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灯舞民俗文化传承研究
2017-11-06朱小芳曾文华
朱小芳+曾文华
摘 要:文章运用实地调查等方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视角对广东省平远县船灯舞的传承和保护进行研究。结论:船灯舞民俗文化是平远县的宝贵财富,蕴含中华民族对收复台湾的世代愿望,但是目前船灯舞处于濒临失传的状态。在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是:欠缺民俗文化的传承人;政府保护着眼于经济效益,缺乏具体的可行性政策;技术动作和表演形式是否要改编创新等。建议:加强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文化发展提供经济基础;改编创新技术动作和表演模式;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关键词:民俗体育 文化传承 船灯舞 平远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9—0086—03
平远船灯舞是一项极富有客家地区特色的原生态民俗文化,是客家人民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着我们祖先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现今这项民俗文化正处于濒临失传的状态。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探讨平远船灯舞的传承和保护的路径将为我国民俗体育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丰富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
1 平远船灯舞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
1.1 平远船灯舞民俗文化是平远县的宝贵财富
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有助于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民俗体育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模式越来越受欢迎,这种模式给地区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提高当地的经济生活水平。例如云南丽江、黑龙江同江赫哲族等地,都因其利用当地民俗文化优势,发展民俗旅游使经济水平出现了迅速增长。[1]平远船灯舞作为平远县唯一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保护与传承这项民俗体育文化,挖掘其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旅游不仅能为游客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能给当地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
1.2 平远船灯舞蕴含中华民族对收复台湾的世代愿望
平远船灯舞是根据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它表现内容源于民间关于清帝为祭奠征台(湾)牺牲的将士,驾临福建汀江一带,突遇暴雨狂风,幸有渔民公孙俩奋勇将帝送到江北的传说。[2]它间接地反映了清朝最高统治者收复台湾这一历史痕迹,表现了中华民族对收复台湾的世代愿望。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大底线之一“论领土完整”中强调:“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收复台湾是历史的必然,习总书记的这番讲话和平远县人船灯舞的寓意是一致的,同样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收复台湾的世代愿望。
2 平远船灯舞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紧迫性
马林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写到:“当科学的田野民族学方法和目标初具形态,当人们在受过全面田野工作的训练开始到野蛮社会中去研究他们的居民,这些东西就从外面的眼皮子底下消失了。[3]虽然平远船灯舞在2006年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受城市化进程加速及文化交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船灯舞这种民俗传统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保护和传承平远船灯舞迫在眉睫。
3 平远船灯舞民俗文化濒危的原因
大量研究表明,影响文化变迁最终导致文化濒危的原因很多,对于平远县的船灯舞而言,文化交流、社会进步的影响是导致其民俗文化处于濒危状态的两大重要原因。
第一,平远船灯舞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平远船灯舞曾受邀参加许多著名的演出,如1999 年广东省迎澳门回归 “同奔五彩路”大型文艺演出,2002 年 “天涯共此时”第二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等。[4]在与世界各地的交流与融合中,平远县人民主动学习与吸收其它地区的文化,并在船灯的制作材料、表演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从表面上看,似乎有利于船灯舞的传承发展和绽放光芒;但由于汲取的文化未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再加上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使得船灯舞这项民俗文化的生态失衡,失去了生存资源,失去生存空间,失去自身完整性。[5]最终,使得平远船灯逐渐消失在各大表演舞台上。
第二,社会的进步使得传统文化被新的文化所取代。根据访谈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可知,在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发达和社会进步的时代,人们的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他们更倾向于追求个性化的事物,对于传统文化他们甚至持怀疑与否定的态度。
4 平远船灯舞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问题
4.1 欠缺民俗文化的传承人
文化的传承需要人,而人才的流失必然造成文化的传承断层。第一,传承人和表演者所受的待遇普遍偏低,造成传承热情的下降。第二,在现代时尚文化的冲击下,年轻一代大多推崇对现代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的追求,导致平远船灯处于弱势地位,生存和表演空间受到严重影响和压缩。第三,平远县的大多年轻人涌入城市谋生且价值观的转变,导致对“船灯舞”这一民俗体育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不够。第四,目前尚存的老艺人年迈体弱,欲传无人,年轻艺人青黄不接,使得平远船灯舞的传承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
4.2 政府保护着眼于经济效益,缺乏具体的可行性政策
有些政府部门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保持着重申报、重名錄、轻保护的态度,他们着眼于经济效益,只将注意力放在申报非遗名录上来提升政绩,对流落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传承缺乏具体可行的政策。通过访谈平远县文化馆的韩馆长得知,政府对全民学习船灯舞民俗传统文化缺乏指导和支持,导致现在大多村民们学习传统文化都带有功利性,表演者只有在演出比赛前才会练习,并没有当成日常活动来进行,这严重影响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4.3 技术动作和表演形式是否要改编创新
如今,“船灯舞”的表演,只是在对其挖掘、传承的过程中流传下来的一些简单化的技术动作,失去了其原有的难度动作和复杂动作,表演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创新点。[6]再加上传承人对“船灯舞”的动作是否要创新?能不能创新?怎么创新等问题犹豫不决。一部分人认为:“船灯舞是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留下的东西不能变”。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船灯舞的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吸收一些好的东西,在不改变其原有文化内涵等的基础之上对其部分技术动作和表演形式进行改良。由于技术动作单一,表演模式陈旧,导致部分观众视觉审美疲劳,特别是年轻人对学习“船灯舞”缺乏兴趣,这给船灯舞的传承和保护增加了难度。endprint
5 平远船灯舞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5.1 加强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
