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研究述评
2017-11-06于明礼
于明礼
摘 要: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文化全球化,各民族文化之间不断碰撞摩擦背景下,重新审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传统体育养生变得十分迫切。通过收集近十年来,各体育学期刊上关于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运用归纳法、分析法等方法,整理、总结得出: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亚健康问题、促进身心健康,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以此来形成正确的健康观、价值观,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评价,以此为下一阶段研究提供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体育养生 述评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9—0092—04
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国古老的健身术,它动作简单、易学、易练,不仅适合身体健康者练习,更适合老、弱、病、残者练习。它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汇集儒、道、释、医、武的思想精华,不但具有强身健体之功效,还具备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之价值。[1]传统体育养生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入众多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思想,注重引导、吐纳、坐忘、禅定等,蕴含着丰富的人体科学和体育科学的特色民族运动。然而,随着以竞技体育为主导的西方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给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体育带来巨大冲击,已发展到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囧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1月25日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深入阐发文化精髓,支持中华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2]在全球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文化竞争已上升到国家战略中,重新挖掘整理作为本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体育养生势在必行。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输入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年限界定“2007年——2017年”,近十年的文献资料可知:关于传统体育养生的文献资料近百篇,而相对比关键词“竞技体育”“西方体育”的文献资料可谓冰山一角,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以致于认真反思。在传统体育养生近百篇的文献中,有近二分之一的比例是关于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方面的文章,可以说高校在推广传播传统体育养生过程中扮演着先行者、主力军的角色。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是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动力,更为重要的大学生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深的群体,如何权衡好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关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已成为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同时面对当前大学生身心所存在的健康问题,传统体育养生都可以给出应对办法。鉴于此,本文重新梳理近十年来,关于研究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的文献进行研究评述,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现状研究
一代伟人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印证到传统体育养生的传播与推广本身来,我们就必须要调查清楚事物发展的轨迹,了解现状,研究出对策,从而给更好的发展提供指引。关于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现状调查的研究有:姬上兵(2010年)《我国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课现状调查》中,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16所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高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并不普及,高校体育学院(系)内部的传统体育养生技术和理论课时比例安排不甚合理,主要是以技术为主,理论为辅的上课方式,针对这些问题,他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传统体育的养生教材不多,二是对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与技术的认识不够,三是专业教师的缺乏。[3]卫万一(2014)《广西独立院校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发展现状》中,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西九所独立院校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传统体育养生充满兴趣,但因相关职能部门对传统体育养生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并且教师缺乏,课程设置基本上以选修为主,需要的教学设备、场地环境都无法保障,所以大大限制了课程的顺利进展。[4]李淑梅(2016)《吉林省普通高校传统体育养生课开设现状的研究》一文对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十所高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课程内容现状、师资现状以及学生认知现状三方面,认为影响高校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开展因素有三,一师资因素:普遍反映教师数量、水平与开设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缺少专业的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老师;二场地因素:虽然传统体育养生练习不受场地大小的影响,但是从自然锻炼的角度讲,相对僻静的场地不具备;三教学形式因素:目前传统体育养生课多数停留在你教我练,你停我看的传统模式,容易使练习者形成粗糙感。[5]此类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但学者通过点的调查还是能够反映当代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为下一阶段研究打下基础。
2 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可行性、必要性研究
2.1 可行性研究
鲁鹏(2007)《普通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公共课的可行性分析》中认为,传统体育养生具有健身健心作用,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是发展民族体育的需要,是终身体育的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与世界接轨,在普通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公共课,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是必要可行的。[6]李春兰(2012)《民族传统养生走进高校体育课堂的探究》一文中,从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讲求身形俱养、注重饮食养生、强调适度的体外运动、养生遵循节令变化等入手,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对高校体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改变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功效,易于把体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实现终身体育;并从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7]李菲菲(2013)《普通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可行性研究》分析讨论,认为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并提出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开展有助于高校体育课改革、符合素质健康教育要求、适合终身体育要求,有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8]endprint
2.2 必要性研究
