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不“虚”
2017-11-06沈玲
沈玲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虚词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的作用。虚词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就古汉语而言,虚词数量更是有限,它们是:而、 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全部在内,一共18个。然而,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却非同小可,增一字,少一字,效果都相差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文章主题突出,再现人物的饱满个性。
一、品读虚词,更好地体悟文本主题
《季氏将伐颛臾》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篇课文,这篇文章体现了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具有极高的文学鉴赏价值。如何加深学生对“仁政”思想的体悟呢?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教学重在一个“读”字,通过读,可以积累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人物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要想把这篇文章读出质感,就必须好好地关照文中的虚词语气词传达出的情感。这篇文章主要讲一件事,就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而当时的背景就是春秋时鲁国有名的“三桓犯上”。鲁庄公有弟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漸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冉有、季路是孔子的两个学生,又是季孙氏的家臣。
当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告诉他们的老师这一消息,孔子的反应是什么?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很明显,孔子的反应很激烈,情绪很激动。“无乃……与”,这个由虚词构成的固定结构充分体现了孔子对他们的指责和呵斥,语气很强烈,孔子反对战争的态度很鲜明。读好了这个句子,孔子反战的立场就很清晰了。而当情节发展,冉有想要为自己辩解时,孔子再次辞严色厉地批评了他,结尾是那一句:“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很明显,句尾的这个语气词“与”,需要强调读出,反问的语气表明这次孔子的批评矛头没有丝毫含糊,直接指向了他的两个弟子,感情色彩较之前又强烈很多。最后,冉有看实在推脱不过去,只好坦诚。孔子也不客气,在陈述自己政治观点之前又说了一句极有分量的话:“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突出句中的虚词“夫”,就很自然地强调了孔子对于那种自己不说想要还偏要找借口的人的痛恨了。这样,可以从语气加深学生对情感的把握,进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本主题,因此虚词确实能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
二、品读虚词,立体地再现人物的饱满个性
苏教版必修四的课本上还有一篇同样是宣扬“仁政”思想的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不同的是,这篇文章用了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辛辣地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是“率兽而食人”的人,是人民的灾星。而对于这一本质的揭示,语言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功能。
课文开头就是梁惠王的一句话:“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句末连用了三个语气词“焉、耳、矣”,在文言句式中也是少见的,但这样的连用却是很有深意的,它们形象地传递出了说话人的语气神态:自满、骄傲、疑惑、无奈,想要寻求答案却无果。细心地读好这三个字,一个自负却不自知、困惑却又不得其解的梁惠王,便生动地站立于眼前了。想要让这样的君主意识到问题的实质,说理也是很需要有技巧的。孟子很聪明,他没有直接指出,而是巧妙地设了一个比喻,讲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梁惠王再回答时,只好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一个“耳”,一个“也”,语气明显平和许多,没有了起初的自满和骄矜。这个小小的语气词的运用,可以看到原本平板的梁惠王,因为他的语气转变而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虚词曾经因为它的平淡,在语言环境中的分量较轻,所占位置也不引人注意,而被不屑一顾,轻慢忽略,实在可惜。在文言教学中,如果能充分挖掘虚词的潜在价值,可以提升学生对文字背后生动饱满的人物个性的体悟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