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场所灭火救援探究

2017-11-07李敦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30期
关键词:消防安全预防措施

李敦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火灾的发生率也在逐年提升。火灾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火灾救援工作的重视。导致火灾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的火灾对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巨大,已经成为了当前消防部门关注的重要方面。在各行各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化工产品的使用。由于大部分的化工产品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所以存放化工產品的场所就成为了火灾高危场所。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高危场所的主要特点以及实际危害,进一步提出了当前对这些高危场所灭火救援所采取的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危场所;消防安全;易燃易爆危险品;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0-0180-02

引言

火灾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最为频繁、损害最大的一种灾害类型。每年因为火灾所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事故数不胜数。火灾的起因很大一部分是环境因素,如果场所中存放的可燃物、易燃物越多,那么该场所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就越大,发生火灾后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也就更加显著。特别是近代以来,石油化工产品等易燃、易爆物质的大规模生产与应用,更是给火灾的发生创造条件。化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化工产品在我国拥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发、医疗卫生、民生保障等方面都大量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存在。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许多场所都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如果这些场所管理不够完善,导致火灾发生,不但会威胁到周围人群的幸福生活和人身财产安全,还会造成社会动荡,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高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火灾救援水平就成为当前消防机关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1 高危场所火灾的主要特性和危害分析

第一,由于高危场所中经常会存有易燃易爆的物品,一旦外部条件合适可能就会出现火灾或者是爆炸。一旦出现爆炸势必会对周围的建筑以及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也给灭火救援工作造成困难。

第二,有很多高危场所本身就属于危险品生产单位,厂区内存在很多的机械设备,如果发生火灾,外部空气的热量会使得机械设备内部发生膨胀,继而使设备内部的压力升高,一旦超过设备本身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就会导致设备出现爆炸,这就会使火灾情况更加复杂,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有些高危场所虽然为了能够应对小型火灾而配备了灭火器,但是灭火器本身就属于一种压力容器,一旦遇到大型火灾,可能会产生爆裂,进一步增加火势。

第三,由于高危场所的结构都比较复杂,有些甚至会设置一些比较隐蔽的空间,一旦发生火灾,这些隐蔽空间会给救援工作造成困难,同时如果在隐蔽空间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第四,在火灾中这些易燃易爆物品虽然会消耗一些,但是也可能存在没有燃尽或者没有发生爆炸的物品,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导致二次爆炸或火灾,给救援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第五,有些存放化学物品的高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势必会造成爆炸,对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不利于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

第六,在灭火救援工作之后,如果处理不好善后工作,有可能再次引发火灾,特别是那些存在隐蔽空间的高危场所有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第七,有些高危场所占地面积比较大, 而且内部环境相对比较复杂,救援人员对整个场所内的情况并不熟悉,就很难对局势有清晰的把握,这就可能造成救援工作混乱,难以实现第一时间控制火情,给消防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第八,通常来说,消防人员对整个高危场所的建筑物情况并不是很熟悉,在哪个位置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也并不清楚,这就影响到救援工作的全面统筹,甚至导致救援工作的误判断,使消防人员陷入到非常危险的境地。据统计,造成消防设备以及消防人员损失的一个原因就是对灭火救援区域不了解导致的决策失误。

第九,由于不同的环境和起火原因所采取的灭火措施是不同的,所以消防人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火灾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为科学的、最具针对性的灭火设备和措施,这样才能够使灭火效果达到标准,避免火灾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和经济损失。

第十,有些化学物品一旦爆炸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所以针对这类的高危场所,救援人员应该配备好个人防护设备,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吸入有毒物质,导致身体受到损害。

第十一,除了二次爆炸、二次火灾等情况外,化学物品所释放出的有毒物质也是二次伤害的一种,所以救援人员在处理这类火灾时选择更加合适的消防设备和措施。此外,有些有毒物质呈现出气体状态,一旦扩散,就会对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会污染周边的环境。

