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学教育的当代价值
2017-11-07袁雄
袁雄
摘要:美学教育不仅是一种通过审美手段塑造理想完整人的教育方式,还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程,其重要的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认真思考美学教育在当代有什么样的价值就显得相当紧迫。立足于实际,从教育、个人、社会等方面分别对美学教育的当代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美学教育;当代价值;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0-0014-03
古语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尚美之道,千古之风。”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人对美的向往不仅是人的本性需要,而且是从古至今就与人相随的。但是,首次提出“美学教育”亦或“美育”概念,并对其进行全面深刻阐释,则是1795年由启蒙运动时期德国的著名诗人席勒在其美学著作《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完成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对接受美学教育的渴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这不仅是由于美学教育具有形象性、感情性、自由性等特点,在对人的情感、人格的塑造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由于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还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危机。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海德格尔曾提出“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的美学命题,希望通过美学的教化来帮助人们在人类社会中实现自由的生活。既然美学教育作为以塑造完整人为目标的实践活动是如此必要,那么发展美学教育的第一步,即认清美学教育的当代价值就显得十分紧迫。对此,从教育、个人、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一、美育在教育方面的当代价值:利于美育机制的构建,促进学科体系的完善
中国传统的美学教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非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教育家孔子莫属。但是与传统美学教育不同,现代美学教育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在1840年以后才开始得以发展,并且直至20世纪30年代,我国才形成自己独特的现代美学教育理论框架。被誉为中国现代“美学教育之父”的教育家蔡元培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探索教育救国的道路,他特别注意美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既全面地阐释了美学教育的理论内涵,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174。另一方面又特别地强调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教育发展实践。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美学教育救国的愿景在当时的现实条件制约下未能真正地被实现,但是值得肯定的是现代美学教育事业却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了。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号角的响起,我国现代化各项事业都蓬勃地发展起来,现代美学教育发展程度也因此在国内得到了顯著提高,关于健全美学教育机制的问题也被提上了党和国家工作的议程。此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使得美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愈加密切、广泛、深入,健全美学教育机制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全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下,我国在美学教育机制的发展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一是关于美学教育教材的种类更加繁多、形式更加多样、范围更加广泛,下到儿童读物,上到大学专业教科书。二是关于美学教育的课程也变得更加丰富,在内容上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来提升审美修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敏感性和审美鉴赏力,注重培养学生美学理论探索能力与美学实践能力的双向结合;在形式上既有课外的美学教育体验活动,还有课堂上的美学理论教育,既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学习,也可以通过教师、家长言传身教等。三是关于美学教育的队伍也进一步壮大,这既是因为具有美学专业知识技能的高学历的授课教师在各种层次的学校中逐渐增多,又是因为教师的美学教育能力显著增强。可见,美学教育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极大地满足人们对美学教育的渴望,而且有利于促进美学教育机制构建的不断完善。
此外,随着美学教育不断全面深入地发展,美学教育不仅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学理论中,而且还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得到巨大的建设和完善。目前,把美学教育作为学科来建设的认识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而是学界达成的普遍共识。为此学界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并取得了许多不错的成果。在理论上,许多高校科研人员对于美学教育的一般规律、本质特征、方式方法、功能任务等基本问题已经有了系统的认识,相关的理论书籍、刊物也在不断增加;在实践上,许多相关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引导和组织相关学科人员进行联合攻关美学教育问题,重视为这些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基本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对此,金昕在《当代高校美育新探》一书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认为,“现代美育理论研究表明,美育是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它有赖于美学、教育学、心理学、文艺学、文艺美学、脑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共同关注,才能架构起美育的学科理论体系。”[2]269由此可见,随着现代美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不仅会带动美学教育这一学科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还会促进整体学科体系的更加完善和丰富。
二、美育在个人方面的当代价值:引导正确审美价值观,助人自由全面地发展
何谓“美学教育”?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回答,但一般认为现代美学教育从“狭义地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进行教育,广义地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3]27。虽说这一解读是一家之言,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看法,但是却表明了美学教育最一般的功能,即美学教育对个体具有非常特殊的塑造能力,它以鲜活美丽的形象从人的情感方面入手去熏陶个体,帮助个人获得成为具有完整人格的机会。鉴于这种功能,蒋忠国从马斯洛的需要论观点出发,补充指出马斯洛的需要论的“第三类是审美需要,即理性与感性和谐结合的、既合乎人性又合乎德性的最理想的需要,这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逐步发展起来的最自由、最和谐的需要”[4]4。由此可见,美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其具有特别重要的教育塑造功能,而且还在于其能帮助满足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需要。endprint
