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研究

2017-11-07王竞熠

戏剧之家 2017年19期
关键词:影视作品改编文学作品

王竞熠

【摘 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春题材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地在荧屏上展现并获得不俗的成绩,成为人们所关注和讨论的一个话题。然而在当下活跃的荧屏竞争中,青春题材的作品也面临挑战与争议。对于此现象,本文试从青春题材的概念、青春文学作品改编的方法、走红的原因、未来趋向和发展问题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分析青春文学作品影视改编。

【关键词】青春题材;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改编;差异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097-02

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匆匆那年》,再到《何以笙箫默》《最好的我们》《夏至未至》,电影票房接连破亿,电视剧收视率持续飙高。青春题材已经在中国的影视界逐渐站稳脚跟,以超高的票房和市场号召力向受众证明它的存在价值。青春文学作品深受青年观众的喜爱,并且拥有超高的话题影响力,因此青春题材的走红也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怀念青春”的浪潮。

一、青春题材的概念

(一)从角色和主题探索青春题材

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作品,创作者最先考虑到,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对主题的把握和角色设定。青春题材中无论是表现80后还是90后的青春追忆,大多是将主题和视点放在校园,尤其是对高中校园以及大学校园有着浓墨重彩的描述。校园也成了青春题材作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否认,学校是青春的启蒙地,大多数人的青春年华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叛逆期、青春期的难过、受伤、哭泣、彷徨,这些经过时间的沉淀,让成长变得更加耀眼辉煌。

青春题材作品主题多关注年轻人的情感、内心世界,注重个体的生命体验,围绕个体刚踏入社会时物质与精神层面的纠结彷徨。多以事业上的发展,友情的维持、爱情开始初期的懵懂与后来的分手别离直至怀念、追忆为主题,区别于意识形态层面的宏大叙事。

青春题材对作品主题和角色的把握往往选取青春期中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或者那个年代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来表现,例如电影《匆匆那年》中,导演选择了北京申奥成功、2004年的世界杯等一系列具有典型代表的事例来还原当时的年代。其次对于角色的设定,往往会根据角色特点选择人物设定,通过二次创作达到其想要呈现的效果,但是从《小时代》《那些年》《致青春》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及编剧导演着重选择了友情、爱情来进行刻画,其中爱情占主线,友情起辅助作用。《致青春》中导演以郑微、陈孝正、林静三人的感情纠葛作为主要线索,将郑微、阮莞等宿舍姐妹的感情作为辅助线索。《最好的我们》中导演着重以耿耿和余淮以及路星河的感情为主要线索,将贝塔、简单、耿耿之间的姐妹情,余淮与周末的兄弟情作为辅助线索。爱情和友情两条线索相互交错发展,使故事更加紧凑,内容更加饱满。青春题材影视作品主要角色一般人物以青少年为主,他们意气风发,一般多以高中及学生和刚走上社会的青年为主。

(二)从受众探索青春题材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创造者加入了怀旧群体当中,观众的心里也充斥着对青春的怀念与追忆,他们希望通过影像及文字作品寻找青春与自己的互文性。创作者从观众的立场出发,表达自己的青春欲望,也实现了观众的心理需求,形成了一对需求的主客体,在满足与期待满足中,观众和创作者都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传播学中所谓受众是指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网民。青春题材的主要受众几种有下几种人群:一是小说的忠实读者,二是有过类似经历怀念或者追忆青春的人群(80后、90后等),三是正在经历着青春的青少年。电影《匆匆那年》热映之后得到了许多影迷书迷等的追捧,甚至网络电视剧版的《匆匆那年》在网络上的点击率也是傲视群雄。《最好的我们》把每个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都描写演绎得非常真实让许多受众都对其经历有着相同的感受,仿佛就是又经历了一次青春,又重新面对了一次暗恋的同学、喜欢的老师、亲密的朋友。这不仅是属于80后的青春,也同样映照了每个人心中青春年少时懵懂青涩的爱情,更是匆匆那些年过去对“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的真实写照和呐喊。受众们通过影片中主人公遭遇的对自己青春记忆的回忆、怀念,想起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匆匆年华,去释怀那些年的懵懂无知。因此青春题材作品的受众以少中青为主,受众年龄多处于和电影中人物年龄差不多同等的阶段,容易引发受众共鸣,创造口碑效应。

二、青春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的方法

(一)青春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电视剧产业迅速发展。当今时代文学传播已不仅仅是在纸上阅读,同时我们也已经不满足单单文字带来的愉悦了。电影作品带给我们一波又一波的视觉冲击,电视则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赵宝刚导演的《我的青春谁做主》《奋斗》等一系列赵氏青春剧袭扫荧屏之后,青春文学作品在拥有大量书迷的支持下毅然决然的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青春偶像剧模式。2017年暑假档播出的电视剧《夏至未至》在湖南卫视独家播出,上映31天累计播放量高达83.5亿,新浪微博关于“夏至未至”这一话题的阅读量51.9亿,“郑爽夏至未至”阅读量29.8亿,足见其强大的关注度。《夏至未至》播出期间连续登顶微博热搜榜,更体现出青春题材的关注度。2016年在爱奇艺独播的《最好的我们》,电视剧已上映一年多,但目前的单日播放量依旧能达到60至80万,豆瓣评分给出8.7的高分值,由此可见,青春题材作品都不断刷新网络剧或电视剧播出的成绩。

