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治疗术式及效果分析

2017-11-06周椿昊

当代医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基底节开颅血肿

周椿昊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治疗术式及效果分析

周椿昊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术式治疗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资料,按照手术治疗术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开颅手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残余血肿量及GOS预后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评分降低程度更加显著,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GOS预后较好率7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GOS预后较好率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是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残余血肿量的重要措施,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开颅手术;神经内镜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高血压及长期脑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破裂或动脉瘤破裂,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其会显著提高患者的死亡率[1]。传统开颅手术存在切口长、定位出血点困难等问题,治疗效果有限,因此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手术方式[2]。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手术作为先进的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的优势,利于患者的恢复。本次研究对不同手术治疗术式治疗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并选择6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择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均伴有高血压病史,并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0.15±2.68)岁,男18例,女12例,发病时间2~40 h,平均(12.36±5.37)h,血肿量30~80 mL,平均(45.83±10.52)mL,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5~14分;观察组患者年龄23~44岁,平均年龄(30.65±2.47)岁,男17例,女13例,发病时间2~38 h,平均(12.02±5.13)h,血肿量30~80 mL,平均(45.62±10.70)mL,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5~14分。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血肿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选择患者额颞取“∩”或“+”进行切口,切口长度在10~15 cm之间,将皮肤、皮下及颞肌进行逐层切开,在进行止血处理后,将皮瓣牵开。随后利用铣刀开骨窗,直径为6~10 cm,并采用“∩”或“+”切开硬脑膜,并利用脑穿刺定位血肿方向,明确深度,将脑实质切开后,利用棉片覆盖造瘘通道壁将其牵开,随后进行血肿清除,利用电凝方法控制血肿腔内活动出血,最后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颅。常规进行抗感染处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首先利用CT扫描明确血肿中心,并取纵行皮肤切口,长度为4 cm。将皮肤、皮下及颞肌进行逐层切开,在进行止血处理后,利用乳头牵开器牵开,并利用铣刀开骨窗,直径为3 cm,并采用“+”切开硬脑膜,并利用脑穿刺定位血肿方向,明确深度,将脑实质切开后,通过吸出血肿降低颅内压,并利用X线胶片做成直径为2 cm圆筒状内镜通道放入血肿腔,随后利用神经内镜配合吸引器和双极电凝进行神域血肿的清除,利用电凝方法控制血肿腔内活动出血,最后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颅。常规进行抗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残余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GOS预后评分进行比较分析。GOS预后评分[3]:1~2分为预后不良,3~5分为预后较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分数越低,神经功能越好。并发症包含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及多功能衰竭。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17.0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残余血肿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残余血肿量比较分析(±s)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残余血肿量比较分析(±s)

项目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残余血肿量(mL)观察组(n=30)110.62±20.12 309.25±155.84 3.12±2.15对照组(n=30)156.93±40.36 472.16±142.96 9.62±7.12 t值5.62 4.22 4.78 P值<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评分降低程度更加显著,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分析(s,分)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分析(s,分)

P值>0.05<0.0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30)34.12±7.69 8.42±2.85对照组(n=30)34.08±6.28 16.42±4.13 t值0.02 8.77

2.3 两组患者GOS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GOS预后较好率76.67%(23/3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11/30),GOS预后较好率46.67%(14/3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GOS预后较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作为病死率较高的临床疾病,目前对其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式[4]。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出血量多、创伤大和残余血肿量多等问题,造成患者仍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5]。传统开颅手术主要是肉眼寻找出血点,困难度较大,且采用棉片压迫方式止血,止血不确切,很容易出现热源性脑损伤[6]。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发展,近年来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手术逐渐得到推广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和效果显著等优势,神经内镜可以选择不同角度的观察镜进行血肿腔的观察,且可以通过放大功能呢过进行出血点的寻找,能够有效避免周围脑组织被器械损伤[7-8]。但在使用神经内镜时,需要注意不断调整观察镜的深度和角度,及时进行内镜镜头的擦拭,避免影响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不同手术治疗术式治疗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手术具有减少手术时间和降低术中出血量的作用,且对血肿物清除更加完善。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评分降低程度更加显著,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手术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GOS预后较好率7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GOS预后较好率46.67%,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手术安全性较高,利于提高患者预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对青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手术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和改善预后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赵丽萍,高阳,杨文.立体定向及显微手术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4-6.

[2] 王启华,鲁大双,崔杰,等.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治疗术式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2):1258-1259.

[3] 张文学.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33-34.

[4] 陈鹏.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分析[J].微创医学,2016,11(1):117-118.

[5] 郭良文.两种手术方式及保守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66-68.

[6] 李毅钊,钟志坚,孙海鹰,等.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6,43(1):12-15.

[7] 钱明,赵伟,蔡刚.小骨窗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3):3889-3891.

[8] 解岗.个体化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45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0):1373-1374.

d oi:10.3969/j.issn.1009-4393.2017.31.065

猜你喜欢

基底节开颅血肿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