2 高危场所火灾的救援方法

在考虑到这些高危场所的具体特性以及发生火灾后的危害程度,应该采取先控制后灭火的原则来开展具体的救援工作。在部署具体的救援工作时应该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来实现最少的灭火投入。在火灾发生后,一定要最快速度的控制火情,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以及建筑物的损坏。由于高危场所中通常都会有很多的易燃易爆物品,所以作为消防人员应该对这些易燃易爆物品进行控制,避免火势进一步扩大。

2.1 首先控制爆炸

相比火灾来说,爆炸的危害程度更大。而高危场所中经常会存放一些易燃易爆的物品,所以在发现火情时第一时间应该控制爆炸的发生。对可能存在爆炸危险的物品进行集中射流冷却,避免爆炸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爆炸,那么就要采取措施来避免连锁爆炸的发生,集中人员和设备的力量,全力以赴的控制好连锁爆炸。在灭火救援的同时一旦任何措施都无法控制火情,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果断撤离。如果爆炸点比较分散,那么应该采取小分队的形式,控制住每一个爆炸点,在中间点设置固定水枪,实现每个点的集中控制。由于爆炸通常都是一瞬间发生的,所以应该果断出击,抓住最有利的战机,利用爆炸的间隙,控制好易燃易爆物品。作为指挥员应该统筹全局,对火情进行全面掌握,尽量减少伤亡。endprint

2.2 控制燃烧面积

在对火情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选择重点保护的部位进行控制工作。为了减少对周边的影响,灭火救援人员应该控制燃烧电机,一旦发现小口径水枪的救援效果不理想,应该及时更换大口径水枪,同时注重射流的控制效果。此外,还应该不断增加对重点保护部位的控制力量,采取高效的射流形式,通过对局部的控制来实现控制全局。

2.3 控制燃烧强度

大部分的高位场所都具有很好的内外区域。如果发生的火灾的火势没有阶段性的变化,即使灭火力量不足,也不会使得燃烧面积进一步扩大,但是一旦燃烧的强度变大,那么势必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这时消防人员会使用灭火剂进行灭火。受到风向和风力的影响,外部火灾通常会以上风向为主。如果是室内火灾通常会采取破拆的方式来找到最佳的水枪进攻点。内部火灾灭火救援工作会受到高温的影响,所以需要对顶棚采取破拆措施,达到有效排烟排热的效果。如果是发生液体火灾,通常采取提高或者降低液位的方式,降低燃烧的强度,继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2.4 要把控制复燃、复爆贯穿于灭火行动的全过程

一旦高危场所发生火灾,除了就做好灭火救援工作外,还应该控制好复燃、复爆工作,并把这项工作贯穿于整个灭火工作全过程。虽然火情被控制住了,但是一旦发生复燃、复爆情况,那么势必会造成二次伤害,主要的处理方法就是加大对火灾中容易引起二次火灾或爆炸的物品或设备进行冷却,直到降到常温为止,并地液体流淌区进行泡沫覆盖,直到液体流淌到油水分离池为止。消防人员应该认真检查每个泄漏点,并实施致漏措施,避免可燃气体、液体渗出。对建筑物进行通风,使可燃气体和蒸汽能够及时驱散,同时确定该区域内没有能够造成爆炸的可能,等到安全后再撤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比其他場所来说,高危场所的灭火救援难度更大,火灾现场情况更加复杂,在灭火的同时更要注意是否存在爆炸的可能,危险性极高。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高危场所灭火救援工作,消防部门应该提高救援队伍的管理水平,同时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一旦发生火灾,一方面能够尽快地控制住火势,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保证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韩钧.大连7-16油库火灾事故教训及防范[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2,1.

[2]薛福连.化工企业着火爆炸危险区的潜在隐患及对策[J].安全技术,2008(17).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防安全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构筑火灾“防控网”
浅析高职院校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一户一表”改造给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
浅谈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