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等
2017-11-07龚欣煜等
龚欣煜等
距离 龚欣煜
以“同绘长江画轴”为主题,自拟题目,或描述武汉两江四岸的风貌变迁,或描绘心中最美的长江人文与景观,或书写在江滩留下的难忘回忆,或展望长江画轴的未来及期许等。散文、诗歌、纪实文学均可。
透过我家的窗户,便能看到郁郁葱葱、夏红秋绿的新江滩。恍惚间,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涌上心头……
在我的记忆里,以前的江滩是荒芜的土路。邻家的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经常牵着我的小手,笑眯眯地带着我去江滩上溜达。布满杂草的江滩上总有一条条游人踩出来的小径,颇有野趣。江滩上也有商贩经营的小型游乐设施,播放着吸引小孩子的音乐。那时的我性格像男孩子,央求大人带我玩射击游戏,游戏机往往会传出“10环,你真棒”的声音,让我很激动!经营游戏设施的老板还拿出一个小盒子,让我挑选奖品,直到现在,我还保存着一些小奖品。
那时的江岸边,总摆着几把乘凉的竹椅,老人们躺在上面聊天儿,家长里短、地理人文,无话不谈。我经常蹲在他们身边听他们聊,老人们不但不赶我走,还会多带一把扇子给我,因为江边蚊子多,我们周围总会飘荡着一股传统花露水味儿。
记忆中的江滩是热闹的、悠闲的,传递着浓浓的亲情,是一种久远的、令人魂牵梦萦的感觉。
整修江滩一直是武汉人心中的梦,如今,新江滩一段一段修起来了,拥有最美丽的景观设计和最现代的休闲设施。这里,种植着一排排的新树苗。白天,阳光普照;晚上,万点灯火。一路走来,江水温柔地拍打着长堤,昆虫们在草丛里快乐地鸣唱,就像是走在田野乡间。微风轻拂江面,夹杂着草香和花香,幽幽的,沁人心脾。崭新的塑胶跑道上总有很多锻炼身体的市民。江滩上还提供免费Wi-Fi,游人走累了可以坐在路旁的长椅上上网冲浪,在习习江风中遍览天下大事小情,很是惬意!
新江滩固然美丽时尚,但跟小时候相比,我去的次数屈指可数。这里早已物是人非:小商贩不再随处可见;老人们拉家常的欢笑声也消散在夏日的夜空中;原始淳朴的野趣看不到了;市井烟火气也渐渐消失在旧时光里;曾经的人和景已成为过往……
许多年前,谁曾想过出门可以坐车、坐地铁、坐船、坐飞机?谁曾想过只需一部智能手机,每天的新闻瞬间传递;谁曾想过人们之间的联系也从漫长遥远的书信发展到如今传输只需几秒钟的短信和视频……
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是否还能像从前那样慢下来,慢下来,静静欣赏、品味变化中的美丽风景?一切美好事物总会有逝去的那一天,又会有新鲜的事物来代替。“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的是这个道理吧?
繁复绚丽的新江滩取代了古朴荒芜的旧江滩,风景在变;以前的风筝,现在还在天上飞吧?载着儿时的回忆,就让它继续翱翔,萦绕我心……
一切都在改变,初心却不曾变化。这改变或许让我感叹、让我迷茫,不着急,慢下脚步,缩短距离,用一份热爱一切美好的淡定去面对未知的改变吧。
这是个变化的世界,如何对待“变”,是我们应该面对的课题。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欣喜,自然也让人迷茫,作为江边长大的孩子,亲历着江滩的改变,这种“怀旧”与“感新”的碰撞是自然真切、触动心灵的。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对此变化并未只停留在“物是人非”的感慨上,而是深入思考,面对变化做出了乐观积极的回应,给予了富有哲理的回答。有此觉悟,是可喜可贺的成长。
(赵燕)
江畔青山 邱子奕
自小,临江居住。
白天,江滩溢满神秘,充盈着乐趣。于我而言,那似乎是睁开眼,撒开四肢,疯玩一整天都不尽兴的好地方。
有草,有虫,更有水。
夜间,江滩岸边。杂草、野花,黄的、青的。一片片、一丛丛,亦稀亦疏,散布江滩各处。
有了草,少不了那踩出来的小路。纵横交错毫无章法,土壤间还有裸露的碎石。
有草的地方,自然少不了伏在草间的各种叫不出名的虫儿。它们四处藏匿,长长短短,高高低低,片片群群,似乎用着最大的气力鸣叫。暑热难耐,泡在江水里,耳边传来鼓鸣般的声音;北风萧瑟,在长堤上奔跑,虫鸣声已无影无踪。
江面永远银光闪烁,朦胧得像仙境。坐在堤上,我们顺手拾起小石子在水面上激起一连串的水花,霞光万道,江面似铺满碎银。
印象里的青山江畔,接地气,自然。
虽比不上武昌、汉口的江滩那种“高大上”的感觉,却给人一种质朴真实、自然温馨的美感,让人心情放松!
