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临床观察

2017-11-06叶安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

叶安玉

摘要:目的 观察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治疗,并应用杜密克和开塞露促排便,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星蒌承气汤进行联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痰湿证证候积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痰湿证,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星蒌承气汤;痰湿证;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10-0052-02

中风病是中医症名,急性缺血性中风是因脑血管栓塞或血栓所引的脑组织局部缺血性坏死而导致脑局部神经功能突发性缺损,临床表现为语言障碍、面瘫、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具有较高致残率,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2]。临床多采用西医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脑栓塞或脑血栓,避免脑组织持续性损伤,但其治疗效果尚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为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本研究从中西结合治疗角度出发,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星蒌承气汤。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278±433)岁;合并糖尿病16例,冠心病9例,高血压35例,血脂紊乱40例;发病至就诊时间5~34 h,平均时间(1634±194)h。研究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327±445)岁;合并糖尿病15例,冠心病10例,高血压38例,血脂紊乱41例;发病至就诊时间6~34 h,平均时间(1644±205)h。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诊断标准 痰热腑实[3]:证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蹇或不语,口舌歪斜,头晕目眩,腹胀,便干便秘,咳痰或痰多,舌质暗淡或暗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并符合中医痰热腑实证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功能障碍、脑卒中史、精神异常及对本研究所用药物不耐受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降压、调脂、溶栓、扩张血管、调节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并口服杜密克(大连美罗中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93300),1袋/次,次/d,同时应用40 mL开塞露(无锡华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4095)纳肛灌肠,1次/d,以进行通便。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研究组加用星蒌承气汤进行联合治疗,具体用药:选用30 g全瓜蒌、10 g生大黄、10 g芒硝、6 g胆南星、6 g羌活,每日取1剂,加水煎煮,取药液200 mL,2次/d。2组均持续用药7 d为1疗程。

15 评价标准 于治疗前后对比2组患者痰湿证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痰湿证:根据患者阴虚、气虚、血瘀、痰湿等症状减轻程度进行评分,从无症状到严重计0-10分。神经功能:应用NIHSS量表[4],根据患者意识水平、视野、面部活动、肢体运动、感觉、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评分与神经缺失程度正相关。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统计学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痰湿证证候积分 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发病的基础为气血虚弱,在遭受过劳、情志抑郁、饮食不调等诱因刺激后,进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导致瘀血阻络、脑脉痹阻。痰热腑实证是中风病急性起病常见类型,痰热内阻,内风旋动,上扰清窍,清阳不升则经络阻滞,气血逆乱,下使腑气不通,表现为便干,排便不畅[5]。故临床治疗需有效润肠通便,通腑气,减痰热,活血通络。

在进行西医治疗时,主要通过杜密克和开塞露促进排便。杜密克即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后在结肠中被转化为低分子量的有机酸,促使肠道PH值下降,刺激肠道蠕动,并可保留肠道水分,改善便干情况。开塞露则是通过山梨醇的高渗作用促使更多水分渗入肠腔,促使大便软化,并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应,从而起到促便作用[6]。但两组药物联合应用仅单纯起到促便作用,对导致便秘的病机无明显作用,难以消除病因。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后痰湿证症候积分及NIHSS 评分均高于研究组,且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说明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星蒌承气汤可有效改善痰湿证,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其原因为星蒌承气汤中所用的全瓜蒌归肺、胃、大肠经,具有利气宽胸、润肺化痰、散结消肿、滑肠通便之效;生大黄归脾、胃、肝、大肠经,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活血祛瘀、调脂降压之效;芒硝入胃和大肠经,有泻下软坚、清热泻火之效;胆南星入肝、肺、脾经,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之效;羌活入肝、肾、膀胱经,有祛风散寒、祛湿止痛之效[7-8]。多种中药联合作用,可有效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肠道活动,起到荡涤胃肠,化浊通腑之效,同时有效清热泻火、润肺化痰、祛风除湿,改善痰湿证,从而减少痰热腑实对神经功能的损害,配合常规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胃肠及其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因中药治疗以调理为主,注重内外治疗平衡,故临床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应用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痰湿证,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药物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周喜燕,李彬,吕以静,等星蒌承气汤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自由基代谢及脑水肿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5):846-848

[2]李宝然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颅脑影像学征象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9):1010-1012

[3]贾翔,朱敏,王新志星蒌通腑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30例[J].河南中医,2015,35(6):1272-1273

[4]孫岸弢,王永炎,谢雁鸣,等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证型与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弛缓性麻痹及肢体痉挛的影响和相关性[J].中医药学报,2014,42(3):39-42

[5]陈亮,徐宏勇桃核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痰热腑实型脑中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6):2922-2924

[6]顾平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对ACI痰热腑实证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6,45(4):530-532

[7]王威星蒌承气汤对急性脑缺血 SIRS 期患者血清 D-乳酸水平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6,29(10):100-102

[8]赵成梅加减星蒌承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990-991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
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督开窍法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听音乐可改善自律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判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