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11-07卢贵子
卢贵子
【摘 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预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的含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接着从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坚持“贴近学生”的原则,为其学习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求,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为他们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通过预科这种特殊教育措施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顺利的走入高等学府,等于说是为少数民族考生在通往高等院校的路上架起了一座桥梁,属于民族政策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少数民族预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为和谐校园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是经济高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个体开始注重自我价值思想的呈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1.1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纲要》为民族高等教育制定了目标和方向,把预科学生培养成民族地区建设的合格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是高校的特殊群体,跟普通学生比,或许他们的成长环境更为复杂,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具备普遍性。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之前那些没有机会去发表见解和看法的预科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庞大,一些不健康及歪曲事實的信息影响了部分预科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深入了解预科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引导他们正确的看待网络信息,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1.2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针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民族团结教育,能够引导预科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团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和谐校园是民族团结的主题之一,也是高校学生需要关注的问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是高校学生的一部分,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来说,在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坚持“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少数民族之间也不可分离”的原则,引导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明白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我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各个民族的特长和优势都是独一无二的,建设和谐校园是赋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神圣的使命。
2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措施
2.1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要跟国家的稳定、民族团结的教育主题和时代精神相符。通过细致的观察,明确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不同,了解每个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建立特色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都会对本民族的认同感比较强,民族自豪感也是与生俱来。要结合这个实际对其进行民族团结知识教育,把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等知识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引导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与宗教观,为民族团结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预科学生实际状况开设相应的民族理论课程,定期进行形势与政策方面的知识讲座,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积极参与进去,通过互相交流实现共同进步,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其民族责任心。
2.2坚持“贴近学生”的原则,为其学习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很多都是能歌善舞,喜欢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寓教于乐的方式更能被他们接受和认可。由于大家都有共同的学习目标,都在异乡求学,甚至有的学生是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当节假日或者民族节庆日到来的时候会有思乡之情。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体现对这些学生的人文关怀,可以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重要节庆日,像羌历年或者藏历年等举行主题活动,要求内容丰富,形式也要多样化。除了思想政治教师,还可以让班主任、辅导员以及领导等都参与进来。深入到学生的宿舍中与民族预科学生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个别学生的思想沟通中,发挥思想政治教师以及班主任等的思想教育优势,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养成集体观念,感受学校集体生活的温暖,进而减少思想问题。
2.3立足现实需求,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作为祖国民族事业未来建设者的中流砥柱,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要具备坚定的人生信念,这需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为基础,同样这也是他们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必须素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现实性要求作为立足点,将利益的观点与之强化,才能有奋发成才的动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主动地去了解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创造一个友好、和谐的教育氛围。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开展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活动,加大引导力度,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定期与其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明确未来目标和发展方向。要把心理疏导跟信息堵截结合在一起,让教育人员跟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最好,实现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流。让学生重视自己的思想问题,能够把培养积极健康的思想当作一种自觉意识。
2.4充分利用新媒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也要随着发生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备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让自身信息的传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为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做准备。比如,可以针对不同的民族建立不同的微信公众号,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关注本民族的公众号并进行互动,从新媒体传播的复杂的信息中找出有用资源,明白当前预科学生关注的信息方向,针对当前的民族焦点问题,结合其兴趣爱好选择有效的信息进行讨论,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信息需求。再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发起社团活动、团体旅游活动,建立相应的少数民族交流社团,让他们找出跟自己爱好兴趣相同的团体,来分享彼此的爱好与情绪,在相互交流中感受思想观点的碰撞,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把定期为预科学生推送一些民族团结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来给学生宣传一些辨别信息的常识,还可以建立相应的班级微信公众号,通过朋友圈分享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些手段达到引导与教育的目的。
3结论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点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结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实际,以民族特性作为出发点,探索出有效的工作方式,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开创新形势下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郑文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
[2]温志波,段荣.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思[J].中国电力教育,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