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中教师引导用语探析

2017-11-07罗平冠

科教导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

罗平冠

摘 要 声乐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和相对漫长的过程,教师的引导用语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科学发声技巧的重要渠道,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正确的声音概念的形成。当前一些声乐教学用语让一些教师和学生陷入了种种误区,希望本文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引导用语 打开放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9.037

Analysis of Teacher's Guide Language in Vocal Music Teaching

LUO Pingguan

(College of Music,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56)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is an extremely complex and relatively long process,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language students scientific vocal skills in the classroom,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teaching effect, directly affects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correct voice concept. At present, some vocal music teaching language has put som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to various misunderstandings, hoping that this article can bring them some help.

Keywords vocal music teaching; guide language; open relax

声乐是运用艺术化的语言与科学化的发声器官相结合,塑造出鲜明生动、悦耳动听的听觉形象——歌声,借以表达情感并进行二度创作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声乐教学有其特殊性和抽象性,需要学习者和教师在较为漫长的过程中共同努力、共同探讨。如何引导学生科学规范地发声演唱,教师的教学用语极为重要,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用语很多,不同的教师又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给学生学习声乐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和困惑。笔者就声乐教学中教师引导用语谈点体会,希望能给学习声乐的学生和青年声乐教师一些借鉴和启发。

声乐教学中有其极具学科特点的教学用语,能较快地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科学发声状态,达到教学效果。在这些生理式、比喻式、心理暗示性的教学语言中,有的甚至看起来是辩证、相互矛盾和不解的教学用语,有时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依据教师用语的引导,产生心理暗示,调节机体运动,调整共鸣器官的空间,更容易掌握科学的协调的发声技术。

在声乐教学中“打开”一词是我们教师经常用到的,也是众所周知的。在训练歌唱状态“打开”这一教学环节上,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怎样“打开”,如何“打开”,为何“打开”。切不可让学生在“打开”的这一歌唱状态下出现错误的感性认知,一旦养成不正确的歌唱习惯,将会出现严重的教学失误,一旦形成错误的肌肉记忆,将很难调整过来。那么如何“打开”喉咙呢?教师可以运用心理暗示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比如“吸气时喉咙凉”、“打哈欠”、“竖着唱”、“喉头下放”、“下巴不要前伸”等等十分感性的教学用语。这些教学用语在教学的启发性原则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由于声乐教学的特殊性和抽象性而产生的比较特殊的教学引导用语,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调整学生的歌唱状态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再谈谈在歌唱训练中为何要“打开”喉咙。“打开”不是目的,是为了获得协调的腔体、协调的肌肉群,最终获得良好的、松弛的、美妙的、高质量的、有表现力的共鸣。从很多文献中我们都可以查阅到,“打开喉咙”是美声唱法所追求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共鸣、高度致遠性和具有柔美圆润音色的人声所必须达到的一种歌唱技巧。“打开喉咙”这一歌唱技巧应运用于歌唱过程,在发声的任何阶段和音区都必须打开喉咙,以便获得良好的呼吸支持、腔体共鸣,从而唱出完美的、有表现力的歌声。当然,喉咙打开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合理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审美和经验,结合学生体会进一步地加以判断和调整。切忌让喉咙肌肉开得过大,那样将会导致喉部肌肉过于紧张,不利于获得好的共鸣,也不利于学生歌唱的持久性训练。笔者认为喉咙应该是适度打开。总之,任何歌唱技术都是遵循人的生理规律的,不可违背,否则将会走入歌唱发声的歧途。

