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分析及其应用
——以湘潭地区农宅立面改造为例
2017-11-07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0)
湘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分析及其应用
——以湘潭地区农宅立面改造为例
谭绥亨伍国正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湘潭411100)
传统民居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然而当前中国乡村民居建筑的求洋、描古、作怪等种种状况让业界充满着焦虑和思变,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期待。因此,建筑师有必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吸收传统民居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民居创作。文章分析了湘中地区传统民居特色的形成原因及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符号特点,针对湘中地区当代农村民居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湘潭地区农宅立面改造为例,论述了民居建筑的改造策略和改造措施。
湘中地区;建筑特征;农村住宅;立面改造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给人留下的却是“千村一面”之感,折射出了当代农宅建设中地域建筑文化的缺失。自1990年代以来,农村民居自发建设过程中跟风使用不锈钢窗框、瓷砖、宝瓶栏杆等构件,造成了农宅面貌同质化、割裂传统文化的现象。湘中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深厚的文化背景对传统民居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建构技术、艺术结合了民居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和传统的审美情趣,凝结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共生哲学,体现的是传统哲学思想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分析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并引导其在现代农村住宅中的应用,有利于延续地域文化和特色,改变“趋同化”的现状。
二、湘中地区传统民居特征分析
(一)屋面与山墙
湘中民居的屋面特征为:常以两坡顶为主,坡面较为缓和,坡度系数大约为0.7,屋架各檩升高的幅度依进深而变化,举折幅度小(图1)。椽子之上以陶制小青瓦覆面。正脊形态不突出,一般以青瓦竖砌,瓦片搭接的间隙用白色的粉沙填充,有宝瓶葫芦等泥塑饰物。正脊两端多有翘角,整体造型简练流畅。
悬山民居是本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屋顶形式。立面形态多为三段式,第一层为开敞式的可拆卸木排门;第二层为木板墙面或竹编泥墙面并开有窗洞;第三层为坡屋面;城镇居民背街一面为长坡,临街一面为短坡,形成一定的檐下空间。悬山民居自然层数大多为一层,少有阁楼,因湘中地区气候湿润、降雨集中,屋顶必须有一定长度的出挑以解决排水问题,避免木、泥墙面受到雨水浸湿。湘中地区屋檐出挑多以较为经济适用的“七字挑”(图3)或斜撑的方式来解决结构问题,在面对过长出挑的情况时,将两个前后错位的“七字挑”上下组合在一起以解决出檐深远的问题。
湘中地区封火山墙的处理丰富多样,封火山墙依据建筑体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民居体量较大时,屋脊必然很高,对于单体建筑而言以为山墙面积也会随之增加,造成尺度、比例的失调。湘中地区通常做法是:当屋面较小的情况采用一字式硬山;屋面较大时则通过山墙的造型变化来中和墙体的尺度过大问题,如猫弓背、三山式、五山式、曲线式等封火山墙造型。
图1 绍子堂屋顶形态
图2 带衬板的七字挑
图3 三山式封火山墙
(二)结构体系
湘中偏东一般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湘中偏西的新化、邵阳老城,湘中偏南的双峰老城,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砖木结构做法是以就近取材的原则采用土坯砖、条石、小青瓦、木楼板、木质支撑构件。湘中地区大宅民居结构体系根据空间需求的不同灵活采取了抬梁、穿斗、砖墙承重三种不同形式的组合,在空间要求宽大的公共区域如正堂屋,厅等位置选用抬梁式结构体系,侧堂屋采用穿斗式,而厨房等辅助用房一般为砖墙承重。也存在局部抬梁与穿斗混合的结构体系,因此这类大宅给人的印象是屋身高大、空间通透。