田文林等(2007)《高校体育课发展传统体育养生的必要性研究》一文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亚健康状态,随机抽取150名大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得出,传统体育养生在调整亚健康状态表现出四方面的功效:具有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功效;具有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功效;具有调整心理、涵养道德的功效;具有快速消除疲劳的功效。[9]严小伟等(2010)《我国普通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必要性之分析》一文中,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起源、含义等文化深层次出发,结合目前我国高校重西方体育,对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不够深入的开展现状,认为无论从终身体育需求还是强身健体的作用考虑,在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都很有必要性,可以更好地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弘扬民族文化以及塑造人格涵养道德。[10]李文敬等(2015)《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必要性》中研究表明,目前全国80多所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他们认为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及学科建设完善的需要、学生健康的需要、传统体育养生传承的需要;并结合自己学院的师资、场地、经验等方面内容,提出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各方面已具备开设传统体育课程的条件,在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已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11]
3 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价值研究
3.1 文化传承价值
吴建婷(2014)《传统体育养生在高职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及独特效果的健身延年理论和方法,反映我们民族的世界观、生命观及整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可以说传统体育养生教育既是健康教育、养生教育,又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它的内容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12]白源源(2015)《传统体育养生课在高校中的推广》写到,传统体育养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受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太极发生观、天人整体观、圆道运动观等以及动静有序的影响而形成,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加大传承体育养生的教学,学习儒、医、释、道诸家的养生思想,促进中华养生理论的发展,对继承、发扬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精华,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内在的信仰、思想、文化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3]杨兆麟等(2016)《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传统体育养生在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借鉴和融合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容,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体现了古代先哲的经典辩证思想,也将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医保健方式与其融会贯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重要民族的价值观念,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融入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4]
3.2 树立健康观价值
张敏(2011)《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高校体育健康教育要让学生正确了解人体、理解健康的意义,从科学性、知识性方面为从事体育活动打下良好基础,注意对传统医学和体育养生观的学习,特别是应注意了解身体内部的活动规律和运行机理,达到身心并练,与自然和谐发展,不能只注重生理上的健康,更应学会心理上的调节,高校体育健康课程应汲取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精华,在养生锻炼中获得美化的心灵、健康向上的力量和努力奋斗的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15]李明等(2014)《论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中认为,只有身体、心理和环境的共同健康结合,才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可见只有人体的生命系统与环境相和谐,才能更好的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传统体育养生正好越来越契合这一思想,例如传统体育养生非常注重五脏六腑等器官在锻炼过程中的合理调节,使意和气很好地调节身体和心境的统一化,从而达到身体的健康,培养健康的价值观。[16]宋文利(2017)《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意义研究》中则写到,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不是一种形式的教育,而是让学生真正将自身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周围的环境有机地协调在一起,最终达到通过不断地运动来提高身体的机能,与自身的生活环境协调发展。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主要讲究的是“性命双修” “调身、调息、调心”的观点,让学生明白健康的真正意义所在,健康不仅是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身心積极乐观,才能享受生活、热爱生活,为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奠定基础。[17]
3.3 健康心理价值
孙良等(2009)《浅析体育养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文中,针对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结合传统体育养生注重整体性、注重身心兼修、注重天人协调、强调摄养生活化、强调一溉之功、强调大道其然等特点,认为经过传统体育养生的气功锻炼、太极拳、五禽戏的练习,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具有转移的作用,促进体内内啡肽的释放,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使心态平衡、心里压力松弛,情绪稳定,乐于与其他交往,做到人际关系和谐。[18]高会军(2009)《传统体育养生对大学生健康调节的作用》中,也对传统体育养生调节心理作用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传统体育养生不仅讲究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自然,还讲究修身养性,情绪稳定,强调清新寡欲,知足常乐,注重思想集中,精神内守,摒除杂念,这非常利于消除人的烦恼和缓解人内心的矛盾,使之情绪稳定、心情舒畅、脾气改善、人际关系和谐、生活有规律、注意力集中、适应能力增强,在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修身养性中潜移默化,陶冶情操,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19]吕振宇(2011)《传统体育养生对促进体弱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之研究》一文中,认为传统体育养生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原因有四:一是养生功法自身的特性和功效所致,要求舒松自然、精神集中、意守丹田,能够使练习者放松身心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之功效;二是体弱的大学生通过练习传统体育养生,其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解决了后顾之忧,心理更容易趋向健康的方向;三是体弱的大学生在练习传统体育养生过程,增进了他们之间以及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了他们的社会化发展;四是学会养生功法之后,有一种成就感,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使其内心得到一些慰藉。[20]endprint
3.4 终身体育价值
金亚宇(2010)《传统体育养生在未来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中认为,通过传统体育功法的练习,学生的亲身实践能得到体会和感悟,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得到愉悦的享受,渐渐悟出其内在的意蕴之深,技巧之妙、意境之美。且传统体育养生包涵的内容丰富,不受场地限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选择不同的练习内容,当学生离开学校时,掌握的不是一门或者两门技术,而是一种自我锻炼的技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坚持锻炼,使之终身受益。[21]张敏(2011)《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还写到,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功能,此时积极参与锻炼,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助于提高和保持大学生阶段生理健康水平,通过传统体育养生的学习,不断深化学生对体育健康课的认识水平,使学生正确理解健身的含义方法,树立科学理性的终身体育思想。[15]权龙(2012)《浅谈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对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作用》中,对传统体育养生在养成终身体育思想中的优势进行了总结:一是传统体育养生动作易于掌握;二是传统体育养生自主性较强;三是传统体育养生锻炼经济成本较低,这也是其他运动项目所不能比拟的。[22]
