象和理性分析,获得新的知识进行创造。

三、结论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所以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欣赏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美术欣赏教学发展到今天,但时间不是很长,成功的经验也并不多,总结经验,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希望有更多的同行来研究探索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和谐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形式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主要内容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