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2017-11-06刘利艳罗刘飞春邱宇安王文红李阿玲郑志难王佳丽唐军华傅永芹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药品我院报告

刘利艳 罗刘飞春 武 乐 邱宇安 王文红 李阿玲 郑志难 王佳丽 唐军华 傅永芹

江西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刘利艳 罗刘飞春 武 乐 邱宇安 王文红 李阿玲 郑志难 王佳丽 唐军华 傅永芹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以减少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收集江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报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网络平台的413例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类别、所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3例ADR中男性242例、女性171例;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居多,占86.92%;原患疾病中呼吸系统肿瘤所占比率最高;铂类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23.73%,主要为恶心、呕吐和腹泻;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中,消化系统所占比例最高,达24.09%。结论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应加以重视,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以保证用药安全。

抗肿瘤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17,32:1553~155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以及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1-2]。迄今,以手术、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仍为癌症治疗的基石[3-5]。

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症细胞的同时对正常机体细胞也产生了极大的损伤,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化疗疗程的延迟或中断,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6]。

我院为肿瘤专科医院,抗肿瘤药物是临床治疗肿瘤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类。为了探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了解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常用抗肿瘤药物类型及ADR的临床表现,对我院2013年至2015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不良反应报告中抽取的413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在临床上做好预防,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7-1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413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应用Excel表格和手工筛选的方法,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原患疾病的分布、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肿瘤药物类型、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1.2 统计学方法

将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不良反应报告数据汇总至Excel电子表格,然后采用手工筛选和系统抽样的方法最后得到413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并统计分析。

2 结果

413例不良反应共涉及27种抗肿瘤药物,其中发生ADR较多的药物依次是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参麦。413例ADR报告中药物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极少为口服给药;所用药物大多数为注射剂。

2.1 一般情况

2.1.1 年龄与性别 413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242例(58.60%);女性171例(41.40%),年龄为2~79岁,平均年龄52.16岁,均为肿瘤患者。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偏多;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居多,占86.92%。各年龄组ADR发生病例数及构成比见表1。

表1 各年龄段不良反应(ADR)分布情况/例

2.1.2 原患疾病的分布 413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涉及的疾病分布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肿瘤(29.78%),尤其是肺癌(16.71%),其次为消化系统肿瘤(23.49%)和淋巴瘤(20.34%)。具体疾病分布见表2。

2.2 不良反应涉及的抗肿瘤药物类型

413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10大类抗肿瘤药物。其中,铂类药物发生率最高,占23.73%(98/413);其次为中成药,占20.34%(84/413)。见表3。

表2 各原患疾病的ADR分布情况/例

2.3 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对413例不良反应按照其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在这些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消化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在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中位居前3位,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4.09%、19.12%、13.58%。见表4。

2.4 发生ADR后被疑药品使用情况

413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未在使用被疑药品359例,占86.92%;再次使用被疑药品41例,占9.93%;被疑药品是否再次使用不明的有13例,占3.15%。

3 讨论

抗肿瘤药物依据其性质和来源主要分为: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植物药、激素和其他类。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缺乏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可发生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并且比一般药物发生率高,程度严重[12-14]。

在413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女性的近1.5倍。从发生ADR的年龄段来看,任何年龄组都可发生不良反应,但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发生率最高,达86.92%,和中老年人肿瘤发生率高的实际情况相符。因为中老年患者较青年患者的脏器功能方面有所减退,对于药物的代谢和消除均有所减慢,致使血药浓度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因此对中老年患者进行放疗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既往病史、既往用药史,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做到抗肿瘤药物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表3 不良反应涉及的抗肿瘤药物分布情况