3.5 其他价值
牛永刚(2007)《中华传统养生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一文中,提出传统体育养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鉴别能力,中华传统养生学中包含有《周易》、气功的丰富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大学生眼中往往具有神秘色彩和神奇功效,通过学习,让他们明白其中的原理,打消他们盲目崇拜的思想,使他们正确的看待听起来很神秘的文化,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成长,还能够提高他们对于伪气功、伪科学的辨别力,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提高自身修养。[23]任鑫洁(2010)《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和意义》中则认为,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具有体育史课程的价值,能够使同学们增长历史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和拓宽思维,能够运用本门学科和历史知识在今后的社会体育工作中发挥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及精神文明建设,还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开阔眼界,继承文化遗产,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4]李文军等(2011)《论传统体育养生对促进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作用》一文中谈到传统体育养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审美艺术素质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在精心的讲解、正确示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会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美、历史美、动作美,并且根据养生套路的编排,富有节奏的深入发展,表现出练习者运动的节奏感、运动的姿态美,在演练的时候与静态走势、动态动作的良好衔接,形成动、静态美。[25]宋文利(2017)《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意义研究》一文中还写到,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的开展还有助于体育教育内容的丰富。传统体育养生的核心理念“天人合一”“人本思想”,表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和谐美德,很多传统的高校体育项目一直沿用到现在,丰富了体育教育内容,同时还具有竞技性、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不仅起到健身的效果,还培养了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17]
参考文献:
[1] 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 新华网 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25/ c_1120383155.htm.
[3] 姬上兵.我国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课现状调查[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3):64-65.
[4] 卫万一.广西独立院校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发展现状[J].学理论,2014:200-201.
[5] 李淑梅.吉林省普通高校传统体育养生课开设现状的研究[J].文化视野,2016:367.
[6] 鲁 鹏.普通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公共课的可行性分析[J].科教文汇,2007(10):140.
[7] 李春兰.民族传统养生走进高校体育课堂的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152-153.
[8] 李菲菲.普通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8):80-82.
[9] 田文林,陈钢.高校体育课发展传统体育养生的必要性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8):217-218.
[10] 严小伟,宋志毅,杨建华.我国普通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必要性分析[J].科技信息,2010(08):232.
[11] 李文敬,刘 湘.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开设传统体育养身课程的必要性[J].运动精品,2015(5):45-47.
[12]吴建婷.传统体育养生在高职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4(86):112-113.
[13]白源源.传统体育养生课在高校的推广[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5)108-110.
[14]杨兆麟,张 蘅.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11):143-144.
[15]張 敏.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J].大理学院学报,2010(04):61-64.
[16]李 明,孔祥云.论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体育教育,2014(11):161.
[17]宋文利.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意义研究[J].运动,2017(157):104-105.
[18]孙 良,孙越鹏.浅析体育养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12):123-126.
[19]高会军.传统体育养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调节的作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5):99-101.endprint
[20] 呂振宇.传统体育养生对促进体弱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之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7):93-94.
[21] 金亚宇,曹莉娟.传统体育养生在未来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贺州学院学报,2010(1):111-113.
[22] 权 龙. 浅谈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对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作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0):139.
[23]牛永刚.中华传统养生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85-86.
[24]任鑫洁. 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和意义[J].科技信息,2010(16):255.
[25]李文军,孙春艳,杨文龙. 论传统体育养生对促进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197.
Review of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Sports Regimen in Universities
Yu Mingli(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21,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spor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new era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each na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llision and friction, it has become a very urgent to re-examin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a carrier of traditional sports. Through the collection of nearly ten years, 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sports related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terature of school sports, the use of inductive method, analysis method, sorting, the study summarizes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 out traditional physical health problem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healthy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establish the idea of lifelong sports, in order to form a correct view of health, values,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so as to provide the direction of the next stage.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traditional sports regimen review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