夕阳西下,站在江边,张开双臂,右手边就是天兴洲大桥,左手边是二七长江大桥。这片天地好像都是我的,都被我搂在怀里,一切都很美好。
江,美好的江,也知道我美好的夢——只希望,这一切别离去。
从我家客厅的窗外望去,远处,那“一条线”——隐约的江就在那儿。
神秘又充满乐趣的江滩,有草、有虫、有水、有童年的记忆、有美好时光的印证。
又是一年春草绿,百里江汉径自芳菲。
这江畔,成了一个供游人休闲娱乐的地儿。
没有了之前的虫鸣草野,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草皮,一行行的绿树。
没有了以前布着碎石子儿的泥泞小路。取而代之的是方砖小道和柏油马路。
与武昌汉口江滩的影子重叠了不少。
景色明明很美,却夹杂着城市特有的生疏与不和。
一路风景,却入不了眼,勾不起一丝回忆。
这还是那神秘又充满乐趣的地方吗?有草?有虫?有水?童年的记忆?有美好时光的印证?
从家里客厅的窗户望去,那如线般的江,只剩下一小段,被新建的江景房挡住了。
江滩的变迁,在大多数人眼里已盼望已久,却出乎我的意料。它失去了熟悉的自然的感觉,没多大意思。
但是,立于青山江滩,看滔滔江水滚滚向前,心中仍思绪飘扬,激情盈怀。endprint
“美妙的江滩似巨琴。长江做琴弦,汉水当琴弓,大桥林立定音色,游人渡船是音符。”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长江与人,情之深意之切。山水风景,流水细淌;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它坚持不懈,历经许许多多曲曲折折而初心不改;有毅力有恒心,向着目标奋勇不息。
“无论风云怎么变幻莫测
你总是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无论道路多么艰难险阻
你总是奔向那辽阔的海洋……”
青山的江畔,给予江边人的,是骨子里褪不掉洗不净的坚持。
它依旧是一个神秘又充满乐趣的地方,还长着草、鸣着虫,尽管有所改变,那不变的依旧还是江啊!
传承千千万万年,历经各地各区。
长江,依旧没变!变的只是单纯的风景!
长江,超越时空的纽带,寄托着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
长江,不仅孕育着生命,而且赋予了生命美的遐想。
也许,因为时代发展,一些风景会随之改变,但,不要不悦,可能变化的只是它的外表,它的精神气质依旧传承不息。
我的长江 周思敏
很小的时候,父亲带我来过江滩,在模糊的记忆中,那天天气不太好,眼前的江滩上到处都是杂草和烂泥。父亲轻轻地抱起我,放眼望去,江面宽大得令我吃惊。水面漾起阵阵波浪,还发出哗哗的声响。
父亲对我说:“这是长江,要记住啊,长——江——”我也乖巧地跟着念:“长——江——”从那时起,“长江”这两个字便在我的内心深处扎下了根。
父亲叹了口气说:“这不应该只是一条江啊。”他目光坚定地望着远处的江水,而我在一旁听得迷迷糊糊。
父亲是地道的武汉人。尽管我爷爷奶奶在父亲小时候便领着他走过很多地方,欣赏过很多美丽的山川,可父亲依然眷恋脚下的土地。
最喜欢听父亲跟我讲武汉,特别是长江。父亲说,长江是武汉的根,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武汉人;无论在农业还是工业方面,长江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他常说,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长江可算是武汉人的母亲河。
我家的背后就是长江,尽管那时的江滩荒凉萧瑟,但依然很吸引我。一有时间,我就跑到江滩上玩。各种风筝在江滩上空飘荡,彩色的、闪着亮光的,就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江滩上欢声笑语,微风裹挟着江水的味道,不像海风那样咸腥,而是特别清新的味道,是只有生活在长江边上的人才能闻到的味道。
几年过去了,父亲和我又来到江滩上。他说:“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带你来这儿吗?”他又望向远方,在远远的江面上,长江大桥像一条巨龙横卧两岸,桥上车来车往,畅通无阻。桥上灯光闪烁,倒映在水中,格外美丽。
