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管理中心理效应的应用
2017-11-07郭守锋
郭守锋
学校是有班级组成,班级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体的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班主任起早贪黑,对学生苦口婆心的规劝着,可是效果不是很明显,班上的很多事情做的都不尽人意。也有些班主任你觉得他基本上对班上的事情不怎么操心,但是他班级的工作样样都做到了前面。这个现象说明班主任工作不僅是体力劳动,更需要管理方面的知识。应用而生,越来越多的心理知识被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就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一、奖惩效应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开化。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在实行奖罚的时候,要做到公平、公正。以前常听孩子们在背后悄悄地议论说某某老师看面子,成绩好的同学犯了错,轻描淡写的批评一下,成绩不好的同学犯了错大骂特骂;某某同学的爸爸是领导,他表现不好也当班长等等。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应该知道每个班级总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所以我在接班的第一天就告诉学生,不管你过去表现怎样,不管你父母是谁,你在我的班级里都是我的学生,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不仅这样说了,同时也这样做了,才能在学生中间建立威信。
二、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
每个班上都有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比如不交作业的,刚开始时也许只有一个,如果你对这种现象不制止,过一段时间后这种现象就比较普遍了。你问为什么不交作业,他给你的答复是,别人都没有交,我也就没交。这种效应在意志比较薄弱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法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让自制力强的学生与弱的做朋友。
三、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我所在的学校是普通中学,大部分学生的意志力都是比较薄弱的。你说他不喜欢学习,在某段时间内他确实在努力,但是不能坚持。一直这样反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磨练。帮助每个学生建立能够实现的目标,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实现了这个目标后,他们会在目标实现的激励下积极的实现下一个阶段的目标。逐步推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四、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
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道考试成绩后,老师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这名老师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自己的形象。作为班主任始终的注意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后进生感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每个班上也许都会有一个“屡教不改”的学生,对于他说理、教育、督促甚至严厉的批评都是家常便饭。也许你在哪天看到他突然变好了,请你不要立即否定他,他也许是因你的某句话,也许是因身边的某件事引起了他的共鸣。他变好的信念如同刚发芽的幼苗,需要班主任的呵护,需要同学的认可。如果这时,你还以原来的印象去对待他,他也许一生都不会再在意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彻底变成的社会的负担。这不是我们作为教育着希望看到。
五、情绪效应
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现在的商店、宾馆的服务员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
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自己工作不顺利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能注意调整,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认为这是为他好,从而能虚心地接受我们的批评。管理是双向的师生之间的矛盾对立在很大程度是因为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的相互不理解造成的。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我放平心态始终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学生并和他们交往。因为学生毕竟是孩子。虽然你具备了对他们的爱心但板着脸去教育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爱从而不敢接近你、信任你。“宁可好心,不给好脸”的教育方法已不适应现代的班级管理。作为班主任整天板着面孔、表情淡漠非常严肃。时间一长学生便敬而远之。师生关系逐渐疏远最终导致班主任耳目失聪对班级情况难于洞察工作不能深入展开造成对班级逐步失控适得其反。
六、南风效应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柔,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关心爱护学生是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职业道德体现也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只有对学生感情深,工作才能细,方法才能对,管理才会有效。爱心对于班主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这样你的好的建议学生才能接纳,你的管理才会有效果。否则,就算你说的对,学生他不认可,反而与你对着来,会对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生的引路人。班级管理是一项漫长又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班主任的任劳任怨,还需要班主任的管理策略。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策略中已经取得的明显效果,让我们更加努力的去运用这一好的管理策略,使班级管理工作做的更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