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引导学生会问的探究
2017-11-07叶州
叶州
【摘 要】在生活中,问题一直存在,只是缺少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同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要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学生会问题、善于提问。只有引导学生会问,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会问
0引言
伟人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会问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这一环节,不注重引导学生提问,不仅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同时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会问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
1小学语文课堂引导学生会问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会问是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长期以来,学生不能仅仅围绕学科内容提出实质性的问题,学生的提问技巧比较笨拙,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束缚,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让学生会问,可以更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1]。
2小学语文课堂引导学生会问的策略
2.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会问,关键得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上一直是以老师为主,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在这种教学结构下,学生的提问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而要想让学生会问,就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2]。如,学习课文《白杨》中,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再带着问题去通读课文,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课文学习过程中,由于问题是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的一些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再次通读课文,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2.2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让学生会问的先决条件就是学生具备良好的提问意识。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提问意识,他们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质疑,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中,要想引导学生会提问,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上,要多与学生互动提问,鼓励学生多提问,喷到自己不同的地方要提出来,要敢于质疑[3]。如,在学习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时,针对课文题目《卖火柴的小女孩》,我问学生“文章为什么叫卖火柴的小女孩?”然而让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后,我又提问“小女孩为什么要买卖火柴?”“她为什么要在大年夜的晚上去卖火柴?”。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阅读完课文后,学生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人们为什么无视小女孩的死?”文章为什么不叫《卖火柴的小男孩》?……针对学生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去正确思考,让学生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2.3创设轻松的环境
创设轻松的环境是引导学生会问的保障。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一直要求学生保持绝对的安静,不能随便的出声,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不敢提问,害怕提问会受到老师的责骂,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构建轻松的环境,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更好地释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大胆提问、敢于提问[4]。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的自己的言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主动与老师互动、提问。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大胆提问,要让学生不要有心理负担。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提问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实现高效教学。另外,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爱上教师,从而爱上教师的所带的课,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
3结语
綜上,小学语文课堂引导学生会问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不够重视提问的培养,学生大多是处于被动提问的状态,很显然,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因此,要想以引导学生会问,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加强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多提问、会提问、敢提问,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凤琴.小学语文课堂引导学生“会问”的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7,(09):18.
[2]李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7,(01):63-64.
[3]郁秀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会问”的能力[J].现代教学,2017,(09):24.
[4]冯丽侠.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新课程(上),2015,(05):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