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问题式教学策略浅探
2017-11-06吴智琴
吴智琴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展开知识构建,层层深入,从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再次衍生为知识体系或問题,形成新的问题空间、新的认识、新的见解。就是引发学生“生问——发话——作为”,从而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基本流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
问题式教学有助于教师主演地位的改变,使学生由课堂的旁观者变成参与的主体,从而使教师当好构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互相对话体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复习三个阶段进行问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互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正误的能力,由此实现学生对文本的吸纳、认同、质疑、重建,达到师生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目的。
一、课前预习阅读中的问题式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这是整个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求的预习往往很简单,就是将课本当中的生字词勾画下来,将课文读顺即可,这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是一门文字学科,它的特点就是生活的积累和新知识的灵活运用,因此在课前阅读预习阶段,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理解更多的知识。因此,进行问题式教学就可以将这个预习的过程变得有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问”的示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给学生做榜样。
如,一位教师在要求学生预习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茅盾的《白杨礼赞》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词,但是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勾画出生字词,而是提出这样的问题:比如,“‘恹恹欲睡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生活当中什么时候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呢?”这样的提问勾起了学生学习这个词的兴趣,也勾起了学生运用这个词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式教学
课堂教学是改革语文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而问题式教学能使课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从而避免课堂中有教师讲解无学生共鸣、有教师疲惫分析无学生求知热情、有知识重复无创新喜悦的缺失。在课堂中,让学生自我阅读、思考、解答,而教师则在整个过程中加以点拨和引导。问题式教学能使教师教学时游刃有余,使教学的知识点及重点得到落实,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应成为师生“对话”“互动”的场所已是共识,而“对话”“互动”都离不开问题,也就离不开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是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石,问题式教学体现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问题式教学架设了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1.课堂教学中总汇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个时候的课堂就要让学生就他们自己的问题进行提问、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先设疑,抛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应当是一个与教学主题紧密相扣的有效问题,然后让学生就抛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从而激发学生提问、讨论、解答的兴趣。
2.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更轻松。
2003年教育部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丰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的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问题设计的好可以使学生更加有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三、课后复习练习中的问题式教学
课后复习练习是巩固知识、加深知识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当中问题式教学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以问题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来回顾文本,而不是让学生单纯地翻着书去识记,有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进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课后的巩固练习当中,问题式教学将课内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问题式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桥梁,以此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