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亚人救世军”扰乱缅甸局势
2017-11-07葛红亮
葛红亮
缅甸国内的族群矛盾问题逐渐升级为恐怖主义,昂山素季政府的态度又引发国际舆论关注,“归化”政策成为政府的救命稻草。
罗兴亚人问题在缅甸若开邦由来已久,不仅根深蒂固,而且近些年来对缅甸的影响及对国际社会的“冲击”也是日渐巨大。在刚刚过去的八月末,随着“罗兴亚救世军”在地区发动新一轮恐怖袭击,若开邦再次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目前,局势依旧在持续发酵,若开邦部分地区依旧笼罩在恐怖袭击的阴影之中,而大量罗兴亚人则再度被迫选择逃离与非法越境至孟加拉国。然而,数万人的逃生之路不仅漫漫,而且艰难险阻。这表明,“罗兴亚人救世军”的行为实际上未能拯救罗兴亚人,而罗兴亚人的悲剧依旧在反复上演。
“罗兴亚人救世军”名为救市实为恐怖主义
此次发动恐怖主义袭击行动实际上是“罗兴亚人救世军”为数不多的“亮相”,上一次广泛引起外界关注的一次亮相则是2016年10月。彼时,该组织在若开邦北部的孟都地区对当地的缅甸边境检查站发动了袭击,造成9名军官和4名士兵死亡。这次行动不仅引发当地局势不安,而且就此开启了缅甸军方在孟都的“反恐”大幕。
在根源上,如今若开地区局势的紧张和罗兴亚人问题的持续发酵及部分罗兴亚人希望以极端方式来实现诉求有着密切的关系。罗兴亚人问题在根由上由若开佛教徒和信奉伊斯兰教的罗兴亚人之间的长期族群矛盾所致,如今同时也呈现为缅甸政府对待罗兴亚人的态度及看法与罗兴亚人之间存在着的分歧。
不仅如此,难以获取公民身份及其由此引申出来的罗兴亚人难民问题日渐发展为该问题的突出表现,也使这一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在罗兴亚人内部,有持有温和看法,也有采取极端举措的。持有极端思想的一些罗兴亚人一部分参与了和若开佛教徒之间的族群暴力事件,而另外一部分及和来自缅甸以外的极端分子则采取了组建恐怖主义组织和采取恐怖主义行动来达成诉求。“罗兴亚人救世军”正是这样一群极端分子组成的恐怖主义组织。
从近期该组织的行动来看,它不仅针对缅甸军警和政府,而且也针对普通百姓。根据缅甸政府的说法,8月25日至9月5日,“罗兴亚救世军”发动的袭击共造成13名军警、两名政府职员、21名平民死亡,另有22人受伤,而59个村庄被纵火,超过6800座房屋被烧毁。可见,“罗兴亚救世军”的做法与恐怖组织无异。
鉴于此,“罗兴亚人救世军”实际上是打着“救世”旗号的恐怖主义组织,它的恐怖主义行动不但决定它注定失败的前途,而且根本上也救不了罗兴亚人。相反,它引发了若开地区高度紧张,进一步恶化了罗兴亚人的生存条件及诱发新一轮罗兴亚难民潮。
进退两难的缅甸政府
自昂山素季领衔的民盟政府执政以来,她与西方舆论在罗兴亚人问题上的间隙日趋增大。在西方舆论及部分罗兴亚人看来,昂山素季身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理应为处在若开邦的罗兴亚人改善处境甚至解决公民权利问题。不过,外界忽视了一点,由于缅甸军方的影响力依旧牢固,由军政府时代承继下来的不承认罗兴亚人的态度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而透过缅甸政治、社会与宗教层面来看,这种政治正确可谓根深蒂固。
一来,缅甸的转型与开放虽然在推进,但目前来看,军方依旧在缅甸政治框架中保持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而鉴于此,由他们自缅甸独立以来设立的不承认罗兴亚人传统也就始终主导着缅甸政府与军方的态度。
特别是根据缅甸现行公民法,罗兴亚人根本未能得到承认,并不在列缅甸135个少数民族。在这一政治正确传统下,缅甸军方对“大权”的持续把控使昂山素季政府不得不在既有的传统下发表看法与行事。
二来,这也深刻主导着缅甸社会主流民意。缅甸的罗兴亚人,人数超过100万,多数居住在若开邦且居住了数代。然而,在缅甸主流民意看来,他们仍然是外来人,因为他们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也不同。
所以,在缅甸,罗兴亚人被称为“宾格利人”,即来自孟加拉的非法外乡人,既无名也无分。因而,在90%人口为佛教徒的缅甸社会中,昂山素季不得不考虑现实的民意,否则民盟难以維持其在国内的广泛支持。
虽然为难,但昂山素季也并非毫无作为。民盟政府一方面积极表态支持缅甸军警在若开邦地区展开针对罗兴亚极端组织——“罗兴亚救世军”的清剿行动,以期稳定若开邦局势;另一方面,则希望根据现有公民法来进行公民身份验证。
依靠“归化”来解决矛盾
罗兴亚难民问题对昂山素季来说至今仍是一个烫手山芋,而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领导人,她深知自己能够在这一问题上做什么。如今,西方及部分穆斯林的声音将指责的矛盾指向昂山素季实际上对她来说并不公正,缅甸的内政及现有的社会、宗教民意与该问题的历史,西方舆论未必了解,而单纯以西方人权的角度来看待罗兴亚人问题不但不能对症下药,反而可能引致罗兴亚人极端暴力思想的滋长及“罗兴亚人救世军”这类恐怖主义组织的发展。显然,这对解决问题无益,却会滋生若开局势暴乱、边境不安与难民潮等一系列难题。
鉴于此,罗兴亚人问题解决唯有依赖于“归化”与发展来实现。根据耶鲁大学法学院国际人权中心2015年报告,缅甸1948年的国籍法曾界定哪些族群可获公民身分,但罗兴亚人不包括在内。不过好在,国籍法规定,若有家人在缅甸居留至少二代,就可以申请身分证。依据这项条款,罗兴亚人起初能获得身份证明,乃至取得公民身份。
根据相关资料,在缅甸独立以来,还有几位罗兴亚人进入国会担任职务。根据缅甸1982年颁布的《缅甸公民法》,罗兴亚人被划成孟加拉人,在缅甸属于非法移民。而根据1982年新国籍法,罗兴亚人实际上变成无国籍。在现行法律中,缅甸政府规定了三种公民身份,“公民”“准公民”和“归化公民”。不过,这需要提供多项条件:一,必须证明家人在1948年前定居缅甸;二,能流利使用缅甸民族语言;三,品德优良等。鉴于此,在缅甸现行发展阶段,及受缅甸“大缅族主义”的影响,接受公民身份验证卡及成为“归化公民”或许是罗兴亚人问题得以解决的唯一路径。
当然,这或许还面临不少困难,例如“归化公民”被限制不得从事医药和法律等行业,也不能竞选公职,及部分罗兴亚人并不接受“归化”,他们认为自己就是若开邦的世居居民,理应获得公民身份。因而,实际上,若开地区接受公民身份验证卡的人数并不多。
而“罗兴亚人救世军”在搅乱若开局势之外,并不能在拯救罗兴亚人方面发挥多大作用。面向未来,罗兴亚人问题的解决依旧面临不少难题,而“归化”及缅甸的发展或许能够为之创造相对有利的条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