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康方言中的分音词研究

2017-11-06

关键词:太康字音韵母

席 德 育

(中南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太康方言中的分音词研究

席 德 育

(中南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分音词是汉语方言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太康县地处河南省东部,属于中原官话的洛徐片。通过对太康话中分音词的分析及与其他方言分音词形式的比较,得出该类词语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原因,为汉语方言及汉语史的研究提供材料依据。

太康方言;分音词;复辅音

一、太康方言及分音词概说

《括地志》云:‘陈州太康县,本汉阳夏县也’。”[2]2356今太康县小吴村仍存有吴广塔。

李荣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以古入声字在今天官话方言中声调读音的差异作为衡量标准,把官话方言划分为8个区。见表1。

表1 官话方言分区表

资料来源于李荣的《汉语方言的分区》.

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属中原官话,古清音字、古次浊音字今读阴平调,古全浊音字今读阳平调[3]8。钱曾怡把中原官话区又分为郑曹、蔡鲁、洛徐、信蚌、汾河、关中、秦陇、陇中、南疆等9个小片。周口市辖区划归蔡鲁片,独太康县划归洛徐片。蔡鲁片和洛徐片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普通话中、两组声母的读音,蔡鲁片一律读为,洛徐片与普通话相同,如姿、之、僧、声等;二是中古梗摄开口二等入声字,蔡鲁片韵母读ei音,洛徐片韵母读ai音,如白、摘、客、革等[4]77。具体区别见表2。

表2 蔡鲁片、洛徐片方言点曲阜、洛阳的代表字读音比较

在现代汉语方言里,有分音词现象,就是把1个字分成2个音节来说。先秦文献中已存在此种分音词现象,《尔雅》就有“祶,大祭也”[5]363的说法。“祶”与“大”声母相同(定母),“祶”与“祭”韵母、声调相同(月部、入声),大祭与祶就构成分音词与本字音的关系。赵元任指出,分音词就是把本字音拆开成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例如妈m-a,在声母后面加一个韵母如ai,成为mai,在韵母前加一个声母k成为ka,于是妈就说成买旮mai-ka。为便于称述,mai可以叫作妈的声母字,ai叫附加韵,ka叫韵母字,k叫附加声,把附加声和附加韵(包含声调)组合起来就是附加音kai[6]364。与此类似,太康方言中嗅[iou3 3]的分音词为吸溜[iɛ3 3liou3 3],可以称分音词吸为本字音嗅的声母字,分音词溜为本字音嗅的韵母字,附加音是[liɛ3 3]。余可类推。

瑞典是2019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合作伙伴国,此次合作深化了瑞典和德国政府于2017年初签署的双边合作伙伴关系。在本次博览会上,瑞典将呈现四大亮点,包括电动交通、电子医疗、创新测试设施以及中小企业数字化。瑞典的中央展区位于27号馆内,另有多个技术展区遍布整个博览会。配套活动包括瑞典—德国商业峰会,以及有关瑞典创新和商业机会的各类论坛和交流活动。

二、太康话分音词类别

分音词中的声母字、韵母字一般没有固定的字形,写出的字形也只是为了提示字音而已,也就是说只表音而不表义。太康话里有一些分音词,出现于日常口语交际之中,如扒的分音词,可以写作不拉,也可以写作布拉、卜拉、拨拉等。扒在太康方言中的字义是移开、拿开,与拨、布、卜、拉等字的字义没有关联。文中依从侯精一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写法①。按照太康方言中的读法,把本字音划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等4类。

① 本字音为开口呼,如(冒号前为本字,冒号后为分音词,下同):

齁[xou5 3]:呵喽[x3 3lou5 3],蓬[p‘2 4]:扑棱[p‘u3 3l2 4],扒[pa3 3]:薄拉[pu3 3la3 3],疤[pa3 3]:疤瘌[pa3 3la3 3],兜[tou3 3]:兜喽[tou2 4lou3 3],抖[tou2 4]:抖喽[tou3 3lou2 4],耷[ta3 3]:耷拉[ta3 3la3 3]。

② 本字音为齐齿呼,如:

③ 本字音为合口呼,如:

滚[kun3 3]:骨轮[ku3 3lun3 3],孔[k‘u2 4]:窟窿[k‘u3 3lu2 4],划[xua3 5]:乎拉[xu3 3la3 5],轰[xu3 5]:呼隆[xu3 3lu3 5]。

④ 本字音为撮口呼,如:

以上18个分音词,通过分析后得出:齐齿呼附加韵是[iɛ]、合口呼的附加韵是[u]、撮口呼的附加韵是[y],以上三呼附加韵一致性较强;除开口呼中的“兜[tou[3 3]”外,四呼附加调都为[33];四呼的附加声都是[l];开口呼附加韵是[][a][u]等。