江滩变了,花草树木规划得整齐漂亮,可有一样东西没变,那就是微风裹挟着江水的味道,那种淡淡的、带点儿腥味的江风。
这次,父亲没有再叹气,只是自言自语:“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嗯,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我也在心里说。
那天,我们在江堤上站了很久,陶醉在这片熟悉的江水中。微风拂过江面,又吹到我们的脸上,吹到我们心里。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我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父亲已年过花甲,在武汉安享晚年。我读书工作,辗转在很多城市问,但心中总是牵挂着那片江滩。
我成了一位作家,最终还是回到武汉,因为一本书我被人们熟知,书名叫《忆江》。人们打开这本书就会看到这样一段话:“这本书,献给我的父亲,也献给那些千千万万生活在武汉的人。这里,不仅有武汉人的回忆,也有武汉的明天……”
我带着女儿来到江滩,就是我小时候和父亲来过的江滩,江水依旧,改变的是这座城市。武汉经济实力雄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夜幕降临,远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映得江面五光十色、绚丽多姿。各种船只来来往往,有的古色古香,有的时尚豪华,令人目不暇接。
我的眼眶湿润了,抱起身旁的小女儿,指着江面说:“这是长江,记住啊,长——江——”
面对熟悉的长江,我再也忍不住了,晶莹的泪珠从脸颊上滑过……
千年前,诗人在古老的长江边惜别友人:
孤帆碧空尽,长江天际流。
千年后,伟人又在同一地点指点江山:
起宏图,变通途,世界殊。
于是,今天的我,站在长江边沉思:
长江,你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爷爷说,他小时候的长江,
是一片美得凄凉的江。
他牵着太爷爷的手,
迎着风站在泥土裸露的大堤上:
无边的江面,
渔火点点,随波荡漾,
摇曳在漆黑的夜中。
太爷爷指着前方,
看,那是鹦鹉洲!
那暗黑的夜,如墨迹遮山。
长江如画,刚描出框架。
爸爸说,他年轻时候的长江,
是一片残阳如血般美丽的长江。
夕阳宛如一轮红月,
与长江大桥紧紧相伴。
正在水泥大堤玩耍的孩子们嚷道:
看,客船!
几艘客船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航行,
那闪闪的波光,瞬间照亮人们的眼睛,
更照亮了人们的心。
长江如画,正绘出细节。
长大了,在绿阴环绕的大堤上,
我也在看长江。
我眼中的长江,
是一片生机盎然、日新月异的长江。
江南江北,高樓耸立;
堤上堤下,游人如织。
长江,一幅美丽的画 雷阳
巨轮驰过,留下数条白色的浪。
飞扬的笑声,也在江面上回荡。
长江如画,终于泼上鲜艳的色彩。
哦,我明白了,
长江,不就是一幅画吗!
一幅历经沧桑的画。
千万年沉淀积累,数代人勾勒描绘。
于是,笔酣墨饱,我在江边呐喊:
长江,你是一幅美丽的画!
教师点评
长江两岸的变化日新月异,如何对待
“变”,引发了龚欣煜同学的思考。作为江边长大的孩子,这种“怀旧”与“感新”的碰撞自然真切、触动心灵。小作者并未停留在感慨“物是人非”的变化上,而是给予了乐观积极、富有哲理的回答。
邱子奕同学则用诗一般的语言将今日的长江美景与儿时的记忆对比,尽管有怅然,却从“变”中看到了“不变”,字里行间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自豪。
家乡记忆需要世代传承。周思敏同学穿越时空,巧妙构思,通过几代人与长江牵扯不断的记忆,将武汉人对家乡刻骨铭心的情感展现出来,即使时空阻隔也无法忘记。
雷阳同学干脆用诗歌抒发对长江的赞美与敬仰。长江从历史深处走来,一代代家乡人在长江哺育下成长,贡献了青春。最后一句使情感达到高潮,不仅是小作者对长江的由衷赞美和祝福,更是对家乡未来的庄严承诺。
(赵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