我们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有时甚至是矛盾的、辩证的语言。所谓“不管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能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做出有效的、正确的调整,教师的教学用语就是准确的,就是成功的。比如当学生在演唱时喉咙过于撑开,导致喉部肌肉紧张,声音停留在喉部,音色暗淡无色彩,为了调整其不正确的歌唱状态,使其摆脱喉部的紧张,我们经常使用的教学用语是“白着唱出来,白着说出来”。这是一种非常规的教学引导用语,但是教学效果很好,很直接,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积极转化为歌唱发声心理暗示,从而获得较为轻松的、有穿透力的歌声,进一步解放了喉咙。“白着唱”这一声乐教学用语稍显“极端”。因为我们在歌唱教学中是忌讳白着唱的,我们在评价一个学生唱得不太理想、有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你唱得太白了”。但是我们为什么又要用“白着唱”这一教学用语来引导学生调整其歌唱状态呢?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因为学生在歌唱中存在着上述问题,教师根据自己的审美和教学经验所采用的教学用语。如若学生存在唱得太白的发声问题,教师就应该使用“竖着唱”、“在腔体里唱”等教学用语,从而引导学生获得轻松美妙且有丰富共鸣的声音。这就是声乐教学中最难的地方,这是真正的因材施教,甚至于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需要用两种截然相反的引导用语来调整学生的歌唱状态。这就需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声音辨别能力。所以,有的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很迷茫困惑:这段时间老师要我“竖着唱”、“在腔体里唱”,过一段时间老师又要我“白着唱”。学生将会不知所措,教师此时就必须及时向学生解惑答疑了,告诉学生为什么需要用两个完全对立的引导用语来指导其演唱。要学生明白声乐中的教学用语不是一成不变,是需要根据当时的歌唱状态以及歌唱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的,教学用语和歌唱技巧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合理的、轻松美妙的歌声,更好地去表现作品,从而表达我们的情感。endprint

“放松着唱”、“自然地说”也是我们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引导用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出现身体的紧张和声音的僵硬,这种情况下我们都会使用“放松着唱”、“自然地说”等引导用语来帮助学生调整其歌唱发声状态。但究竟应该如何放松唱、自然说呢?这是值得我们探讨商榷的。我们这里所要求的放松与自然,是与我们生活中的放松和自然有着本质区别的,歌唱中所要求的“放松”是相对的、是辩证的,是要求身体上的协调和喉部肌肉群的放松;是为了获得更好、更轻松、更丰富共鸣的放松;是抬头挺胸,肩膀放松;是热情似火,面部放松;是在一个正确歌唱状态下的协调放松。如果是没有前提的放松与自然,真像说话那样,便无法称之为歌唱了,那我们歌唱训练就毫无意义了,我们所要追求的应是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下仍然要保持说话一样的朴实自然,这样才能使得我们所演唱的作品和整体的表演与听众的审美产生共鸣,从而使其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放松唱、自然说”的引导用语时,必须让学生对演唱中的放松、自然这个概念有着准确的认知,绝对不是我们生活中的松垮,应是表面的自然与放松,内在的发声机体强烈的协调工作和精神意志的高度控制;应是喉部肌肉的放松,而不是状态的放松,要追求演唱声音的放松,需要更积极的状态,需要调动身体的每个细胞进行歌唱。否则有些学生混淆了歌唱中“放松、自然”的概念和含义,完全松垮了就失去了歌唱的意义了。放松和自然其实就是解决心理紧张的问题,在演唱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都同样在积极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始终都支配着歌唱技术以及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心理上的紧张将会造成身体和声音上的紧张,教师运用“放松、自然”的引导用语是完全正确的,是可行的。还有一种是发声技术的不成熟所导致的身体和声音的紧张,教师运用“放松、自然”的引导用语,教学效果不太显著,这就需要教师凭借教学经验,更深入地分析学生在演唱时所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更精准地解决这一矛盾。声乐教学中“放松着唱、自然地说”是相对的,是我们在歌唱中所追求的,但歌唱不仅仅是表面的自然与放松,要想获得松弛的声音,不能仅仅依靠身体上的放松,而要辅以充分的,行之有效的,立竿见影的解释来引导启发学生。歌唱中的放松与自然是歌唱技术协调配合的结果,来自积极有效的、合理的发声器官协调运动,来自共鸣器官和积极的气息运动,绝对不是身体的松垮就能得到的理想的声音。歌唱的过程就是合理运动的过程,哪些部位需要运动,哪些部位需要减负,这是声乐教师必须向学生仔细分析和确切指出的关键问题。

声乐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对学生在科学发声技巧上的训练和调整,使其声音达到轻松、美好、动听。围绕着这个目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使用大量的、有效的、辩证的教学引导用语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我们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且接受它们,当然对其中一些无法达到训练目的,甚至混淆正确的声音概念,影响声音训练效果的教学引导用語,必须进行正确的科学论证,并将其淘汰。endprint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初探
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关于审美教育的渗透
声乐教学略见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声乐教学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