因此,在太康方言中:当本字音为齐齿呼时,附加音为[liɛ3 3];当本字音为合口呼时,附加音为[lu3 3];当本字音为撮口呼时,附加音为[ly3 3];当本字音为开口呼时,附加音为[l3 3][la3 3][lu3 3]等。

李蓝在《方言比较、区域方言史与方言分区——以晋语分音词和福州切脚字为例》中指出,晋语分音词的附加音是[l]或[lu][7]。梁玉璋在《福州方言的“切脚词”》中指出,福州方言“切脚词”分音词声母字保留本字音韵母部分的主要元音以及主要元音以前的部分(主要指介音),“切脚词”韵母字把本字音的声母改变为[l],并保留本字音的整个韵母部分[8]。太原、太康、福州三地典型分音词的区别,见表3。

表3 太原、太康、福州三地本字音分音词对照表

如果我们用C代表声母,CV1是本字音,V2代表分音上字的韵母。那么,太原、太康、福州三地分音词规则可以归纳为表4。

表4 太原、太康、福州三地方言点分音词规则表

三、太康话分音词成因分析

分音词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很早就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对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反切分音说 具体方法就是先把本字音的声母和韵母分开,然后在已有的汉字中寻找一个与其声母相同的字来作反切上字,再找一个与其韵母相同的字来作反切下字。例如,tū(突)+láng(郎)=táng(堂)。俞文豹《吹剑录全编·唾玉集》就有:勃+龙=蓬;屈+挛=圈;吃+落=角等[9]135。本字音“堂”不取分音词上字的介音(或主元音)ū。但是,太康方言中有些本字音取分音词上字的声母与介音(或主元音),取分音词下字主元音,如划[xua3 5]:乎拉[xu3 3la3 5]。

(2)重叠加变形说 朱德熙在《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中认为:在北京话的象声词构造中,通常以一个原始音作为基础音,然后在这个基础音上进行变形和重叠,基础音在前、重叠音在后的叫作“顺向重叠”,基础音在后、重叠音在前的叫作“逆向重叠”,并进一步提出“顺向重叠只改变声母、逆向重叠只改变韵母”的构造规则[10]。如北京话中的p‘a算盘或爆炸声(基础音)的变化:p‘a→ p‘a-la算盘或爆炸声→p‘i-p‘a-la(p‘i-li-p‘a-la)算盘或爆炸声。p‘a作为基础音,顺向重叠改变声母成为p‘a-la音,然后p‘a(或p‘a-la)逆向重叠改变韵母成为p‘i-p‘a(或 p‘i-li)音,最后形成p‘i- p‘a-la( p‘i-li-p‘a-la)(噼[里]啪啦)的语音形式。但这一理论只适用于存在单独改变声母或改变韵母的情况,太康方言中存在一些分音词顺向重叠改变声母又改变韵母的情况。例如,卷[yan2 4]:居连[y3 3lian2 4],卷[yan2 4]是基础音,连[lian2 4]是顺向重叠,不仅改变了声母(→l),而且还改变了韵母(yan→ian)。

(3)缓读分音说 张崇在《嵌L词探源》中认为,晋语嵌L词②源于单音词的缓读分裂。具体过程为:缓读使单音节从声母韵母结合处断为似连非连的长音段,如p‘au→p‘-au(刨);长音段断开之处因送气声母的送气成分极强而出现央元音及浊擦音(或小舌颤音),如p‘au→p‘-au(刨);浊擦成分演变为,前化为边音l,形成分音词刨[p‘au]:扑老[p‘lau]的形式[11]。这无法解释太康方言中不送气单音词也有分音词的情况,如滚[kun3 3]:骨轮[ku3 3lun3 3]。

(4)复辅音说 潘悟云认为:“上古的复辅音C·l在现代方言中演变为分音词形式,太原方言‘爬pha:扑拉phla’、福州方言‘夹kɛi:k5 5ɛ3 1lɛi5 5’都是如此。”[12]107复辅音的排列是按响度规则进行的,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流音,响度不断加强。

潘悟云所说的C·l是指“tl-,pl-,kl-”等复辅音形式,t-、p-、k-等是塞音,l-是鼻音,符合响度的排列顺序。

太康方言中的分音词出现于人们的日常口语中,并世代口耳相传。一些口耳相传的读音往往是比较古老的,如太康县有一村,村名为“墩坿”,当地人读dūn bù(普通话读dūn fù);“番茄”(西红柿)当地人读pān qié(普通话读fān qié);“相逢”当地人读xiāng pèng(普通话读xiāng féng)等,都保留了“上古无轻唇音”的语音现象。

