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真的没那么好中
2017-11-07刘绍义
刘绍义
小时候,无论是听战鼓书还是听大戏,抑或是听老年人讲故事,只要一说到赶考的落难公子,一准就能中上状元。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状元真的没有那么易得,不仅如此,有人还一波三折,差点与状元擦肩而过,有的则失之交臂。
下面说说状元王以衔的故事。
自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在这些状元名录中,有一个叫王以衔的人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在浙江湖州的状元名录里,也有一个名叫王以衔的人。起初笔者以为是两个人,重名而已,没想到他们都是乾隆六十年(1795)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二品礼部右侍郎。原来他们就是一个人,王以衔祖籍安徽休宁合阳(今属安徽黄山市屯溪区),参加考试时,他已经是浙江归安(今湖州)人了。
如果仅仅是这些,王以衔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奇就奇在王以衔是复试出来的状元,因为他和他的哥哥,不但让当年的主考官窦光鼎一波三折,降职复职,连乾隆皇帝都给惊动了,好在上天有眼,最后的状元还是落在了王家,只是不是哥哥王以铻了,变成了弟弟王以衔。
原来,王以铻、王以衔兄弟二人都参加了乾隆乙卯年(1795)的“高考”,考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哥哥王以铻得了第一名(会元),弟弟王以衔荣居第二。“兄弟联名高第”的消息,让当时的学界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是“怪事”,于是“群议哗然”。素与主考官不和的和珅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连忙向乾隆汇报说:“窦光鼎长期担任浙江学政,出于一己‘私利,或是为了显示其政绩,或是收受了王氏兄弟的巨额贿赂,因此向他们泄露了试题。因为在王氏兄弟二人的试卷中,都有‘王道本乎人情一语。”
乾隆听了也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于是换掉主考官重新进行复试。复试官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同时担任“读卷官”的和珅對此仍不放心,复试之日,他派了许多卫士“环列讥察”,严防纪晓岚从中作弊。
就在复试的同时,原来第一名的王以铻被以试卷“疵累甚多”为由,将其置于榜末,并取消了殿试资格,只能默默地成为和珅和窦光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这里不能不说说原来的主考官窦光鼎了。窦光鼎是山东诸城人,乾隆七年(1742)的进士。此人脾气耿直,办事认真,长期在王氏兄弟的第二故乡浙江为官,主要担任浙江学政,主管教育考试事宜。因为他曾经揭发过和珅在浙江的爪牙富勒浑、陈祖辉、王亶望等人的贪墨罪行,故被和珅一直视为眼中钉,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对和珅来说,这就是上天赐给他的一次机会。
复试结束后,考官们把已经排过名次的前十名交给皇帝圈阅。大家拆视弥封,一看一甲一名,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个状元就是原来的第二名王以衔,由于原来第一名的哥哥王以铻被取消了殿试资格,第二名王以衔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状元,成了第一名。这说明主考官窦光鼎等人根本没有弄虚作假,没有作弊。
看到如此结果,和珅也惊得目瞪口呆。许久,才想起向乾隆上奏:“此次阅卷诸臣,皆秉公认真,亦无私弊。如有失当,何妨易置。”咽不下这口气的和珅,此时还没忘记让皇帝换下状元这个人。
乾隆看着和珅和众人说:“若次则彼之兄弟联名。或出偶然,科第高下,殆有命焉,非人意所能测也,何必易置。且既拆弥封而再易置,则转不公矣。”于是“胪唱之日,舆论翕然,盖以二王素著才名也”。
值得庆贺的是,35岁中状元的王以衔成了翰林院修撰,他的哥哥王以铻因为学识渊博,经史根底深厚,后来也进了翰林院。 兄弟二人既为王家光耀了门庭,也让他们的家乡浙江湖州和他们的祖籍安徽休宁骄傲不已。
最后再说说与状元失之交臂的赵翼和因此而受益的状元王杰。
赵翼,对,就是那个清代的文学家、史学家赵翼。而那一年的主考官,正是他的顶头上司,军机大臣刘统勋(清代书法家刘墉之父)和刘纶。按说,一个单位的,又是自己的部下,不说关照,起码弄个公道,怎么还怕人家考好呢?原来,这个赵翼,虽然经过了六次恩科会试,前五次都失败了,但他的才能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为了自己的前途,已经担任内阁中书、军机处章京的赵翼必须混个学历,不然,要想再进取,真是难上加难了。
既然是这样,已经被乾隆任命为殿试读卷大臣的刘统勋和刘纶,更要高抬贵手,但他俩咋不但不法外开恩,还横加干涉,极力压制呢?这与上年庚辰会试状元毕沅、榜眼诸重光有关,他们俩原来也是在军机处任职,第一第二名都是主考官的部下,外界能没闲言碎语吗?如果今年的状元再出在军机处,那唾沫星子不把刘统勋和刘纶淹死才怪。这就是他俩不想让赵翼位列前十名,甚至不想让赵翼考上的主要原因。
可是赵翼也不傻,为了躲过这一劫,不但把自己写文章的方式改变了,连自己的书法也完全摒弃了平时的书体,由刘墉的“石庵体”换成了欧阳询的“率更体”。这一点,赵翼在自己的《檐曝杂记》中说得非常清楚:“余初入京时,曾客公(文正公,刘统勋)第,爱其公子石庵书法,每仿之。及直军机,余以起草多不楷书,偶楷书即用石庵体,而不知余另有率更体一种也。”正因为如此,二刘在200余份试卷中,读到一份非常好的文章,反复检查了其文风和字迹,认为不是赵翼所写,才决定置于第一。他们哪里会想到,赵翼早已做了手脚,躲过了二刘的两双鹰眼,依然脱颖而出。
本来,这个事情应该就这样结束了,也该赵翼背运,等到读卷大臣将考试结果上呈给乾隆时,乾隆看到名列第三的,是一个叫王杰的陕西考生时,就问读卷大臣:“本朝陕西曾有状元否?”大家都说没有,于是乾隆命令将王杰的卷子与赵翼的卷子互易,这样,王杰就成了状元,赵翼就成了第三名。这一点,我们从赵翼后来的感叹中,也能看得出来:“惺园(王杰)由此邀宸眷,翔步直上,而余仅至监司,此固命也。”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尽管乾隆也屡言此事,多次表示对赵翼有亏欠之意,并说出一些对赵翼勉励的话,但赵翼的仕途始终没有王杰顺当。同样活了80多岁的王杰一生清廉,深得乾隆、嘉庆两朝皇帝的信任,几乎把清代所有的高官都做遍了,他还曾经与和珅同列军机,多次当面指责和珅滥权枉法,被《清史稿》本卷记之。嘉庆还曾为他御制诗章二首,其中“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是对大臣极高的赞誉。
赵翼虽然学术上硕果累累,但官场上确实难以与王杰相比。别的不说,就拿《清史稿》来说吧,上面记录王杰的比比皆是,而记录赵翼的仅有数行,这就是官大与官小的差异。所以,赵翼晚年归隐林泉时,仍然对此事耿耿于怀,“此固福薄量小,无远到之器,亦以在任数年,经历事端,自知吏才不如人,恐致陨越,则负恩转甚。是以戢影林下,不敢希荣进也”。这也算是赵翼对自己最大的安慰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