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口语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2017-11-07马米奇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师范生小学教育教学模式

【摘 要】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应用新人才培养理念下,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口语课程作为培养具备一定师范素养和教学技能的合格一线小学教师的重要课程之一,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在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口语课程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模式更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等几个方面试论该类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以期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求新的突破。

【关键词】小学教育;师范生;口语课程;教学模式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应用型大学发展转型势在必行。应用型师范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教育一线及其它行业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口语水平是小学教育专业師范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能力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其就业能力、教学能力等各个方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口语课程应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应用”二字。

一、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口语课程的意义

师范生口语类课程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和教学等工作中口语应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一般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及教育教学口语训练三部分组成,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以训练为主的特点。

小学教师面对的是6至12岁期间的儿童,他们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小学教师的口语能力不仅仅是教学媒介,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更是教育的内容,对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生有耳濡目染的重要影响。

因此,不论是从大的教育理念出发,还是基于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口语能力培养都应被重视,口语类课程也应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二、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口语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1.课程目标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更有针对性

针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及需要,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口语课程的目标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则应更具专业特点。例如:

(1)由于小学教师的口语能力不仅仅是教学媒介,更是教育的内容。加之小学教育专业大部分毕业生都会把小学语文教师作为主要的就业方向,教育部及国家语委要求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口语课程的目标设置上,应对学生普通话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2)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教给小学生拼音的规范写法、发音、拼读规律等。一些语言习得能力较弱的小学生仅仅通过教师示范和模仿难以做到准确发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语音学理论知识。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口语课程目标设置中,应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韵、调理论,特别是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理论应用,能够在具体的教学中指导小学生的识字学习。

(3)基于小学教师的特点,在一般口语训练加入讲故事,在教育教学口语训练中加入范读等与小学教师职业紧密相关的口语形式进行教学。

2.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1)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此类课程的目标是要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口语水平,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监督和点评的作用,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应该留给学生去进行练习和展示。

(2)创新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性质及学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课堂训练——课外学习——考核与展示”的教学模式。

首先,由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学生打好理论基础。例如在声母正音部分,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声母的相关知识以及各个声母的方音部位、发音方法等;或是例如在导入语部分,教师先向学生说明导入语的一般特点以及设计导入语应注意的原则等。

其次,理论讲授过程中或者是完毕后,由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示范。例如在声韵调正音联系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字、词、段的朗读,给学生以正确的发音示范;或是例如在教育教学口语部分的讲授语讲解中,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讲授语的设计方法时,应多结合一些具体案例,可以是好的案例供学生借鉴,也可以是不好的案例让学生发现问题,给学生更明确的示范。

再次,示范结束后,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堂训练任务,以小组合作形式来完成。例如在普通话训练部分,每个小组由一名普通话测试分数最高的同学担任组长,组内均匀分布各分数段的学生,由组长带领小组组员完成教师布置的朗读任务。组长和普通话语音条件较好地同学帮助其他同学发现语音问题并进行纠正。如果需要帮助,则求助教师由教师亲自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告知其他学生纠正发音的方法。或是例如在一般口语训练的演讲部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让所有学生都上台展示。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以小组形式交流演讲稿,并在组内进行演讲展示。再由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到课堂上进行比赛,小组代表的最终成绩即为小组成绩。再例如教育教学口语训练部分,教师在讲授和示范评价语的相关内容后,给学生出示情景练习的案例。由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情景模拟训练,组内互相评价并综合意见后,在全班范围内分享。这样的小组训练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互相监督、合作、帮助和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标。

另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监督与指导。语言能力的提升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的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辅之以大量的课外练习,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监督和指导,除了常规的给小组布置任务,由组长牵头带领组员进行训练并在课堂进行展示以检验课外学习成果的传统形式外,还可以利用各类网络信息平台,例如泛雅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公共博客等,使学生在平台学习进行签到打卡、自主学习、交流心得、寻求帮助等,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些信息平台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最后,改革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大多是以试卷的形式来呈现,但是教师口语课程以提高学生口语水平为教学目标,最终是落脚到学生的技能掌握,因此,试卷考核的形式并不适合此类课程。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口语类课程应该以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为主,考试时间不在每学期末,而是在每一个部分的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起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诊断学生现存问题的效果。具体方式例如:①普通话训练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准备一定的考试材料,可以由单字、词或者是一篇短文构成,由学生对老师一对一进行朗读,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打分,并且判断学生语音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及给予学生之后的学习建议;②一般口语训练部分,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比赛来进行考核,比如朗诵会、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在考核的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展示和锻炼自我的平台;③教育教学口语训练部分,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考核,这也是教师招聘面试中的常考题。即由教师提前准备好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特点作出相应的语言反应,以测试学生的口语能力及应变能力。学生的最终成绩由三个部分的形成性考核及学生的平时表现构成,使评价能够真正达到诊断、调节和激励的作用。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师范生口语课程是在領会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技能,因而在课程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非常合适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利用幻灯、投影、视频等来呈现内容,例如在朗读训练、演讲训练中可以通过网络呈现大量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感受优秀作品的特点,从模仿开始训练,逐渐找到自己的风格;例如在教育教学口语训练中,可以利用课程库资源呈现小学教育名师课堂实录视频,让学生感受名师的语言魅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微格教室、录播教室等先进的教师实训设备,让学生进行微课训练及展示,从而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的目的。在课外学习中,也可以利用现在丰富多彩的信息平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比如说建立一个课程微信公众号,发布训练任务及要求,学生完成学习后签到打卡,并能够留言反馈交流等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更加生动,使教学更加高效。

总之,口语能力是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必备技能之一,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着重强调师范生素养的培养,强调“应用”二字。希望小教专业师范生口语类课程教学模式在不断地探索与改革实现新的突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学生的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

马米奇(1991.5~),女,云南开远人,玉溪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语言艺术等。

猜你喜欢

师范生小学教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