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2017-11-07辛芳
辛芳
【摘 要】随着高校的发展,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日渐增多。在就业过程中造成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由此所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调试,以促成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就业。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调试;应对策略
大学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毕业生找工作的压力日渐增大。巨大的竞争压力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逐渐增多。社会求职岗位对“三流”的有色认识,导致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更大。研究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心理成因、心理调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加快建设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体系。
一、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
(一)认知维度
独立学院的学生目标远大,定位较高,对自身认识存在偏差。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需要及自身擅长方向认识不明确,进而不能正确评估自己,造成就业预期跟自己想象不符,产生强大的心理落差。
独立学院学生对社会的期望值过高,面对困难时容易导致挫败感。大多数的招聘单位对独立学院普遍存在审视和歧视,导致学生就业限制大,就业范围窄。
(二)情绪和动机维度
独立学院学生学费在1.5万~2万之间,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优越,抗压能力弱。毕业时面对论文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易产生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自卑、抑郁等)。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学生的面试表现,增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在就业动机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就业动机不足或者动机单一。因其家庭经济因素影响,学生普遍还沉溺于无压力的状态中,对求职和面试不屑一顾,自我清高。此类学生家长也不着急,也不催促儿女尝试找工作。部分学生找工作的动机单一,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不正之风盛行。他们迷恋高薪工作,忽略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性需要。还有部分学生求职心理急躁,没有深思熟虑就和用人单位签约,而后发现工作并不适合自己,只能违约另找,导致就业成本提高。
(三)能力和人格维度
就业能力是成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因素的集合,包括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应聘能力等。就业中要具备两种应聘能力,一是获取和鉴别就业信息的能力,二是准备和通过面试的能力。
各大高校都会举办各类招聘会,学生可以通过投递简历方式投递岗位。近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类求职网站层出不穷。但是国内互联网就业市场的机制不规范,加大毕业生甄别求职信息真伪的难度。面试是找到工作最关键的一步,提前要做好功课。如服装、简历、应聘单位的企业文化、单位规模等。独立学院学生个性高、心气高,准备不足,易产生挫败感。
独立学院学生有其独特人格特点。一是依赖性强,自律性差。独立学院学生的录取分数低,学习基础薄弱,自制力差;二是逆反心理强烈。家庭条件的普遍优越性使得万事以自己为中心,在求职中也是我行我素,不擅长总结。三是偏执心理严重,追求高水平就业岗位,追求专业对口岗位。学生找工作要切实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好高骛远。四是嫉妒现象严重。大多数学生见到找工作比较理想的同学不是去请教、去学习,而更多地是感到心里不平衡,甚至是激愤和恐慌。
(四)意志维度
就业是从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独立学院学生实现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部分学生从小养尊处优,遇到困难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宁愿啥事不干,也不主动出击找工作。另有部分学生存有侥幸心理,夸大自己的能力,捏造简历信息,面试时表现与实际信息不符导致落选。大部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差,几次求职失败后就否定自己,不能找出问题调整心态,易产生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
(五)价值观维度
独立学院学生存在严重的矛盾心理,既想找到工作展示自己的能力,又惧怕竞争和失败;既想自己打拼,摆脱家长束缚,又依赖家长,缺乏自立精神;既想有后续保障稳定的工作,又想要节奏快有变化的工作。
二、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的调试
适当的心理调试可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独立学院学生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就可以客观的分析自身现实和就业现实,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合理的就业观。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是大学生科学就业规划,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及合理的建议来帮助大学毕业生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加强心理调试教育,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迎接这一人生重大抉择。
独立学院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要正确做好身份地位的转换,有就业的心理准备,由一个在校大学生变为一个社会求职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地迈出人生这一步。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的能力,分析自身优缺点,实事求是地对自己进行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扬长避短,才可能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学生们要增强自信,克服自卑。自信应当成为大学生取得就业成功的动力。学生们不要一味地以稳定为标准,要有创新的就业精神;树立竞争意识,养成良好心态;还要做好需要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准备,坚持先就業、后择业、努力创业的精神,勇于面对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充分获悉国家颁布实施的就业政策,清楚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合理安排自身职业规划。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竞争中发展,优胜劣汰是市场的法则。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学会自我心理疏导,敢于面对失败,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及时调整目标,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要不断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学生们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勇于创新、敢于竞争、合理分析职业利弊、直面挫折困难,才能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好工作,在就业的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力争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对于现在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社会也应该提供鼎力支持。首先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对完善的就业环境,并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加快建立起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学校也可以提前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展就业辅导,让他们先从理论上了解就业,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就不会在面对新的就业情况下不知所措。
三、结论
总之,就业是独立学院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与重要的一步,更是他们融入社会的关键阶段,学生工作问题解决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完成时代的要求,做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各方共同配合,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再加上社会关注,学校重视,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就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竞争进取、立大志、展伟业,为国家振兴与社会进步贡献青春与智慧,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申倩倩.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5).
[2]金怡,姚本先.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3]陶荣兄.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J].学术纵横.2009(4).
[4]秦文佳.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角色与调整[J].就业指导.20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