网络剧《匆匆那年》和《最好的我们》与以往的电视剧不同,每一集都会有一个新的名字,例如《校服再丑,你再也穿不到了》、《所有公式都忘了,只记得你笑的样子》等一系列文艺却又伤感,句句戳中青春逝去者心窩的话语来当作每一集的主题或者线索、意象等来展现90年代初所特有的物品、特征和只属于青春的记忆。网络剧《匆匆那年》围绕主人公陈寻和方茴展开,并放大到乔燃、林嘉茉、赵烨等其好朋友,通过五人在少年时代的相识相知,延伸出少年时代青涩懵懂的初恋。整个故事充满这伤痕与追忆。网络剧完全还原小说中的年代、物件等,加之剧中细致的情节、环境拍摄到位,纷纷戳中观众,口碑持续“零差评”。并且电视剧版《匆匆那年》是国内首部采用4k技术制作的网络剧,电影级的画面和推广,也让用户和行业震撼,这是历史性的改变。

(二)青春文学作品改编电影

20世纪90年代是迟来的中国当代青春电影的重要发展阶段,并在这一阶段形成了大陆青春电影自己的艺术特色。贾樟柯的《小武》,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等影片,都刻画了一群生活在社会中的边缘人物,他们年轻迷茫,对社会的变化显得无所适从,不能快速适应,于是便显现出拧巴、尴尬、痛苦的心理蜕变和为了在这一方土地上得以挥洒热血,而被迫变化的冷血圆滑。其后,青春题材电影越来越像大众化方向发展,更多以点盖面,将许多人青春的共同记忆展现出来,使得“怀念青春”浪潮达到沸腾。

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改编的成功,首先是导演趙薇在基本尊重小说原文的基础上,对原著进行必要删减和浓缩,使影片结构紧凑,引人入胜。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影片通过电影独特的视听语言,对小说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强化,将小说所不能展现的内容尽显于影片当中,收到了极好的视觉效果。

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画面叙事中,导演赵薇着力用直观的视觉形象符号来追念青春,通过摄影机的运动,以画面的象征、光线的变化、色彩的对比来刻画人物,强调和凸显“青春”的主题。从郑微独自坐着绿皮火车来到异乡大学报到开始,她便开始了关于青春的旅程,绿色青春的校园氛围紧紧围绕:匆忙的校园小径,嘈杂的宿舍走廊,喧闹的舍友。导演把自己的青春化作二次创作放在电影镜头,以慌乱匆忙,措手不及感的镜头,把大学生活用影像铺陈展开,让原本抽象的场景变得形象具体,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意味着青春不就是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到来吗?又让你措手不及,还没来得及叹息,就匆匆而过。一系列道具的使用,都在为影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做铺垫。

为了追求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导演赵薇对镜头的处理紧扣影片主题与人物内心。影片中自尊心极强的朱小北被冤枉偷东西后,反抗学校对她的侮辱,怒砸小卖部的一组摇晃镜头,用愤怒诠释青春的画面震撼着观众的心,具有强大的视觉感染力。影片的最后刻意展现开放式结局,是导演在向我们娓娓道来他理解的青春,他想要告诉我们青春就像一面镜子,美好过、圆满过,但是镜子一旦打碎,却怎么拼凑也不再完美,就像生活中的遗憾,无法改变和挽回,导演想要呈现给我们的是现实中关于青春的残酷和冷漠以及无能为力。结局矛盾地回到了起点,影片最后留给观众一个永远的悬念,这或许就是导演对青春的深刻体会:青春逝去,爱情也只是昨天的故事,爱情随青春而逝,永远也回不去了。

影片中阮莞的牺牲阐释着青春不朽,而林静和郑微到林静父亲坟地上忏悔也是导演对爱情的歌颂,由此,“青春不朽”在影片中巧妙地通过“爱情不朽”重新被思考和诠释。

三、青春题材作品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青春题材作品影视转化现象虽然在传播和出版上带有极大的便利性,方便和优化了文学作品的输出。但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影视转化给部分作家的写作心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有些作家不是利用影视技巧来加强写作的叙事、优化语言的意境,而是直接偷取影视作品的主题立意和情节链条,并将之改写在自己的小说中;还有一些作家更看重的是小说影视转化的商业性,使得小说创作开始出现商品化的倾向。这些变化既是小说影视转化的跨媒介性质决定的,也与作家的价值观念和职业操守有很大的关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加快了市场经济的转型,进而促进了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建立,文学的商品属性也得到确认。小说写作的商品化倾向,就是伴随着文化消费市场的商业化而形成的。随着小说影视转化现象的出现,在部分人眼中,文学作品价值衡量的标准在于影视的“眷顾”和商业的成功。

青春类题材影视作品改编作为亚文化,有着明确的受众群体,在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采用独特的叙事方式来迎合青少年的受众需要,几乎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让更多受众开始反思青春。青春文学影视化改编带来了一种新的传播途径,艺术的创作过程与接受过程改变了艺术的表现方式,使其获得独特的传播魅力。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军.论九十年代以来大陆青春题材影片的意义建构[J].电影媒介,2013(12).

[3]李缅伊.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电视剧问题剖析[J].文教资料,2011(03).

[4]乔治·布鲁斯东.小说的界限和电影的界限[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影视作品改编文学作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