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导读
2017-11-07
《经济学家》2017年9月9日号刷脸时代,真的到来
仔细想想,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指纹识别似乎才刚刚普及,虹膜认证也好像多出现在科幻电影中。今天,面部识别竟然就要大规模实现了,真有点令人难以置信。这一期的《经济学家》杂志对此安排了专题系列报道,本文就发表在苹果公司产品发布会举行的前夕。紧接着,苹果正式发布了iPhoneX,它的面部扫描解锁功能一下子就引爆了社交媒体。可以说,苹果最新手机的发布,标志着面部识别技术即将步入主流商业市场。
俗话说,相由心生,千人千面。对人类来说,脸部已经进化成为一种代表身份、具有重要社会功能的生物特征。我们见过一个人数面甚至匆匆一面,下次再见到也能准确识别出来,几乎不会出错。我们看脸识人,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沟通,这是人类独有的天赋。这个能力看似简单,可对机器来说,一直以来是个难题。它的初步实现,背后依托的是近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
刷脸进行身份验证,继而解锁手机,这只是面部识别技术最基本的应用。现在,机器还可以通过分析一个人面部特征的模式来发现关于这个人的许多隐含信息,例如,一个人的种族,智力水平,性取向,甚至包括是否带有某种遗传病的基因。不过,这些信息往往属于个人隐私,使用它们会有泄露风险,处理不当还会带来偏见和歧视的伦理问题,因此,面部识别系统的应用需要政府的监管和相关法律的跟进。总之,我们乐见技术进步,但也不希望有一天,人人都像明星那样戴着口罩和墨镜出门。
《快公司》网站2017年9月7日
教育改革,不忘初心
每年一到新学期开学这段时间,教育总会成为美国媒体的热门话题。就好像时装那样,社会对教育问题的讨论也是周而复始的。这篇文章改写自作者Cathy N.Davidson的一本新书,书名可以翻译为《新教育》。本文的核心论点是,“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更好的分数或一纸文凭,应该是为学生今后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成功发展尽可能做最好的准备。”
今天,我們还在不时争论和纠结着,上课用板书还是幻灯,学生上课能不能带电脑和手机,远程教育、网络公开课行不行,诸如此类。本文指出,面对新技术,有恐慌或有迷信是人性使然,我们需要跳出这个偏见和陷阱。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是中性的,它不是万灵药更不是毒药,所以,恐惧症或痴迷症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把关注焦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上。本文特别指出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和MIT媒体实验室联合创始人Seymour Papert提出的所谓“建构学习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的社会性互动式的学习,他主张学生通过建构过程即提出问题、定义问题、探索、实验、失败、分析失败、再次尝试来学习,而教育的任务就是提供“孕育发明创造的各种条件”。本文认为,学生主动式的学习效果最好,这似乎是常识,但我们往往对其视而不见。不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是在教学形式上花工夫,是舍本逐末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太重要了,教育改革无论如何做,都必须时刻牢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过程为焦点,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上课不听讲玩手机,这不是手机的错,更不应一股脑地归咎于学生。
《连线》2017年9月号
后现代的95后
这篇文章很短,但却富含信息量,且透露出一些重要的社会发展趋势。新的一代已经成长为市场营销人员的重点研究对象,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所反映出的时代精神,对商业乃至文化的走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美国,他们被称为Z世代,在中国,他们被称为95后。
Z世代有何特点?市场营销公司FutureCast是这么说的,他们把自己的身份看作是一个经过策划的作品。而要改变它,只需简单操作手机,把素材上传到社交媒体即可。本文还列举了Z世代的一些具体特征,比如,他们利用社交媒体获取信息但并不深度参与,他们习惯在不同屏幕间自由切换,他们喜欢网红而不是传统的明星,他们喜欢玩视频,他们时刻挂在社交媒体上,他们在社交媒体上保留最多赞的自拍照。
95后是互联网的原生代,差不多是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相伴长大的一代,中美皆然,因此,中美的95后似乎也有着类似的代际特征。可以说,95后是后现代的一代,他们的内在人格充满着狡黠和自恋的实用主义,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年轻的周星驰电影中的人物,《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九品芝麻官》里的包龙星,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解构聪明而犀利。不过,这样做的缺点是,将自我建立在虚拟的拼贴当中,一旦盲目攀比,虚构过度,没有了底线,就会事与愿违,陷入空虚和焦虑。因此,他们往往需要从古典主义的信仰中去寻找力量。
《哈佛商业评论》207年9/10月号
快乐工作不是梦
工作就是工作,哪有不苦不累的呢?快乐工作,这是痴人说梦吧。那么,今天是什么原因让职场人士难以快乐呢?这篇《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就探讨了所谓工作的“快乐陷阱”以及如何跳出它们。本文提到,有许多研究显示,美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员工厌倦工作,参与度低,有破罐子破摔的倾向。这是企业的一个常见病,但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指出,有三个常见的观念和工作方式阻碍我们从工作中获取满足感和成功。第一,是野心陷阱,即员工不惜一切代价达成个人野心;第二,是“理应”陷阱,即员工只顾按章办事,没有自己的判断;第三,是加班陷阱,即员工陷入工作成瘾的恶性循环。表面上,这种强调个人奋斗的工作态度似乎是积极而有成效的,但若长此以往走向极端则是对员工个人和企业都是十分有害的。对此,作者提出了三条有针对性的策略,即在日常活动中主动寻找意义和目标、为自己和他人树立希望、在工作中建立友谊。
所以,快乐工作与如何看待工作和如何管理自我有关,与是做CEO还是做保洁员无关。另外,员工的个人工作态度也会受到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的影响。在美国特别是硅谷的企业中流行练习冥想,管理者希望借此提高员工的情商,包括自我察觉和自我控制,让员工得以从工作的意义、希望和友情中找到快乐。而国内有些企业,主张所谓的“狼性”文化,它鼓励通过竞争来提升业绩,可正如本文所说,一旦走偏极易对员工造成心理伤害。
(本栏目撰稿刘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