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畜禽养殖存在的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11-07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4)
凌云县畜禽养殖存在的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鸯妮韦岚曦陈坤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
目前,畜禽养殖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废弃物水已经成为农村重要污染之一,特别是对农村的饮用水具有很大的威胁,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何整治畜禽养殖污染、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凌云县禽畜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对策研究。
禽畜养殖;污染防治;凌云县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其带来的废弃物料以及污水的排放量也相应的增多,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很大困扰。禽畜养殖污染的防治、畜禽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定对畜禽业管理布局有重要指导作用,是饮用水源保护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凌云县生态示范县工作的重要步骤。
一、凌云县畜禽养殖现状
凌云县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1月-6月,凌云县总共出栏猪6.55万头,同比增长4.7%;出栏牛5500头,同比增长7.14%;出栏羊1.86万只,同比增长11.1%;出栏家禽187.75万羽,同比增长6.75%;肉类总产量6700吨;水产品总产量550吨,同比增长4.62%。全县新增规模养殖场15个,其中牛规模养殖场8个,羊规模养殖场7个。
二、凌云县畜禽养殖存在的污染问题
凌云县畜禽养殖业逐步由农户分散养殖向合作社或企业的规模化养殖发展,从交通相对落后的村屯向交通相对发达、水源较足的人口集中城镇地区转移。全县累计建有6~8m3的沼气池33608个,入户率为74.5%,但大部分畜禽养殖场(户)未能实行雨水和粪水的分离,导致建成的沼气功能局限,汛期易出现污水流出的情况。有的养殖场,直接建在河边,畜禽粪便直排入河道,造成严重的污染。
据调查,流域内畜禽养殖种类主要有家禽、生猪、牛和羊,以散户养殖为主,根据2015年环境统计数据,凌云县境流域范围内分布有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畜禽养殖小区污染负荷情况见表1。在水源周围有较多村屯存在许多散养户,对此散养户无任何污染防治措施。
表1 2015年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污染物负荷情况表
据百色市水产畜牧局提供的统计数据,凌云县流域范围内生猪的饲养主要以单户散养为主,饲养周期一般为8个月;家禽主要以鸡鸭主,全年存栏量变化不大;饲养牛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为单户散养。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及《2016年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采用西南区畜禽养殖专业户排污系数。经分析,2015年流域范围内畜禽养殖的污染负荷为COD 1723.29t/a,氨氮36.99t/a,总氮180.88t/a,总磷25.85t/a。
三、污染防治对策
(一)管理措施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在凌云县的养殖污染防治和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进行污染防治宣传,明确禁养区禁止养殖、限养区限制养殖相关规定和要求,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和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加强全民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配合推进禽畜养殖污染综合整治。
2、严格执行养殖审批。严格执行限养区内新、扩、改建规模化养殖场,须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治理模式、载畜量、环境目标等控制性要求,须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审核的相关规定。经村、乡(镇)预审,报县级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县人民政府审批方可执行,确保养殖业污水达到排放标准。非规模化散养户由村预审、乡(镇)审批,报经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和环保局备案,做到达标排放。
3、落实属地管理职责。按属地管理原则,实行乡(镇)长行政负责制。各乡(镇)结合本辖区相关产业发展计划,制定养殖禁养区、限养区的具体实施方案。将养殖禁养、限养和污染防治管理相关规定列入属地周边相关村庄的相关村规和条例中,以条例约束村民自主进行污染源防治。建立责任明确的管理机制,要求在各村屯开展养殖场普查,对辖区内不符合规定的相关禽畜养殖场或基地等严格要求其限时整改、搬迁或关停,属地负责整改落实到位;对已建规模养殖场,符合限养区规划要求的,要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擅自抢建、改建、扩建养殖场的,要采取有效措施立即制止,对制止不听的,要组织依法强制拆除,并取消生猪养殖方面的各种奖励、扶持政策。
4、加强部门联合监管。县环保、国土、林业、水利、住建、畜牧兽医水产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国土、林业部门对违法占地建养殖场的行为,要及时立案,依法查处;环保部门负责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监管工作,落实养殖业项目环评审批和“三同时”制度;畜牧兽医水产部门负责全县养殖场调查摸底工作、技术指导,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发改、财政部门要把好政策关,争取更大的资金扶持的同时,管控好资金的流向,确保将相关资金用在刀刃上,对禁养区内养猪场,对不符合规定的企业不予安排扶持项目和补助资金;工商部门通过把控营业执照发放等方式管理禽畜规范化养殖。
5、强化养殖主体责任。养殖业主是治理污染的主体,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主动积极地投入污染治理。禁养区内的已建养殖场听取相关部门安排及时关停、转产或搬迁;限养区内的养殖场,要按要求加大污染治理投入,自觉做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现象。
(二)保护措施
1.禁养区、限养区工程措施
进行畜禽养殖摸底调查,依法取缔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禁养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
2.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推广高架床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在流域范围内推动养牛、养羊、养猪无公害标准化畜牧养殖生态环保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引导广大养殖户发展健康、生态、标准化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3.推进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
推动利用畜禽粪便加工有机肥企业和农作物秸秆加工企业的建设。鼓励扶持种植企业和养殖企业开展有机肥还田合作。强化现有畜禽养殖场废物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改善养殖场养殖环境,推广农村清洁工程和户用沼气工程。
4.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
引导个体畜禽养殖业向规模化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采取全过程综合治理技术处理污染物,实现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废水全部达标排放。对现有规模禽畜养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评合格要求,对不达标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整改建设方案并进行整改,或取缔。
5.散养密集区污染治理
强化畜禽养殖小区及畜禽散养密集区的污染治理,在散养密集区域,建成与周边养殖规模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如废弃物收集、处理中心等。对于养殖专业户以及养殖散养户,推行畜禽代养制、委托养殖制、合作社养殖等新方式,鼓励适度集中,以便于统一收集和处理污染物。
[1].农丽勤.凌云县禽畜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5,36(10):56-57.
[2].王宏博,高雅琴,杜天庆.我国畜牧养殖业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禽业导刊,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