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新生教育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2017-11-04穆学良

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理论

穆学良

【摘 要】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教育和引导学生要认清名与实,把握机会做实事。唯有真才实学,不务虚名,才能够把握新机会,立志成才。第二部分重点在于要引导学生平衡学与做,奋发有为,促进学生成长。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感恩,报效家国,第二要学理论,读经典,树立正确价值观;第三要讲规矩,心存敬畏。第三部分,关于教师本身,要把握好课内与课外,做学生的贴心人。第一,作为教师,尤其在新生面前,一定要求真和坦诚;第二,教师要以”三严三实”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为新生做榜样;第三,要创新教学方法,成为教学能手,才能够胜任教学和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教师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才能把大学的新生教育工作搞好。

【关键词】大学新生;开学教育;理论

一、教育学生要认清名与实,把握机会做实事

(一)唯真才求实学,不务虚名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一定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在乎虚名。二是人最可贵的不在于出身,而在于成长。如果学生在学校浑浑噩噩,虚度光阴,不管在哪里,照样不能成才。学生勤学勤思、刻苦攻读,也一定会做出成绩。叶剑英诗云: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二)把握机会创新,立志成才

习总书记说,机会总是留给创新者。从宏观角度来讲,中国共产党成立,给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机会;新中国的成立,给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机会;改革开放的实践,给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机会;一带一路的创举,给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民心相通、和谐发展的机会。从具体实践来讲,大学生来这里读大学,不但是个人历史的创新,也为大学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动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去组建兴趣小组、学术社团,去实践新的思路、新的项目,以证明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够在创造中成长和成才。

二、教育学生要平衡学与做,奋发有为促成长

(一)学会感恩,报效家国

首先要感恩伟大祖国,感谢边疆的卫士保卫了祖国的和平与安宁;另外我们要感恩父母,感谢他们给与了我们生命。假期中,大学生回到家里边,给家里做一顿饭,倒一杯水,说一声,父母辛苦了。我相信父母会感觉到子女成为大学生之后的成长。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感恩社会和学校。感谢大学的建设者和教师们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大学生要以大学为家,维护她,保护她,呵护她,与他一起成长,一起走向辉煌。

(二)学理论,读经典,树立正确价值观

首先,理论和经典是指导我们前行的思想旗帜。共产党宣言、党章、团章、课本都是理论的经典。在这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年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苏格拉底要让他的弟子寻找最优秀的人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是不敢相信最优秀的原来就是你自己,才忽略了自己,丢失了自己。

其次,励志给予我们动力: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毛泽东也说:无限风光在险峰。要无畏艰险,用革命必胜的信心激励大学生勇于攀登。

第三,要坚持学习,不要半途而废。要克服外界干扰和环境问题。小猫钓鱼的故事、孟母三迁的警醒适用于人的一生。方仲永从小就聪慧,到后来不再学习,而落到泯然众人矣的地步。蜀鄙之僧的故事发出:“人之立志,故不如蜀鄙之僧哉”的感叹。要有超越之心、赶超之心才有赶超的机会。

(三)讲规矩,心存敬畏

要将感恩教育、技能教育和敬畏教育相结合。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知错必改就是好同志。讲规矩、守纪律、才能促成长,做个受人欢迎的人。

首先,是对教育、知识和人才的敬畏。要对兢兢业业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心存敬畏;要对爆炸般增长的知识心存敬畏;要对认真学习、砥砺前行的人才心存敬畏。美国国会议员多次提案,强调必须吸引优秀人才,使在美国大学取得理工科博士或硕士学位,甚至哲学博士的外国学生永久居留权。对人才的珍惜尊重和敬畏可见一斑。

其次是对人生和爱情的敬畏。舒婷诗歌说: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男子要如橡树一样,有铜枝铁干,像刀像剑又像戟。女子要像木棉花一样,有红硕的花朵,像英勇的火炬。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更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才是伟大的爱情,是我们提倡的纯洁的爱情。爱情价高,人生苦短。周处的改过自新成为敬畏人生的典范。周处年少时为乡里所患。后来听说自己是乡里的祸害,改过自新,终究成为远近闻名的有德行的人。知错必改,仍不失为优秀的人生。

最后,是对青春生活的欣赏和敬畏。有的学校有一种怪现象:在学校,有的游游逛逛,不求进取;有的卿卿我我,虚度光阴;有的打打骂骂、横向霸道。在大学,这些坏现象,将会被无数鄙夷的眼光秒杀,而无处藏身。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让努力认真的学生,得到认可和尊重。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有人藐视学生,教师也绝不答应。要用热情唤醒学生对成功的渴望。用对教书育人的敬畏,和学生站在一起。要提倡公平正义,鄙视蛮不讲理。提倡文明用语,不要说臟字脏话;提倡同窗友谊,严禁校园欺凌;全校众志成城,事事争创第一。这才是和谐校园的景象。

三、教师要把握内与外,做好学生的贴心人

陶西平老先生提出,世界教育趋于六个新的发展动向:全民教育到全民学习,课程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导向转向价值观导向(新加坡贸易导向、技术导向、价值导向);由接受知识到创新精神;从信息工具到教学模式的改变;从单一考评到综合测评。新趋势新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首先,作为教师,一定要求真和坦诚

求真是教书育人的根本。原中国石油大学学生在半月谈杂志坦言:我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坦诚的。在为人处事上要坦诚,在学术上,更要坦诚。假如上课老师确实无法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宁愿老师坦诚地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现在回答不了,我会回去查资料或请教其他老师,以后再给你们答案!而不愿意听到老师搪塞我们,更不愿老师为了不失面子而告诉我们一个含糊的甚至错误的答案。老师为了一时的面子,可能会失去了信任、尊重,还有更多更多。这是就求真务实。教师自己做到实事求是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实事求是。

(二)教师要以“三严三实”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是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改革与实践。教育是使命和担当,不是为了一份薪水而教学。为了高等教育的使命,教师一定要做好,否则就对不起这一份高尚的职业。“三严三实”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严于修身、严于用权。做人要实,做谋事要实,创业要实。把知识和爱融合,用自己的热情和激情完成育人的目标。教师虽然不是学生的偶像,但一定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一定要在教学、管理、服务等细节上下功夫,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功夫到了,职工才有激情,整体实力才会提升,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技术,成为教学能手

教育是一门技术。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作为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专业技能,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习、研究和教学技能培养的有效工具。教师只有善于学习,实现工作和学习的良性互动。利用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胜任教学和教育引导学生。大学一定要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重视优秀教学团队的创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要义[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17.

[2]王健、王岚.中国传统文化[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北京,2014

[3]周跃良.现代教育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黄高才,刘会芹.大学生美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5]潘小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6]沈斐敏 .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与改革实践[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理论宣讲如何答疑解惑
美军两栖作战理论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