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方法的指导

2017-11-07朱洪霞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文字课文阅读教学

朱洪霞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关注预设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从关注“教”转变成关注“学”, 将“教堂”变成“学堂”;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些阐述都在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个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在主体的阅读活动中,发挥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方法。阅读课上如果没有学生的理解品味赏析,就没有真正的阅读。也只有在学生积极的自主阅读和探究中,学生才会建构起有效的知识、能力体系,基于此,我开始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这种兼“感性体验”、“静心思考”及“自主表达”于一体的阅读方式,具有较高的整合度,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完整的生命,凸现生命的律动,张扬生命的个性,铸造完善的人格,做到“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的完美统一,它是一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教师要把学生的读书批注当作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因此,将批注式阅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新课标的需要,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的需要。

一、示范引领,激发兴趣

为了在班里开展好批注式阅读,首先,我向学生推荐经典批注作品中的片段进行赏析,引领学生了解批注阅读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其次,教师要做到示范引领。把自己对课文及课外读物的解读批注展示给学生看。跟学生交流和讲解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讲授怎样把这些收获和感受,用哪些方法,怎样批注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激发起学生“我也来给文章作批注”的兴趣和愿望。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在分析文章过程中,我与学生就重点段展开了交流讨论,我利用实物投影仪向学生展示了老师的批注,并适时把学生的精彩发言,用精炼的词语标注在旁边,向学生实际演示如何批注。在我的示范下,学生对批注的方法有了实际的感受后,我又让学生在课常七,对文章的另一个重点段自行批注,学生批注时,我进行巡视、指导。学生批注完后,我挑出做得比较好的,利用实物投影仪向全班进行展示,让学牛点评,补充,我及时评价。这种互动式的批注活动,激发起了学生的批注热情。

二、具体指导,得法课内

教师要利用阅读教学课,不断地向学生渗透和讲解批注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和掌握。我向学生教授具体的批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符号批注

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首先要明确批注符号的作用。在批注时,全班可以共同商讨,用统一的符号在字、词、旬、段上圈点、勾画,帮助阅读。每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要明确、固定,前后保持一致,不随便更换,便于交流。比如

○:圈出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

( ):标出课文需要掌握的新词。(包括:生字组成的词;词语盘点中出现的词;自己很欣赏或不了解的词等。)

①②③……(序号):标在每一自然段前。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标在每一段(或层)末尾。

~~(曲线):划在文章优美语句下面。

△△(著重号):标在句子关键词下面。

===(双横线):划在文章关键句子(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词语或句子末尾。

2.用文字批注

文字批注主要类型有:评文字、释意思、析含义、议内容、谈感想、存疑问、类举补充、评写作方法和特色、表观点等。通过具体课例的学习,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训练,先重点掌握三种文字类型(评文字、评写法、存疑问)的批注。文字批注一般写在课文句段对应的页眉页脚页侧。学习文字批注可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前预习——简单文字的批注。批注的内容:疏通文字,初见梗概,发现疑问,提出问题。

第二阶段:课中讲读——启发性批注。

(1)专题批注: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批注,在阅读过程中实施。批注的内容:在老师引导下对重点句的赏析,以及老师和其他同学讲述的要点、言简意赅的评语等。

(2)释疑批注:在阅读过程或练习中实施。批注的内容:解答疑问,学习心得,理解要点。

第三阶段:课后拓展——延伸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作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

3.展开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类似时,往往会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我们在读文时,文章的内容、情感、道理经常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们经常能联想到与课文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因此,在指导学生批注式阅读时,我经常启发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批注。

三、注重课外延伸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批注式阅读不仅适用于课堂学习,更适用于课外阅读。我班的学生家庭情况不是很好,很多家长不能经常给学生购买课外书。为了解决学生没书可看的问题,我班定期两周举办一次“漂书”活动。即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减轻家长的购书压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互相借鉴批注方法和感悟。同时我们利用这个活动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及批注的感受,逐步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用“~~~”划住,同时细心品味,用一个或几个词或一句话及时记录下自己感受。只有这样的品词析句,才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语感,提高遣词造句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批注式阅读教学方式,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更加关照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理解能力、个人经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大力倡导批注式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批注式阅读能力的方法指导,我只是做了些初步的探索,要想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去实现教学目标,这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去发现去积累。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字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