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音乐中弹拨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2017-11-07贺婧

戏剧之家 2017年19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中国传承

贺婧

【摘 要】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民族器乐中的弹拨乐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本文从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中弹拨乐器——琵琶、柳琴、阮类,以及扬琴等音乐为例证,论述中国民族音乐中弹拨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弹拨音乐;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073-01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中国民族中弹拨音乐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弹拨音乐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强势攻击下,经历了碰撞、交流、融合、变化、发展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琵琶音乐传承与发展及与西洋乐器的比较

琵琶是民族弹拨乐器中历史最悠久的“弹拨乐器之王”,也是整个民族管弦乐队中最有个性、最为完整,而其演奏法最为丰富的乐器。

按演奏性能来讲,吉他、曼陀林及竖琴均为弹拨乐器,但这些西洋弹拨乐器无法联想到琵琶这一个性极强的乐器音色。虽然吉他、曼陀林音色,某种意义上有些接近琵琶,但这些乐器很少用在乐队作品中,而竖琴的拨奏方式,也与琵琶有些相似之處,但它的音色和功能与琵琶完全不同。

琵琶的音域较广,包含了弹拨乐器组的高音区至低音区的大部分音区。因此琵琶亦可与低音弹拨乐器一同,表现浑厚的音响画面,也与柳琴等高音弹拨乐器一同,奏出明亮、清澈的音响效果。它与其他弹拨乐器一同作和声铺垫时,一般位于中音区,演奏重音和弦或节奏型织体时,一般采用两根低音空弦音与其余两根和弦音的组合方式。

琵琶常重复民族弓弦乐器的和声层或旋律声部,有时也重复笙或笛子和声层或旋律声部,这种混合音色,虽然淡化了乐器本身拥有的个性,但所奏出的音色,较为新颖,有很强的融合性。

二、柳琴音乐传承与发展及与西方乐器的比较

柳琴作为民族弹拨乐器组发音最高的乐器,常以独奏或齐奏的方式,演奏清澈的高音旋律线条,也常与笛子或高胡同度演奏乐队中的高音旋律。

柳琴音色与西洋乐器相比较,也许比琵琶更接近竖琴和弦乐器的拨奏音色。虽然,西洋管弦乐队里并无相应的乐器,也无法做到轮奏的弹拨效果,但小提琴的拨奏,特别是高音区的拨奏和竖琴的拨奏也能联想到柳琴的音色效果。在较为安静、优雅的音乐片段中,柳琴高音区的轮奏,常飘在乐队的上面,给予民族管弦乐队清澈而独特的音色背景。

柳琴与琵琶的八度重复,柳琴与扬琴、中阮的双八度重复等是弹拨乐器惯用的手法,包括整个弹拨乐器的全奏和弦与弦乐组及笙组重复演奏的节奏型织体等等在乐队作品中常见到。

论弦技性技术而言,柳琴相邻的“品”之间音程关系也均为半音,而且相邻的“品”距更近,因此,各种半音阶、自然音阶及经过句等织体,均能快速演奏,特别是大音程的跳进等更是便于演奏。有些民族管弦乐队中,小阮替代柳琴,使整体弹拨乐器音色,更为融合、统一。

三、阮类音乐传承与发展及与西洋乐器的比较

在民族管弦乐作品中,中阮作为中音乐器,担任弹拨乐器组的内声部,也常与中胡等弦乐器或笙结合,演奏乐队中音区的旋律、和声及各种节奏型织体。

中阮和大阮常以八度重复的方式,演奏弹拨乐器组的低音线条,也常与大提琴及低音提琴结合,演奏乐队的低音线条或节奏型音型。中阮、大阮相邻的“品”之间均为半音,因此,就炫技性技术而言,半音阶、经过句等织体的演奏与琵琶基本相同,但大阮相邻音的“品”距较远,速度上略受影响。

论力度而言,中阮、大阮略大于琵琶。中阮音色与西洋乐器相比较,有些接近吉他音色,而它的单音拨奏接近大提琴的拨弦音色,也常重复革胡、低音革胡的拨奏来一同演奏乐队的低音线条。

四、扬琴音乐传承与发展

扬琴是整个民族管弦乐队中,唯一用敲击器击打而发音的弹拨乐器。因用双手击弦,大音程的单音快速转换毫无困难,甚至最高音和最低音的直接转换、连接及震音都能做到。

扬琴的余音较长,而在旧式的扬琴中又无法止音,因此,它的快速音阶,尤其是半音阶较为浑浊,应谨慎使用。扬琴虽为敲击型乐器,但它与其他弹拨乐器在音色上较为融合,即使是和声性结合、旋律的重叠或节奏性织体的叠合都极富效果。

在乐队作品中,扬琴常与弦乐器或管乐器结合演奏旋律性线条,而这种旋律性线条包含了高音及低音线条,这与扬琴本身拥有的较宽音域有关。扬琴高音区明亮的音色,常给予乐队清澈的音响效果,使旋律线条更为突出,更为坚实。扬琴扦尾波浪式的上下刮奏,接近古筝或箜篌的刮奏音响,极富效果。它不仅为作品增添了华丽的色彩,也为乐曲高潮的形成起到了烘托性作用。

五、结语

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中弹拨乐器和西方弹拨乐器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弹拨乐器与西方弹拨乐器音乐上存在差异,并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再生著.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刘北茂述.音乐鉴赏[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邓光华主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中国传承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