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职汽修专业实践性的思考

2017-11-07胡龙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汽修实践技能

胡龙军

【摘 要】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中职汽修专业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在汽修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很重要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完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自身能力和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对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实践;技能;汽修

一、中职院校汽修实习实训存在的问题

1.硬件投入跟不上

虽然现阶段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但相较于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所需资金仍是杯水车薪,特别是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更是如此。汽修专业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投入的硬件设施种类繁多,价格昂贵。以每年的中职技能大赛为例,有汽车机电维修项目、汽车车身钣金修复项目、汽车车身涂装项目、汽车营销项目、汽车空调检修项目、汽车二级维护项目等等,每个项目涉及到的设备设施不尽相同,后期还面临着设施设备的保养和实习实训耗材的消耗。以车身涂装项目为例,一桶原子灰的价格在200-300元左右,成本昂贵。在招生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实训设备与目前市场主流的车型技术差距较大,技术较落后,不能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同时,实训设备数量和师资不能很好的满足实训课小班化教学的需要。大部分学生上课由于实训设备和教师数量的限制,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

2.师资条件跟不上

现阶段,存在很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不对口的现象。由于近些年汽车专业发展迅速,导致汽车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一些学校不得不通过招聘非汽车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后,再担任汽车专业的教师,这样培训出来的专业教师汽车专业理论基础不扎实,又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在实施专业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学生难住老师的局面。同时,汽车教研组教师内部分工不清,每个教师基本上什么专业课都能上,但什么专业课都上不“精”上不“好”,没有确定每位教师的专门化教学方向。教师去企业实践机制也不够成熟,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没有具体任务和考核标准,不能真正做到一人一岗,参与企业生产环节。

3.汽修专业教材建设落后

教材教学内容滞后的现象严重,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教材中体现不够,不能贴近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的实际需要。虽然我校编写了部分“校本教材”,但编写者都是没有在工厂实际经验,与就业岗位的要求仍相距较大。

二、提升汽修专业教学的实践性的对策

1.建設和完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

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类企业,构建工作任务驱动型课程体系,协调好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文化基础课的安排要考虑两个目标,第一就是要做到职业教育的够用原则,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能牵强的将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面向中职学生讲授,更多地保证专业课、实习实训课时数。

2.细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对于汽车行业后市场而言,汽车行业提供的工种非常多,有“汽车机电维修工”、“汽车钣金工”、“汽车油漆工”、“汽车销售人员”、“汽车售后接待人员”等等。因此,作为中职学校,可以尝试将“大而笼统”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细化,依据企业岗位实际,将汽修专业细化为若干个子专业,设置专门化方向,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主攻一个子专业方向。例如,有些学生对汽车油漆喷涂兴趣较浓,可以专门进行汽车涂装方面课程的学习和实习实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而专,另一方面也分流了各实习实训设备的学生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性动手机会。

3.转变教学模式

汽修专业关键是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因此把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结合生产实际的认知与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传统说教模式注重教师教学的主体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思考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是非常不利的。

4.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各个知识点分解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主体,倡导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教师的作用是向导和顾问。引导学生查询资料,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实践能力,为以后的自我学习成长打下基础。通过让学生实践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等方式对于提升汽修专业实践性也是非常有利的。

5.校企合作编写新的专业教材

根据企业工作岗位任务的具体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深度、广度进行适当调整,编写理实一体化和项目任务驱动型教学校本教材。

6.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

一个学校要培养好的学生,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好的老师,名师出高徒。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弱对于学生能否提高实践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校应该鼓励教师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修、科研、技能大赛活动、企业实践锻炼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引进企业专家、技术能手,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逐步形成以名师为龙头、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实现教师下企业实践,全面提高技能水平,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7.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在汽修专业现有实习实训设施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应该多与汽修企业深入合作,可以通过引企进校等方式,提高学生实习实训的条件。在确保学校、企业双赢为首要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向企业方面政策性倾斜,为学生实训实习创造优越的生产性环境,为教师专业技能提高提供一个好的平台,为学校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

8.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保证专业课程教学与实施的关键,也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专业性、科学性、教学性目标。

一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由于实训基地建设投入资金较大,不能一步到位的购置专业所需设备,因此,在初步规划专业实训基地时要把教学性目标放在第一位,在设备、工具的台套数上尽量满足教学要求。

二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通过校企合作,由企业提供实训场地与设备,以及聘请企业的兼职实训教师。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在于,一要实现教学现场就是生产现场,保证生产型实训的真实性;二要体现企业兼职教师的行业先进性,能够将行业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等内容在课程中讲授。

9.改革针对学生的考核方法

当前我们针对学生的考核方法还是停留在“纸质试卷”的形式上,教师通过批改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试卷的形式来评判学生学习的好坏和能力的高低。但这样做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汽修专业课不同于文化课,更多需要学生掌握的是技能。因此,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围绕着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建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实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加强整个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考核,建立新的学习成绩评估体系。如对学生学习态度、团队精神、操作规范程度进行考评,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考评。

按照国家“职业就业准入制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职业准入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把职业准入资格考证,作为学生成绩的考核标准,增强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结束语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专业技能性较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非常高。作为学校和教师,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克服各种客观困难,多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创造各种实践学习的机会,真正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

参考文献:

[1]姚远.如何提升中职汽修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4,(17):58endprint

猜你喜欢

汽修实践技能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论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
广州地区汽修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