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2017-11-04郑海佩

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校措施

郑海佩

【摘 要】当前,即使我国高校建立了部分内控的相关制度,然而这些制度存在漏洞,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不利于高校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阻碍了内控制度的作用的发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建设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和出现的问题,对改进内控制度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校;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高校的筹资方式发展为多元化筹资,拥有对外投资、合作建设、校办企业等不同的筹资、投资方式,筹资、投资方式的多元化使得我国高校的每年现金流量很大,资金的来源、使用呈现多元化特征。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高校需要合理规划和使用内部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

一、高校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校的资金来源已不再只来自于国家的财政补款,已经有了多元化的筹资渠道,高校不仅要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和科研项目,还要参与对外投资、开班校办企业等等参与一系列的投资活动,要想让高校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有序、合理的进行,就必须要建立和不断完善内控制度。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高校会计制度同样适用《会计法》,所以在高校工作的会计同样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确保各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建设和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可以有效地对会计核算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督,相应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可以防范经营风险

在过去,高校资金主要用于教学科研,不涉及经营性业务,没有经营风险。伴隨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进行的经济活动种类越来越多,财务收人和支出涉及的金额也逐渐增多,高校就必须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风险,建立风险预警、评估、分析、报告等内控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可以防止腐败发生

近些年,关于高校腐败的案件是有发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高校的内控制度并不健全。许多高校虽然有着较为完整的内控制度,但是其并不发挥作用,学校领导的权力较为集中,权力高于制度,就削弱了内控制度的监督作用,国家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需要高校不断完善内控制度。

二、高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高校内控制度建设的法律规范不完善

由于我们国家引入内控的时间较晚,对高校关于内控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少。到目前,我国只颁布和实施少量关于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使得我国高校的内制的建立和完善缺少法律的指导,也就使我国高校还没有较为科学和合理的内控制度。

(二)高校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高校的负责人员一直没有认识到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高校的资金基本依赖于国家的政府拨款,并不需要学校自负盈亏,而且高校内控中并不强制进行成本核算,对会计核算的要求并不高,因为学校疏忽了对内控制度的建设。同时高校的内控制度建设基础相对薄弱,管理方面并未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控制体制。许多高校的管理人员未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只以为内控就是企业才需要有,与学校无关。

(三)预算编制与执行相互脱节

进行财务预算是为将来的经营活动做具体的筹划,根据财务预算管控经营活动。财务预算在我国高校中存在的很大漏洞,没有意识到预算的重要性、编制的出预算不合理、预算无法有效的执行。主要的表现形式有:长久以来,都是财务部门编制预算,其中包含内容有确定预算目标、编制预算、考评预算等等,很少有高校专门设置预算部门。并且,预算管理制度并不科学合理,很少有高校能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从制定到执行、评价等的制度。预算编制过程中不严谨、执行过程中管理不严格,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上报的预算和实际执行的预算不匹配、时常有预算在编制和实际执行过程中相互脱节等现象。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存在很大的风险漏洞

我国高校处在现在的市场经济大环境,忽略了存在的风险,对于投资活动,几乎只是考量了自身发展需要,很少考虑项目的资金筹措来源、融资成本、偿还能力等风险因素。并且许多学校并未建设风险预警机制,应对风险能力较差。

三、高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措施

(一)研究制定高校内部控制的相关规范和制度

国家应该结合高校特点与实际情况,编制一套完善的关于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明确规定我国高校内控建设的目标、内控的分类和组成部分、具体内控体系的组成以及内控制度建设的评价等基本内容。

(二)树立正确的观念

我国高校应该依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加强对高校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就内控知识进行培训,强化他们对内控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内控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学校在选择管理人员时要因才而用,具备专业素质的管理人员可以使内控制度真正有效,需要管理者以身作则,保证内控制度的效果。

(三)加强预算管理

高校对于完善预算管理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1.实行“校务公开”。每年年初将预算在校内网站公示,年末进行预算考核,建立以预算控制资金开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其公开性、规范性可以使资金合理使用。2.完善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机制,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件事,分析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的差异状况,使资金使用更加科学合理,保证预算贯彻执行。3.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把部门预算和学校整体预算结合在一起,做到科学、合理,防止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四)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管理机制在高校中的应用是对高校经营中可能出现风险进行及时地预测、识别、控制。高校的风险主要有两种: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包含财务收支失衡风险、过度举债风险、投资损失风险等。外部风险包含国家宏观调控风险、生源变化风险等。高校的管理人员不但要能识别内部风险,也能识别外部风险。高校应该建设风险分析和评估部门,对高校的筹资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对评估过程监督检查。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校的内控制度建设方面还有各种问题,只要教育部门与学校携手合作,采用合理科学的改进措施,例如研究制定学校内控规范,建立科学的内控管理意识,强化学校预算的管理,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等,使高校内控制度真正发挥作用,促进我国高校经济活动的合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路明.关于高校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考[J].经济师,2001(10):267-268.

[3]雷平.高校内控制度建设探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05):210-211.

[4]吕瑜.高校内控制度建设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08):41-42.

[5]王丽英.解析高校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3):52.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高校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