拓宽传承人的发展空间,解决“船灯舞”表演者的生活保障问题,是“船灯舞”运动发展的根本所在。政府可以通过津贴的方式来吸引传承人,每年拨经费来补贴这些传承人,鼓励他们钻研技艺,或者派传承人到当地学校对学生进行栽培和知识传授,然后定期组织专家对“船灯舞”传承人的技艺成就和教学传承工作进行评估,对项目拔尖人才给予额外资金奖励,鼓励传承人多出成果。另外,Ken Hale指出,学校由于地缘和民族资源优势,在教育中开设某一类民俗文化课这一传承方式,能更好地增加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本土民俗传统文化资源和维护民俗传统文化的命脉。[7]
5.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文化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关于船灯舞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要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六字”国家保护方针。[8]除了需要强大的执行力与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专业技能外,更需要资金的支持和投入,这不仅是物质上的保障,也是国家对于传统文化重视度的最直接体现。只有拥有足够的经济保障,传统文化才能保持下去;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理论的保护措施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让村民们在接触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文化时不自卑而坚持自己的文化[1]。在调研中发现,一方面,由于村民们参加演出得到的酬劳较少,他们大多都不愿参加;另一方面,政府的指导和支持较少,导致参加表演的人员不确定和排练时间的匆忙,这都不利于船灯舞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若政府加大对民俗活动开展的投资,村里相关民俗活动的开展会更具规模化,愿意参加的村民会更多,将有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再学习。
5.3 改编创新技术动作和表演模式
对民俗传统文化一成不变的保护只是一种理想,它既不切实际,也不符合文化演化的规律,文化创新才是保护非遗的根本出路。[9]鲍曼提到,表演就是“一种言说的方式”,它不是表演的本身,而是隐含在表演下的文化产生的语境以及互动。[10]平远船灯舞是融工艺制作、舞蹈表演、器乐演奏于一体的,若能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对船灯舞表演的装饰、舞姿、配乐和表演模式上加入新的元素,并对其进行改编创新,将会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参与这项民俗体育活动,进而促进船灯舞这项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和发展。
5.4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蕴含着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这使得其往往成为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地方文化产业品牌。[11]平远船灯舞曾多次参加省内外的大型演出活动,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通过实地考察得知,平远“船灯舞”已成为国家级3A旅游景区,差干镇五指石景区的特色品牌节目。此外,10月份正是平远县脐橙、柚子等水果成熟的季节,若在这个时间段开展采摘节并迎合船灯舞的表演,这既能让当地人重新拾起采摘野果的传统,又能收获经济效益。这些活动不仅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具有深远的文化和社会效益,是平远县打造文化产业品牌的重要模式。最后,当地旅游部门要抓住机遇,对平远县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做好推出去和引进来的工作,在宣传推广优秀民俗文化的同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6 结语
在平远船灯舞民俗文化濒危失传的历史背景下,加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收集和抢救是目前的主要任务,实现文化的传承才是保护传统文化真正的“抢救”措施。平远县人民政府应提取船灯舞优秀的元素,将其运用到演出中,努力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使船灯舞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和青.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及其传承问題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6.
[2]吴 飞.梅州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以平远船灯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12(09):26-30.
[3]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转引自萨林斯著.甜蜜的悲哀[M].王铭铭,胡宗泽译.三联书店,2002.
[4]李 华.平远船灯的渊源、意义及其保护[J].文化遗产,2013,(02):151-156,161-162.
[5]方李莉.“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非遗”保护[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31.
[6]舒云久,张晓林,何 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以黄龙溪古镇火龙灯舞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0):36-37.
[ 7 ] H A L E K . E n d a n g e r e d l a n g u a g e s [ J ] . Language,1992(1):1-42.
[8]谭广鑫,赵文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遗产保护基本方法与原则[J].体育文化导刊,2017(01):68-72.
[9]李 平,王 辉,赵功群,张 丰.基于传承人视角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4):70-75.
[10]查理德·鲍曼.“表演”的概念与本质[J].杨利慧译.西北民族研究,2008(2): 31.
[11]鲍方旋.经济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6.
Research on the Folk Culture Heritage of Lamp Ship Dance
Zhu Xiaofang Zeng Wenhua(P.E. College of Huanan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China )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lamp ship dance in Pingyuan, Guangdong province,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eritag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olk culture of Pingyuan lamp ship dance is a valuable treasure, which contains the Chinese nations desire to reclaim the Taiwan, but it is in danger of being lost. The problem with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is: the inheritance people is not enough; government protection focuses on economic benefits and lacks concrete feasibility policies; whether the technology and performance form should be adapted for innovation. The suggestion shows that: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people; increasing investment and providing economic basis for cultural development; adapt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and performance modes; making local specialty brands.
Keywords:folk sports cultural heritage lamp ship dance Pingyua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