413例ADR报告中涉及27种抗肿瘤药物,其中铂类抗肿瘤药物引起的ADR最多,为98例,占总ADR的23.73%;其次是抗肿瘤中成药,有84例,占所有ADR的20.34%。413例ADR报告中累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中,消化系统损害最多,有126例,占总ADR的24.09%,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主要是因为抗肿瘤药物损伤消化道黏膜,引起肠嗜铬细胞释放5-HT等物质,刺激肠壁迷走神经的5-HT3受体,兴奋延髓的呕吐中枢;其次是因为药物作用于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呕吐。其中、恶心、呕吐和腹泻是最常见的抗肿瘤药物早期不良反应,接受化疗的80%患者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有奥沙利铂、顺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紫杉醇等,此与这些抗肿瘤药物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相符。对于使用抗肿瘤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用止吐药可减轻症状。止吐药中治疗指数较高的药物为5-HT3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托烷司琼等,也可采用行为疗法进行治疗,提倡联合用药。在413例ADR报告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例数位居第二,占所有ADR的19.12%,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包括皮疹、皮肤瘙痒、颜面潮红等。该类反应主要由紫杉醇、长春碱、门冬酰胺酶等引起。对于过敏反应的处理以预防为主,如应用门冬酰胺酶(L-ASP)之前应做好皮试,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给药以及做好相应的预处理,用药期间严密的观察患者的情况,以便发生过敏反应时能够及时处理。一般过敏反应可以用激素治疗[6]。413例ADR报告中血液系统损害的不良反应39例,占7.46%,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包括血小板减少,血细胞下降、凝血功能障碍。骨髓抑制也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毒副作用,发生骨髓抑制的药物主要有吉西他滨、紫杉醇、长春瑞滨等。对于抗肿瘤药物所致骨髓抑制,需要加强化疗前后的血液系统监测,在发生白细胞数、血小板减少或贫血时可分别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血小板生成素(TPO) 或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并采取支持对症处理[15]。

表4 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以及临床表现

综上,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种类多样,医护人员及患者应重视,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既往用药情况以及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发生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表力求详细,以便对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提高不良反应监测的质量,增强临床对于不良反应的预防意识,使患者得到更有效、安全而经济的药物治疗。

[1] Siegel RL,Miller K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6〔J〕.CA Cancer J Clin,2016,66(1):7-30.

[2] Torre LA,Siegel RL,Ward EM,et al.Glob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and trends-an update〔J〕.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2016,25(1):16-27.

[3] Allemani C,Weir HK,Carreira H,et al.Global surveillance of cancer survival 1995~2009: 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or 25676887patients from 279 population-based registries in 67 countries (CONCORD-2) 〔J〕.Lancet,2015,14,385(9972): 977-1010.

[4] Gou LY,Niu FY,Wu YL,et al.Differences in driver genes between smoking-related and non-smoking-related lung cancer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J〕.Cancer,2015,121(Suppl 17):3069-3079.

[5] 王伟兰,伍建宇.1例非小细胞肺癌透析患者的抗肿瘤治疗方案选择〔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12(6):351-353.

[6] 徐宝兰,洪金花,李金高,等.肿瘤临床化疗护理〔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80-117.

[7] 陈海云.474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11):676-682.

[8] 徐广俠.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182-183.

[9] 王儒强.我院339例抗肿瘤药物及辅助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淮海医药,2014,32(2):225-226.

[10] 孙维红,徐保宁,马泽通,等.抗肿瘤相关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91-94.

[11] 王 雷.我院2009~2013年抗肿瘤药不良反应分析报告〔J〕.医学信息,2015,28(8):249-251.

[12] 朱依谆,殷 明.药理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65-585.

[13] 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21-773.

[14] 张石革.抗肿瘤药所致不良反应的防治与合理应用原则〔J〕.中国医药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12):1060-1063.

[15] 孙 燕.关于抗肿瘤药物分类的共识建议〔J〕.循证医学,2004,4(3):190-191.

(编辑:甘艳)

TheAnalysisofAdverseReactionsofAntitumorDrug

LIULiyan,LUOLiufeichun,WULe,etal.

JiangxiCancerHospital,Nanchang,330029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induced by anti-cancer drug, reduce its incidence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afe use of antineoplastic drugs clinically.Methods413 cases with ADR of antineoplastic drugs were collected.Age,sex,kinds of drugs,ADR-involved organs or system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ResultsIn 413 ADR cases,242 were male and 171 were female,anti-cancer drugs-induced ADR mainly occurred in male.The incidence of ADR occurred in the patients older than 40 was 86.92%.Digestive system neoplasms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in disease of original.The platinum-induced ADR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23.73%),ADR-involved organs or systems mainly affected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which mainly included nausea,vomiting and diarrhea.Conclusion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work of monitoring ADR induced by anti-cancer drugs and our best should be paid to prevent ADR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rug usage.

Anti-neoplastic agents;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Rational drug usage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5492;编号:20155508);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研课题(编号:2014A026)

330029 江西省肿瘤医院(刘利艳,罗刘飞春,武 乐,邱宇安,王文红,李阿玲,郑志难);344000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罗刘飞春);201322 上海市浦东新区六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佳丽,唐军华,傅永芹)

10.3969/j.issn.1001-5930.2017.09.047

R730.53

A

1001-5930(2017)09-1553-04

2017-01-22

2017-03-20)

猜你喜欢

药品我院报告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报告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报告
报告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