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探讨

2017-11-07杨俊捷

成才之路 2017年30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生活化

杨俊捷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和生活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可以把握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利用“生活化”的教学任务,通过合理的“生活化”考评机制,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获得真实的合作体验感受,让生活化的元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0-0088-02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利用生活元素,帮助学生提升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反哺到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是值得深思的话题。下面,本文就教师在日常“生活化”教育教学工作中着手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任务,和谐共振学生心理需求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之间的关联着手。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生活中增长阅历,多了解学生所关注、熟识、喜欢的话题,善于挖掘一些在教学中有价值的生活资源,创设能与学生的生活、心理需求产生和谐共振的任务,帮助学生在任务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授“视频的编辑”中层的应用时,很多学生都是似懂非懂的状态,他们不会思考素材之间的联系及利用层去凸显素材的特性。其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例子可以用来解释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或浏览一些含有“画中画”“屏中屏”的电视机视频广告。视频画面中电视机大小、厚薄等特性的对比,可以很好地解读视频编辑中层的概念,并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层在视频中的妙用,达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因身处熟悉和喜欢的任务环境中,能够独立静心思考,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逐步形成了课堂“生活化”活动的良性循环。

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构筑课堂与生活的学习共同体

在实际生活中,人类社会中的每项伟大奇迹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来完成。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宽松交流的环境,释放他们的话语权,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听闻他人的意见,切入主题去思考,渴望解决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增进他们的凝聚力,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合作精神延伸到生活学习中,能够自发地组建或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比如,教材中“视频的编辑”一节的实践学习中所给的素材不够丰富,教师一般会自定实践主题交代给学生去完成。但往往事与愿违,每次到课前教师收集他们的资料时,学生总会说“时间太短了,我还有一堆的作业要做”“工程大啊!我一个人哪能搞定”“我手上沒摄像机,拍不了视频”等原因。如果教师自己去搜集素材,这样有悖于本意,学生会缺少获取素材的过程中的实践感悟。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切身感悟视频制作的完整过程,避免学生在收集素材中过于劳心劳力,教师会提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组队完成,以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学生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会由于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各不相同,需要集体研讨制订计划,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配任务,但务必要让组内成员人人有事做,避免相互依赖之心。这种方式可以让各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感受和体验生活,认识自身在小组中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带着自身感悟参与到课堂讨论和评价中。

三、建立生活化的考评机制,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

评价的目的是要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以便改进今后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评价方式必须生活化。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堂中的任务实践,积极提倡过程性评价,不以学习结果定胜败,多关心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目标,以“生活化”的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体味探究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努力。比如,评价表中的问题可以变成“你觉得今天的视频主题对你有吸引力吗”“你获取视频和图片时遇到哪些困难”“视频编辑时你觉得多加点特效好吗”“你制作的视频感觉不错,谈谈你的亮点,与大学分享”等。在评价的内容上要贴近学生的心理感受,不要让学生被评价的分数蒙住双眼。教师要以“生活”的眼光去设定生活化的考评机制,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生活的气息,在评价中感受到能力的提升,通过不同角度、方式将评价机制多元结合,以“评”监“学”,以“评”促“学,不断鼓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使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形式将生活中蕴含的资源与教材内的知识整合起来,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并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感悟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管理、交流以及评价,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兆华.例谈创设教学情境,使信息技术教学回归生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2).

[2]任明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