在太康方言中蓬、扒、疤等上古音是pl-,后来分化为p-、l-两音;兜、抖、耷等上古音是tl-,后来分化为t-、l-两音;滚、孔、拱等上古音是kl-,后来分化成k-、l-两音。pl-、tl-、kl-的复辅音形式在汉字的谐声上也有表现。

pl-:彬(p)—林(l)、笔(p)—律(l)、变(p)—栾(l)等;

tl-:体(t)—礼(l)、濑(t)—獭(l)、龙(t)—宠(l)等;

kl-:各(k)—洛(l)、禁(k)—林(l)、筥(k)—吕(l)等。

翘、角、腔、卷、圈、锯等上古音也是kl-的形式,只是后来发生了腭化,产生了本字音声母与分音词声母字读音不一致的情况。这就是说本字音的声母k-、k‘、h-等经历了在细音韵母-i、-y前舌面化的音变原理。在今天的普通话中,k-、k‘、h-不拼合-i、-y开头的韵母,而j-、q-、x-只拼合-i、-y开头的韵母,原因就在于上古ki-、ky-这样的音节,变成了今天的ji-、jy-音节。太康方言中的翘、角、腔等字也是如此,例如角[tiau3 5]便是由[kiau3 5]演变而来的。太康方言中圈[‘yan2 4]:窟联[k‘u3 3tyan2 4]尤其可以证明这一点。本字音圈[‘yan2 4]受细音-y的影响而由k‘-腭化成q-[t],但其分音词声母字窟[k‘u3 3]由于韵母不是细音韵母-i、-y而保存了上古音里舌根音k‘-的读法。在《广韵》中肩的注音为居贤切[13]135,是见母四等先韵字[kien][14]322。肩字朝鲜读为[kin]、广州读为[kin]、福州读为[kie]、北京读为[iɛn]、四川读为[ien]、太原读为[ie]等。福州话保存的是六朝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朝鲜音和广州音,保存的是唐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在细音韵母-i前都保留了舌根音k-的读法;北京、四川、太原保存的是明清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都腭化为。

齁、划、轰、嗅等4字的声母xl-是上古声母kl-的擦化。擦化也是汉语语音发展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例如诟,《广韵》注音为古后切[13]328,是见母一等厚韵字[ku][14]274,广州、汕头今都擦化为[xou]。《广韵》是六朝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广州、汕头是唐代时期的语音系统。懈,《广韵》注音为古隘切[13]392,见母一等代韵字[ki][14]65,今北京话、郑州话、四川话等都读为[xiɛ];夹,《广韵》注音为古洽切[13]513,见母二等洽韵字[kp][14]12,汕头、朝鲜都读为[xp]。

因此,可以把太康方言中分音词本字音的演变规律归纳如下,见表5。

表5 太康方言分音词本字音演变表

这三种复辅音构成了对称的样式,具有充分的整饬性。复辅音kl-发生了分化、腭化、擦化三种现象,而复辅音pl-、复辅音tl-只发生了分化的现象。

汉语使用人口众多,分布地域广阔,历史上人口迁徙频仍,因而形成了品种繁多、差异显著的方言。这些方言成为研究汉语历史的最重要依据。

注释:

① 参见侯精一的《现代汉语方言概论》第52页.该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② 这里的“嵌L词”,也就是分音词,只是名称的不同,含义完全相同.

[1] 尚书[M].慕平,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 李荣,熊正辉,张振兴,等.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香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1988.

[4] 钱曾怡.钱曾怡方言论文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5] 尔雅[M].郭郛,注证.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 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 李蓝.方言比较、区域方言史与方言分区——以晋语和福州切脚词为例[J].方言,2002(1):41-59.

[8] 梁玉璋.福州方言的切脚字[J].方言,1982(1):37-46.

[9] 俞文豹.吹剑录全编·唾玉集[M].张宗祥,校订.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10] 朱德熙.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J].方言,1982(3):16-22.

[11] 张崇.嵌L词探源[J].中国语文,1993(3):76-83.

[12] 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3] 陈彭年.广韵[M].周祖谟,校本.北京:中华书局,2012.

[14]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Research on Words in Separate Syllables in Taikang Local Dialect

XI Deyu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A Chinese character in separated syllables is a kind of special language phenomenon in the local dialect, which has alread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circle. Taikang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Henan Province, and is attached to Luo-Xu region of the Mandarin of Central Plai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word syllables of Taikang dialect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other dia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words are acquired, and the causes of them are explored and have provided the material evidences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dialects and Chinese history.

Taikang dialect; Chinese character in Separate syllables; compound consonant

10.3969/j.issn.1674-5035.2017.05.003

H172.1

A

1674-5035(2017)05-0013-04

2017-05-30

席德育(1991-),男,河南太康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2016年度河南省社科规化项目“河洛方俗语词研究”(编号:2016BYY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闫丽环)

猜你喜欢

太康字音韵母
声母韵母
我的太康
河南太康:“五养”模式打造乡村治理新样本
单韵母扛声调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太康:倾力打造代表联络站基层样板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沈括识音
“太康辱医事件”的符号意义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