(三)细部装饰
湘中民居雕刻装饰以木雕、灰塑、石雕为主,整体风格朴实、简练。木雕出现于各类型民居檐下受力构件如:月梁、额枋、雀替、撑拱,以及门窗部位。饰有蝙蝠、梅花鹿、麒麟等,为“福禄寿喜”之意,有强烈的心理防御意味。灰塑常用于山墙和脊中以及批水的装饰,位置较高,有一定的标识性作用。脊中装饰多为钱纹、宝瓶、莲花等,马头墙装饰有瑞兽雕刻(图4)或是卷曲线。“石刻装饰多用在门楣、窗楣(图5)、柱础以及天井的铺装上。门楣对外一方正上部常为“二龙戏珠”,对内的一方必定饰有太极八卦图,大宅中的柱础一般分三段,由正方形、八角形再过渡到圆形。八角形和圆形部分是雕刻的重点,多刻民间有吉祥意义的花鸟图案。天井为了排水的需要,多用石砌,一般用镂雕的石片来装饰排水口,多为铜钱形。”
图4 绍子堂墙兽雕
图5 绍子堂窗楣
三、湘中地区农宅现状
湘中地区当代农宅多为村民自发建设,由当地施工队伍完成建造,村民自建房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往往存在“跟风”现象,如果附近有人家盖了新房,周围居民往往会进行效仿,相互攀比,以大为尊,以洋为美,结果导致一些不相宜的建筑形式流行一方。在审美情趣上往往倾向于“西式”,然而这种审美仅仅停留在偏爱采用某些单个建筑元素的拼凑,导致最终落成的建筑在韵律与均衡上有很大缺陷。或是在同一栋建筑上既有欧式的回廊又有传统的檐口,这种“折衷主义”折射出来的是农村业主对审美的迷茫和建筑文化的缺失。与此同时,自建住房往往因为村落村落缺乏整体规划,造成建筑色彩、格局、样式区域混乱,与周围环境相互之间不协调。而且在建设中,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农民建房利用落后建材的现象很普遍,仍然停留在使用对环保不利的烧结砖、混凝土预制板的水平,这些材料普遍效费比不高,隔热、防水性能差。
四、体现地域传统民居文化的体现
(一)传统建筑文化要素拾取
传统民居的结构和构造做法有可以直接利用的一面,比如:乡村建筑改造时,通过抽象的手法将原本“木结构”中穿斗式结构体系的横截面显现于建筑侧立面,将穿斗式的交错纵横支承方式运用于雨棚结构,起到支撑和装饰的作用,赋予立面精美的观感,同时唤醒大众集体记忆。拾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仿古,而是取湘中民居的艺术与技术精华,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新农村民居。如翻修旧建筑上的马头墙,在平屋以钢骨架支撑,外铺仿传统小青瓦。门窗做法是提取传统的隔扇门窗元素符号通过具象、抽象、重构等手法进行再设计,使其不再拘泥于仿古的形式,在保证形象的同时兼顾实用性,形成变化丰富、色调统一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民居形式。
(二)色调与整体风貌的确立
色彩是视觉的先导,在设计实践时,需要充分考量不同色彩所带来的意义和感染力,结合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治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色调。民居外立面色彩是整个街道或者村域范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方风貌和地域文化最直接的展示。建筑色彩还具有特殊的深层含义,既能够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信息,又可以体现出当地居民的生活面貌。建筑存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在影响周边环境效果的同时也受环境色彩的制约。针对单个民居的色彩把握,应充分考虑民居与其所在组团环境的关系,尽量做到每个组团色彩协调搭配。从而做到整个村镇的色彩和谐统一。
确定改造的民居建筑风貌的确定应结合当地自古流传下来的智慧及经验,表达建筑与人文、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丰富多彩的乡土建筑。湘中地区传统民居有着突出的地理特征,并且体现在选址、营造的各方面:对丘陵地带的适应强,造就了紧凑、多样的聚落空间,保护了耕地与自然环境;在营造的过程中注重对本地区物产的运用,节约了建造成本,也在民居的全生命周期内尽可能的缩小了环境代价。
(三)建筑构件的再设计
