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策略

2017-11-04李园园

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策略

李园园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体制也不断深化改革。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需要不断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体系进行完善。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事业单位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增多。因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白皮书的发行,给当下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这一问题以新的启示和指引。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对防范行政事业单位行政权利滥用起着重要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在行政事业单位内形成惩戒、防范、保障机制完善的惩腐反贪体系,从而加快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步伐。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固有問题进行剖析,给出相应的完善方法和对策,旨在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健康发展助力,给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体系的相关工作者以启迪。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含义

行政事业单位,顾名思义,就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综合称呼,该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因而其履行的职能是执法监督,以及管理职能,但不是对社会全部的管理职能,只是其中一部分。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现状

(1)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结构有待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部结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纪律检查、行政检查,行政单位,该机构在运作中需要听命并服从于上级领导,并接受其监督,也包括外部审计的监督。但是行政事业在运转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企业单位相比,企业主要目的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但是企业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结构体制,使各部门之间互相制约、互相监督,从而使监督职和决策机制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然而,行政事业单位却缺乏这样一种机制,决策机制不能充分地体现出其应有的作用,因为各决策部门为了维护本单位或自身的利益,在决策时会想方设法通过决策来维护自己所希望达到的利益,从而使决策机制不能很好的运行。又因为行政事业单位中,层级制结构多,从而使上传下达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时间,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上级命令在下达时,层层过滤,容易造成曲解甚至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虚假信息,从而阻碍了更好的执行。可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结构有待完善。

(2)危机意识相对较弱

行政事业单位因其自身具有相对稳定性,行政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危机意识,而殊不知,行政事业单位也会面对危机事件的发生。行政人员在工作中,淡化了人民本位的意识,忽视了人民的主体的地位,甚至有些已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激起了人民群众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不瞒情绪,为社会暴动埋下祸根。并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因职位升迁、绩效考核,部门与部门之间或者个人与组织之间、或组织中工作人员自身,都会出现矛盾与冲突。各部门或组织中的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勾心斗角,互相算计,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团结,阻碍工作的进行。一定程度上,容易加剧危机的爆发。

(3)信息沟通不畅通

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层级制与职能制相结合的结构体制。也就是说,从中央到地方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包括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县、乡(镇);从职能方面划分,也就是说,每一层级又划分为若干个部门。如国务院下又分设各部、委、署。中央与地方之间又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呈现出一种纵横交错、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这种垂直管理体系使各级或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通,很难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的目标。并且,信息在传达过程中,因其层级多,容易造成信息漏传或误传,或者滋生谣言的传播,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行政执行效率的提高。

(4)考核机制不到位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监督考核机制方面存在着缺陷。考核机制不到位,再加上内审机构基本上与会计部门平行,并且在工作中依附于执行机构,不能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权威性和独立性极低,这种不利于考核的局面,噬待解决。

二、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规范产业管理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对资产管理进行管理规范。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趋势来看,资产规模越来越大,这也就意味着,资产管理的难度与日俱增,但是,资产的现有管理规范性较差,从而使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受到了挑战,各种资产流失问题屡见不鲜。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以确保资产管理更加符合相关要求,使得资产管理规范性提升,继而减低资产流失情况的发生。

(二)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与日本行政管理相比,我国行政管理成本极高。我国每年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大约要占到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一。因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大势所趋。要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监管,通过建立合理的开支标准,减少不必要的花费,从而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减轻财政支出的负担。

(三)提高行政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是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层级制的限制和信息沟通的不畅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效率,阻碍了服务质量的提高,从而使社会公共效益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出来。因而,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加强监督,提高行政部门工作的透明度。对行政人员的工作起到督促作用,避免行政人员在工作中拖泥带水,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四)有利于反腐倡廉政策的落实

反腐倡廉属于政治范畴,是政治发展对政府官员提出的新的要求。反腐倡廉,是党政建设的行政纲领。腐败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衰落。行政人员的腐败,不仅是工作人员自身的问题,更是行政制度存在漏洞,让一些意志薄弱的行政人员有机可乘,从而滋生了不法行为,使贪污腐败蔚然成风。反腐倡廉从古至今,日渐成为政治的一大热点问题。因而,我们要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体系的建设,让制度对行政人员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符合法律的规范,廉洁高效,从而实现为人民更好的服务的目标。endprint

(五)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发展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是我国社会变革对行政部门改革提出的新的课题。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扩大服务范围。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工作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做好内部制度建设、开展、监督、管理、服务、反馈等工作,使工作紧密有序合法的开展,使行政人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请为名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社会主义发展铺路,从而更好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发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措施

(一)要提高行政人员内部控制意识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意味着首先要提高领导人员的内部控制作用。唯有领导层面控制意识得到了提高,才会归正、约束自己的行为。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以身作则。从而形成良好的作风,为下属起带头作用,增强领导层的权威。下属会效仿领导人员的作风,继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上至下,形成一种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各部门之间协调运作的良好工作秩序。

(二)要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在行政事业单位环境管理方面尤为适用。影响人们行为的发生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激励因素,一个是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是指人们对环境、工作任务、考核标准、工作成就等极为满意,从而激励对人们产生激励作用,促使人们努力工作。保健因素是指阻碍人们工作的因素,它对人们不起激励作用,因而也叫“不满因素”。保健因素来自人们对上级监督的不满、工作环境的不满等。

从双因素理论中,改革人员要吸取教训,对于行政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要加大力度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把工作人员的不满因素进行分析、调整,转换成激励下属工作的积极因素。

(三)风险评估机制待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离不了风险评估这一关键环节,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风险评估中,分析合理与不合理之处,从而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和标准。因而,风险评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风险评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范围、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显然,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国情,结合事業单位内部具体的工作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是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必然要求。一定程度上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发生风险的概率,把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四)内外监管要结合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要求内外部监督机制要充分结合起。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保证民众言论自由,实行大众和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让行政人员的工作在阳关下进行。加强各级领导对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工作,不定期考察,使行政人员树立规范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内的审计部门要保持相对独立,增强权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恰当的行使职权,如发现问题可以纠正,使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合规的目的得以实现。从而审计部门的审查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要对财产实行保护制度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要求对财产进行保护,实行财产保护制度。建立财产保护制度,可以使花销开支明细化。对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的开支,都要进行登记,财产负责部门要不定期对这些登记在案的记录,进行核实,防止多报、虚报的不良现象的发生。要有专门人员对这些记录进行保管,使财产的使用公开、透明。对于其他人员,包括未授权的人员,不得接触或私自调用财产,一经发现,将按法律途径处置。从而使财产规范化、明细化、公开化、法制化,防止过度开销和铺张浪费。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我国执行机构的行政事业单位,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深化改革,不断革新。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苗西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6

[2]况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策略[J].中国市场,2015

[3]谭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4]毛雯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

[5]孙亮.试论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