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理念在法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7-11-06穆云红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法律教育人本理念应用

穆云红

【摘 要】 随着政治体制的不断深入,我国加大了法治社会的建设力度。法律教育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保证法律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能够有效推动法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基于此,论文简要介绍了人本理念,并对其在法律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提高法律教育水平。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China has stepped up efforts to build a society with rule of law. Legal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ety with rule of law.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is the basis of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legal education, 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with rule of law.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humanism and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in legal educ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關键词】法律教育;人本理念;应用

【Keywords】legal education; humanistic concept;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0-0071-02

1 引言

在全球化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文化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建设和谐社会,政府加大了社会法治力度,要求公民遵纪守法,创设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环境,为社会民主提供法律保障。人本理念在法律教育中的应用,将人本理念融入法律教育活动中,让整个法律教育摆脱传统束缚,走科学的教育发展路线,推进法律教学的人性化、先进化和合理化,进一步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步伐。因此,在法律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加强人本理念的应用力度,为构建法治社会打基础。

2 人本理念概述

人本理念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具有社会性、向前性和现实性。人本理念主要内容是在教育或工作中以人为核心,尊重并理解个人意愿,充分挖掘人性中的核心价值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或教育效果。目前,人本理念发展成熟已应用到诸多领域,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实施,对启发人追求自我,挖掘内心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法律教育过程中,受法律课程特点的影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极易导致法律教育水平的降低,不利于法治化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3 目前开展法律教育存在的不足

从我国中职法律课程及活动现状来看,教师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并未将人本理念充分融入到法律教育中来,使得法律教育依然以“填鸭式”教育为主,这种传统的说教模式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创新思维,使得教学效果不明显;同时,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营造自由的法律环境,而是将国家制定的法律作为教科书进行教学。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融入人本理念,使得学生只是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而缺乏知识的运用与创新能力。

4 人本理念在法律教育中应用的核心

当代法律教育需要以人为本,需要充分尊重和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一,接受法律教育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这就要求学生接受法律教育,不断学习法律知识,日常生活中依法律己,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到忠信于法、信仰于法。

第二,学生成为法律教育的主体,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法律教育平台,使学生参与、主持整个法律教育过程。

第三,让法律教育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基础内容。教师抱着真诚、信任与尊重以及换位思考的态度,关注学生的情感、意见和价值观念,让学生在信赖教师的基础上开展教育工作。整个教育过程教师充当鼓励者、帮助者的角色,让法律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内容。

第四,法律教育活动做到因人而异。人本理念下的法律教育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应采用有差别的教育方针,让所有的学生感受到教育活动中的人文关怀,以便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法律教育活动过程中。

第五,法律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内容相结合。在开展法律教育活动过程中,需要将法律道德、个人情感、个人意志与日常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情况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培养其法律道德和人格精神,并在法律教育活动平台进行交流和学习。

第六,法律教育实践进一步完善人本主义法律教育观。将人本理念融入实践活动,从实践中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活动动机,研究学生的主观方面、个体意识、精神,健全其法律价值观。

5 人本理念在法律教育中的应用创新

第一,以学生为教育主体,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为了更好地开展法律教育工作,在老师的协助下,采用法律诊所课、法庭旁听、模拟法庭、以法学为主题的辩论赛、社区法律援助服务、法制日的宣传活动等教学方式[1]。

第二,将法律教育活动与其他课程内容相结合。如将人类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内容纳入法律专业教学中,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法学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学好法律课程[2]。

第三,加大应用性教学课程的比重,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教师须注重应用性教学课程的比重,减少知识讲解比重,增加法律素养培养内容。宜结合学生的日常活动和共同认知,通过具体的法律故事、法律援助事件、运用法律处理问题案件等来吸引学生,激发其对法律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了解并掌握法律。

第四,因材施教,注重学生整体教学效果。在法律行业中,其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法律人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并不能全部用政治教育及道德教育替代[2]。应重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来指导学生执业后与社会接触过程中人际交往的原则和尺度。

第五,以人本理念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其多方面能力及专业素质,并最终完成学生价值的自我实现为宗旨,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将自己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第六,法律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法律教育推向大众,扩大教学范围,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法律资源。人本理念的引入使得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其思维认知、个性特点都得到教育者的尊重和理解。法律教育的突破使得精英教育模式被全面否定,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得到全面开展。

6 设想

首先,人本理念法律教育还应继续向自由、个性方向发展,继续发挥学生个体的潜力,实现教育价值。全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法律教育不再局限于法律专业学生,而具有全民性、大众性。未来社会也会增强对法律素养的要求[3]。因此,人本理念法律的发展还应深化对个性和自由的尊重。

其次,人本理念法律教育还应扩大影响范围。在所有法学主干课程中都应推广人本理念,让更多的法律知识和法学逻辑进入到学生的视野,深化到学生的思维。法律课堂知识的多元化、全方位化都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内在主观能动性,挖掘其内在动能。

最后,人本理念法律教育还应向自由探究方向发展。学生需要接触司法案件实例、模拟法律審理,通过自行讨论法律问题,学习法律期刊知识,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甚至让学生在假期之中参加交换生活动,去其他地区和国家体验、交流法律认知和具体的形式。自由探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更能够让其在交流和实践中建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

7 结语

在教育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教学任务、对象也越来越复杂,为提高我国的整体教学水平,在法律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人本理念的应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有效整合法律与其他学科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法律的本质,从而有效提高法律教学效果,为社会贡献高能力人才,推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树荫,房玉春.试论从“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的转变[J].甘肃社会科学,2017(02):48-52.

【2】刘佳羽.以人为本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

【3】刘妍君.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法律意识培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0(19):84-86.

猜你喜欢

法律教育人本理念应用
应用型法律人才分层培养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