如果将每一种传统建筑细节照搬至现代建筑中去,那么新建筑实为假古董,也违背了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社会环境的精神内涵。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的取用必须经过抽象提炼以符合时代精神和使用要求。建筑可视为一种符号或由符号组成的系统,如果把建筑物视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建筑符号扮演了组成这个生命体的各个器官的角色。许多平面相同的住宅,由于立面造型设计、细部处理手法不同,比如不同的墙体材料,不同的入口处理,甚至小到不同的窗体隔扇划分,每个细节都在决定着民居的立面造型。在改造中要使民居的立面造型具有地域性的建筑语汇就必须研究传统民居立面造型元素及细部处理,并且进行元素重构,在充分利用传统民居的肌理形式下,对视觉表现和构造技术进行再设计,在经济性、实用性及格调的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以求突出当代民居的地域性表达。
(四)改造实例
项目位于湘潭地区韶山银河景区,根据湘中传统民居元素与湘潭地区红色文化底蕴进行乡村农宅立面改造。正立面改造:所有节点均位于历史名人故居周边,为呼应主景观风貌以及地域特色文化,正立面采用了红、白、青三基色的配色方案。门窗构件采用红色防盗格扇门框和窗框,兼顾美观与实用性。檐口一线也为红色,红色虽深但运用在上述构件中却使整栋建筑落落大方而不突兀,并且呼应了红色文化和中国社会喜红的精神特质。屋面统一为仿小青瓦双坡屋顶,坡屋顶在观感上提升立面丰富度,并且在热工性能和防水性能上使得建筑更为舒适实用;小青瓦屋面为传统民居的典型特点,传递出庄重质朴的建筑气质;位于建筑底部的青色勒脚使得民居立面更为精致细腻。白色墙面同样作为传统民居符号经久不衰,同时也是建筑下部和屋面之间的过渡区域,起到了调和各色系的作用,统领整体建筑风貌。侧立面改造:马头墙在湖南传统民居中除了防火功能外也是家境殷实的象征,在目前农村日渐富裕的大背景中马头墙元素在外形和精神寓意上都符合乡村农宅立面改造,方案采用马头墙元素来丰富现有民居侧立面,以提升形象和辨识度以及体现地域特色(图3)。
五、结语
现代农村住宅立面改造,不可能照搬传统村镇建筑样式,也没有必要回到一模一样的过去,因为“回归传统”并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建筑师,我们应该去面对一个更实际的问题——如何让建筑跟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连接起来并保留其地域风貌。农村住宅为中国最大规模的建筑群体,理应受到关注。将传统民居特征进行提炼并运用到现代农宅立面改造,赋予其符合现代生活需要的意义,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创造,希望能在农宅改造中发挥作用:传承地域文化,体现地方特色,体现时代需要,美化乡村环境。
[1]崔愷.本土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伍国正.余翰武等.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以湖南传统民居建筑为例[J].华中建筑,2007,25(11):126-128.
[3]伍国正.余翰武,吴越等.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特性——以湖南传统民居建筑为例[J].建筑科学,2008,24(3):129-133.
[4]薛卓恒.湘中地区城镇传统民居形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
[5]刘春智,邓蜀阳.浅谈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在农村民居立面改造中的应用——以重庆地区新农村立面改造为例[J].福建建筑,2012(1):16-18.
[6]张润东,田钦,张旭林.基于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村镇既有民居立面整治探索与实践——以长阳磨市镇建筑外立面改造为例[J].华中建筑,2017(3):27-32.
[7]彭博雅,柳肃.湘中杨市镇清代大宅民居建筑研究[J].华中建筑,2009,27(12):110-1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湘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比较研究项目资助(编号14YJAZH0087)
谭绥亨(1992-),男,汉族,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伍国正(1972-),男,汉族,安徽庐江人,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传统建筑与人居研究和建筑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