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与脑心通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2017-11-06王红娟
王红娟
721000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通心络与脑心通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王红娟
目的比较通心络和脑心通在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 年1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6 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通心络组给予通心络胶囊,脑心通组给予脑心通胶囊;3组患者均以4 周为1 个治疗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疗效采用积分表示,主要观察指标有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结果通心络组的总有效率为93.1%,痊愈17例;脑心通组的总有效率为89.7%,痊愈11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治愈 6例。3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无论是通心络还是脑心通,其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通心络的治愈率优于脑心通(P<0.05)。结论与脑心通比较,通心络胶囊可以更好地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提高治愈率。
偏头痛 通心络 脑心通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约0.7%~16.1%的男性和3.3%~32.6%的女性罹患偏头痛,女性终生患病率甚至可高达25%[1],其特点为发作性的、多为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2],发作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18 h,发作频率的中位数为每月1次[3]。偏头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具有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的特点[4],超过一半的患者的头痛会影响工作或学习,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可因头痛而缺工或缺课[5]。
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脑风”等范畴,长期以来中药治疗偏头痛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地认同[6]。目前已有研究分别发现通心络[7]和脑心通[8-9]分别治疗偏头痛的效果优于氟桂利嗪,但其作用机理不同,其中通心络胶囊以通畅心脑脉络为主,但补气补血效果不明显,而脑心通则以活血化瘀,补气补血为主,同时具有熄风止痉的功效。当前不但有研究对比二者在血小板、血脂、C反应蛋白等生化指标上的差异[10-12],同时有较多的临床研究比较了其在心绞痛、脑梗死等疾病中的不同作用[13-15],而有关二者在治疗偏头痛中孰优孰劣的问题尚未见相关报道。
本研究拟对偏头痛患者分别采用通心络胶囊、脑心通胶囊和氟桂利嗪胶囊进行预防性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该类患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月~2015 年1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6 例,其中男36例,女50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38.3±9.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11《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其中无先兆偏头痛患者46例,有先兆偏头痛患者4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通心络组(29例)、脑心通组(29例)和对照组(氟桂利嗪28例),3组间性别、年龄、偏头痛的亚型、严重程度[16]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表1)。本研究仅纳入原发性偏头痛,且排除了儿童、孕妇、月经相关性等特殊类型的偏头痛患者。
表1 3组患者基本情况
1.2 治疗 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5 mg,早晚各1次;通心络组给予通心络胶囊(0.26 g/粒) 每次3 粒,3次/d;脑心通组给予脑心通胶囊(0.4 g/粒)每次4粒,3次/d;3组患者均以4 周为1 个疗程,2 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观察期为2个月。
1.3 疗效评定和不良反应观察 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6]中关于偏头痛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即(1) 治愈:疗程结束无发作性偏头痛症状,停药1个月不发病;(2)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50%以上;(3)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1%~50%;(4)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0%以下。其积分计算方法为以下各项得分相加:(1)头痛发作次数,每月发作5次以上为6分,3~4次为4分,2次以下为 2 分;(2)头痛程度,发作时须卧床为6分,发作时影响工作为4分,发作时不影响工作为2分;(3)头痛持续时间,持续2 d以上为6分,持续12 h~2 d为4分,小于12 h为2分;(4)伴随症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3项或以上为3分,2项为2 分,1项为1分。其积分大于17为严重,12分以上为中度。总有效率= 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其中治愈 6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通心络组的总有效率为93.1%,其中痊愈17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脑心通组的总有效率为89.7%,其中痊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3例。其中,3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无论是通心络还是脑心通,其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通心络的治愈率优于脑心通(P<0.05)(表2)。
表2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脑心通组比较,△P<0.05
2.2 头痛程度、头痛发作频率和头痛持续时间的积分比较 3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通心络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在控制头痛程度、持续时间方面优于脑心通组(P<0.05)。
表3 头痛程度、头痛发作频率和头痛持续时间的积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脑心通组比较,△P<0.05
2.3 3组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共有6例发生不同程度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而其他2组则分别有3例和2例(表3)。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所有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
表4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不良反应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中头痛位列神经系统疾病的第一位,并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17]。偏头痛为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情绪紧张、睡眠障碍、环境变化等有关[18]。传统中医认为,头风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体内浊阴不降,清阳不升,甚至有气机逆性之相,致使脑部经脉失养,不通则痛[19]。