既然美学教育作为一种如此重要的教育方式,那么它就必然需要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这不仅在于其具有强大的功能作用,还在于用什么样的形象以及用什么样的情感决定了美学教育可能会培养什么样的审美观。黄卫星认为:“正确、健康、高雅的审美价值观,对整个审美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决定人们辨别美丑的能力,而且人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创造能力,还能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健全的人格结构。”[5]283此外,当前社会仍存在着不容乐观的现实问题,自20世纪以来,虽然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但是人们精神生活却未能得到相应满足。相反,贫富对立、环境污染、疾病蔓延等等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的健康发展。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和理论危机,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美学教育价值观来引导自己。那么什么样的美学教育价值观才是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呢?简单地说,这种美学教育价值观既要引导人们在感性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理性审美意识,还要引导人们的审美活动理性地与现实社会和谐统一;并且这种美学教育价值观能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引起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机制,产生丰富复杂的情感活动,做出符合社会发展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判断。
对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应该选择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式的美学教育价值观,这不仅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还是由我国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现实目标决定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曾有相关的论述,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6]274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和自身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类自我解放的过程,这种解放的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且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422。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式的美学教育在一般美学教育的基础上,不仅强调其主要功能旨在塑造完整人,还强调其作用在于帮助人成为自由自觉的行动主体。而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式的美学教育价值观就是指通过美学教育辅助德育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教育,一方面帮助人们学会放弃各种欲望的纠缠,从而去获得纯粹的精神快乐,另一方面帮助人们去塑造完美的人格,从而获得思想的解放以及自由全面的发展,使自己成为自由自觉的行动主体。
三、美育在社会方面的当代价值:加强审美文化的发展,促进理想社会的形成
随着社会各界对美学教育的越来越重视,美学教育必定向着广泛而又纵深的方向不断发展,人们自身的美学素养必然会随之相应地提高,这势必会推动着美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导致审美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从个人的精神体验这一层面去认识,而是应该从人类日常生活这一更广泛的角度去考量。因此,对个人审美的认识必定会上升到对社会审美文化的建设这一高度上来。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审美文化已经开始向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各方面延伸了,并且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肯定,那种关于审美文化的理论研究也因此成为了当代的显学。对于审美文化的认识,从一般的理解来看就是指以人的精神体验和审美的形式观照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这种审美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并不是神秘莫测的,而是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具体的文化形态之中的。
关于通过审美教育如何实现审美文化发展的问题,叶郎在《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给出了一些启示,在他看来“审美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圈曾经孕育了自己的审美文化。每一种审美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形态。不同的审美文化之间有着因文化的价值取向、最终关切的不同而带来的重大区别。如果说,艺术风格反映了不同艺术的意象的性格,那么,审美范畴则是文化的‘基本意象的风格”[8]39。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审美文化的发展对人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自明的,它既具有感染社会风气的强大导向能力,又具有通过影响人的行为来美化人类社会环境的创造能力。显然,随着审美文化的不断繁荣,其必然会促进美学教育的发展。转之,随着美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其必然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审美眼光的人才投身到社会各行各业,这势必又会推动人类相关的物质型美学文化、制度型美学文化、精神型美学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如此一来,审美文化的发展就会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得到加强。
此外,美学教育除了能加强审美文化的发展以外,还能促进理想社会的形成。因为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方面来看,美学教育可以提高个人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人们能懂得美、喜爱美,从而让人的感情得到陶冶,人的感情得到丰富,这样既有利于丰富每个人的自我生活,激发更多艺术思维,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范围,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内涵,又能促进人际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从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方面来说,美学教育能激发人的灵感和活跃人的思维、加强人的联想能力,从而能开发和促进人的创造能力,当这种创造能力发挥在工作与学习中时,就势必也会促进社会各项工作趋向美的、合理的、科学的方面发展,从而促进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和谐、美好、统一。席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古代一些民族中最有教化的民族,它们的美感也最发展,当然也列举了相反的例证,有些粗野的、蠻横的民族,它们是用一种粗野或刻毒的性格来补偿它们对美的感觉的迟钝。”[9]78—79由此可见,随着美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促进社会往更加美好、繁荣、和谐的方向进步,同时推动人们的理想社会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金昕.当代高校美育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吴丹.丰子恺与中国现代美育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4]蒋忠国.新编大学美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黄卫星.审美价值观的传播与建构——当代美育中的对话与交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叶郎.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