目前其治疗主要分为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预防性治疗,根据中国偏头痛指南内容,预防性治疗的目的为降低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时间、减轻发作时的疼痛程度,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1]。目前治疗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抗癫痫剂、抗抑郁剂和NASIDs,而氟桂利嗪是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治疗用药,2~3 d即可起效,在降低发作频率方面效果明显,具有较为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但存在乏力、嗜睡和体重增加等常见副作用,少数还可见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有许多学者尝试使用传统医药治疗偏头痛[7-8,20-21],尤其是通心络和脑心通,上市时间较长,相关研究比较充分。二者均是理血剂,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但也有所不同。通心络君药为人参,臣药是全蝎和水蛭,佐药为酸枣仁、土鳖虫、蝉蜕、蜈蚣、赤芍,使药为冰片和降香,活血化瘀功效较强,对心脑脉络有很好的畅通效果,但补气补血效果比较弱。脑心通黄芪为君药,以全蝎、地龙、水蛭为臣,外加赤芍、川芎、乳香、当归等药材进行辅佐,以补血补气升阳为主,同时具有活血通络,熄风止痉的作用。
已有研究探索了二者在心绞痛、脑梗死中的不同治疗效果,认为脑心通在心绞痛中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10]。与心绞痛的研究结果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偏头痛中虽然3种药物在总体有效率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中药在治愈率上优于氟桂利嗪,通心络要优于脑心通(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最终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疗效评定的3个关键指标(程度、频率和时间)中通心络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在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这2个指标中为3个药物中治疗效果最佳的。这可能与心绞痛和偏头痛的发病机理有关,治疗心绞痛要更加注意益气补血,而这恰是脑心通的长项,而偏头痛更多的需要通畅脉络,所以患者停用通心络后再次出现偏头痛的症状大大减少;另一方面,虽然中药和西药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差异,中药的不良反应较少,但根据临床观察,患者基本可以耐受,较少影响生活。
综上所述,与脑心通比较,通心络胶囊可以更好地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提高治愈率。
[1] 头面痛学组.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2):65-86.
[2]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组.李焰生.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94-696.
[3] Evers S,Afra J,Frese A,et al.EFNS guideline on the drug treatment of migraine--revised report of an EFNS task force[J].Eur J Neurol,2009,16(9):968-981.
[4] 章正祥,曹克刚,范吉平.偏头痛的中医诊治规律初探[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4):717-719.
[5] Tfelt-Hansen PC.EVIDENCE-BASED GUIDELINE UPDATE: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FOR EPISODIC MIGRAINE PREVENTION IN ADULTS: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AND THE AMERICAN HEADACHE SOCIETY[J].Neurology,2013,80(9):869-870.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6(3):69.
[7] 潘应锋,孙晓萍,李瑛.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2):3067-3069.
[8] 杨丰.脑心通胶囊治疗偏头痛70例[J].陕西中医,2011,32(7):836-837.
[9] 潘红明.脑心通联合布洛芬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4):264.
[10] 杨小秋,杨竹君.通心络与脑心通中药临床药学应用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5,49(1):56-57.
[11] Zhao Y,Zhang QC,Zhu Q,et al.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fiv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o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J].zhong Yao Cai,2011,34(6):927-931.
[12] Siu CWI,Tse HF.Net clinical benefit of warfarin therapy in elderly Chinese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2014,7(2):300-306.
[13] 毛燕君.步长脑心通与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比较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02,7(2):88-89.
[14] Su L,Li Y,Lv B,et al.Clinical study on naoxintong capsule for stroke recovery of Qi-deficiency and blood-stasis syndrome [J].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2011,36(11):1530-1533.
[15] 江巍.消心痛与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对比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2):7-9.
[1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7] Leonardi M,Raggi A.Burden of migrain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J].Neurol Sci,2013,34(Suppl 1):S117-S118.
[18] 万东君,于生元.偏头痛临床标志物研究现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10):770-773.
[19] 谢贤凯.中西医结合对头疼与偏头痛的病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5):30-31.
[20] 刘恒言,李芝,刘向前,等.芎麻汤治疗偏头痛药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4,37(1):134-136.
[21] Xiao Y,Yuan L,Liu Y,et al.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for prophylactic treatment of migrain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s[J].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2015,22(2):361-368.
R747.2
A
1007-0478(2017)05-0461-03
10.3969/j.issn.1007-0478.2017.05.021
(2016-12-20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